首页 政经 正文

这位扶贫工作队队长是“网红”

2021-01-21 08:40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摘要:按照“龙头企业带动、村党支部引领、集体经济合作社牵头、村民入股分红”的机制,实现贫困户分红收入全覆盖,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李队长把肉鸭养殖项目引进我们村,给我们带来稳定收益,太高兴啦!”山西省吕梁市临县大禹乡府底村的村民感慨道。近3年来,驻临县扶贫工作队队长李慧芳带领众多第一书记和扶贫队员奋战在临县12个乡镇的53个村,实现了村村有产业、户户有增收,集体经济全部破零、全部脱贫,14766人摘掉了贫困的帽子。2019年协调设计院为大禹乡做了三年产业发展规划,2020年10万只肉鸭养殖项目落地6村,这也是李慧芳协调厅、市、县相关部门及省级龙头企业,创新模式,引进的首笔“乡村振兴贷”,按照“龙头企业带动、村党支部引领、集体经济合作社牵头、村民入股分红”的机制,实现贫困户分红收入全覆盖,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吕梁市扶贫办主任程林强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介绍,2018年4月,在脱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关键时刻,李慧芳投入到了临县的脱贫攻坚战场。很快,她便熟悉了每个村的情况,了解了村民致富的渴望。“这里有品质优良、种类丰富的农特产品,但由于信息闭塞等原因销路不畅。”李慧芳深知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也深知“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让贫瘠的土地产出“特”“优”作物,使农民的粮袋子鼓起来?如何让“特”“优”产品卖出特优价格,使农民钱袋子鼓起来?帮助贫困户增产增收,成为她带领第一书记和队员们驻村帮扶的主要目标。

以农特产品为突破口,工作队要让农产品变成百姓的“摇钱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李慧芳带领当地干部群众狠抓基地建设,全面带动产业扶贫,构建了产业发展扶贫带农的可持续体制机制,帮扶村种植、养殖、加工等产业实现良性循环;组织16名有高级职称的第一书记组建“驻临县省直单位专家服务团”,为全县提供全产业链技术服务,支撑贫困村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组织山西农大、农科院专家及农业农村厅专业技术人员对5000余人进行了红枣、核桃、香菇、马铃薯种植和家畜养殖、疫病防控等方面的技能培训;积极争取资金,整合大后沟村内原有三家有污染隐患的猪场集中养殖管理,彻底整治被污染的河道;以“五箱蜂”助力发展养蜂产业,带动有返贫致贫风险的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增收,实现稳定脱贫,防止返贫和新的致贫。为了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协助大禹乡成功申报“山西蜜蜂特色小镇”、协调申报“临县枣花蜜、肾型大豆”地标品牌,协调临县枣芽茶列入省药茶行列,全新打造消费品牌。产业薄弱是贫困地区的“软肋”,但李慧芳的一剂剂“良方”将科技注入农业,让产业的发展后劲更加蓬勃有力。

单一销售模式无法带来显著经济效益,多点聚力、组合出拳才能打开市场大门。临县大禹乡府底村村支书曹抗明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李慧芳多方协调,为当地农产品“量身打造”了销售计划。牵线太原河西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无偿提供300平方米商铺,协助临县举办年货节,4天销售额达到300万元;协调知名企业与各村签订红枣和肾型大豆兜底收购合同;采取种、管、收一体化模式,协助龙头企业落户万亩富硒谷子基地;与养殖企业合作进行“粮改饲”试点,收购贫困村牧草;联手中科协等部门,参与快手、淘宝直播助销近500万元,她本人利用周末参与直播销售十余次,成为吕梁的“网红队长”。

“从了解到熟悉,从熟悉到一清二楚,李慧芳从务实中找答案,从实干中换成果。她是驻吕梁市众多帮扶工作队的一面旗帜。”熟悉她的人都这样说。投身扶贫工作,让李慧芳俨然成了一个话唠,逢人便介绍临县的枣叶茶、枣花蜜,愣是把一个个朋友聚会变成一个个推介会,而且她经常会说“回临县”,俨然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

责任编辑:刘维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