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辉煌“十三五” 奋进“十四五” “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美好安徽建设再启新征程

2021-03-08 16:49 中国发展网
十三五 十四五

摘要:“十三五”期间,安徽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3%,2020年经济总量达到3.87万亿元,从全国第14位提升到第11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6万元,发展格局由“总量居中、人均靠后”提升为“总量靠前、人均居中”。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记者 李应松 张守营报道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是安徽综合实力跃升最明显、转型发展成效最突出、人民生活改善最显著的时期,在安徽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安徽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开拓创新,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机遇,高质量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扎实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奋发有为推进全省各项事业发展,美好安徽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十三五”实现“皖美”收官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安徽主要取得以下成就:

一是经济实力争先进位。“十三五”期间,安徽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3%,2020年经济总量达到3.87万亿元,从全国第14位提升到第11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6万元,发展格局由“总量居中、人均靠后”提升为“总量靠前、人均居中”。

二是产业结构加速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实现由“二三一”到“三二一”的重要转变,服务业比重超过50%。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粮食产量跃居全国第4位。

三是创新驱动成果丰硕。安徽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部署重地,原创性重大科技成果和关键核心技术快速涌现,区域创新能力上升到全国第8位。

四是协调发展构筑新格局。“一圈五区”区域发展布局基本形成,合肥都市圈扩容提质,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持续深化,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目标全面实现,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获批建设,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生态产业和特色经济不断壮大,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

五是绿色江淮建设成效显著。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顺利实现,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历史最好水平,长江流域水质达到国家考核以来最好水平。

六是开放合作实现重大突破。安徽全省域纳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实施范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安徽行动计划制定实施,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对外开放等领域交流合作全面展开。

七是全面深化改革扎实推进。率先开展多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涌现出“放管服”“林长制”等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改革品牌。“四送一服”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皖事通办”政务平台高效运转,权责清单安徽模式全国复制推广,省级行政权力事项保持全国最少,“四最”营商环境加快形成,编制周转池制度等13项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

八是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不断完善。

九是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安徽全省48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0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3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8.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搬迁安置任务全面完成,金寨县大湾村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称号。

高质量发展典型经验推向全国

2015年8月,国家决定在安徽等8个区域开展为期三年的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以下简称“全创改”)。2016年6月,国务院批复安徽省“全创改”方案以来,全省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构建与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机制、新模式,推动“科创+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加快动力变革,有效促进了效率变革,实现了质量变革,全省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到全国第8位,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进一步显现。

多项“安徽经验”全国推广。改革试验期内,安徽省先行先试的“编制周转池”“专利权质押”“区域科创板”等13项改革举措被国务院列入全国推广改革经验,起到了较好示范带动作用。

一批特色改革经验落地实施。围绕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机制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开展改革实践,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经验做法。

推进长三角全域全创改。安徽省按照国家关于开展下一轮全创改的统一部署,联合沪苏浙启动实施长三角全域全创改,聚焦创新资源统筹布局、核心技术联合攻关、科技成果协作转化、新兴产业协调发展、创新要素共享流动等重点领域,力争取得一批重大创新改革成果,在长三角形成一体化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为安徽省与沪苏浙更高效开展宽领域、多层次的协同创新营造良好制度环境。

“十四五”时期安徽将发展得更美好

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十四五”时期,要牢牢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努力塑造科技创新策源新优势、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样板、谱写全面绿色转型新篇章、构筑高水平改革开放新高地、绘就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画卷,坚定地朝着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进军。

经济实力实现新的更大跃升。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长潜力充分发挥,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经济总量跻身全国第一方阵,接近6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差距进一步缩小,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0%左右,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明显上升,涌现更多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强市、强县(区、市)。

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新的更大作为。高质量供给持续扩大,收入分配更加公平合理,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现代流通体系日益完善,有效需求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更加顺畅,进口和出口、投资和贸易、贸易和产业协调发展格局加快形成。

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新的更大增强。区域创新能力保持全国第一方阵并争先进位,科技进步贡献率、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高新技术企业数、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等主要创新指标明显上升,一批前瞻性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人才强省基本建成,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现新的更大进展。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与沪苏浙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政策环境等全面对接,全省域与沪苏浙一体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经济总量占长三角的比重进一步提高,8个中心区城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基本达到长三角平均水平,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长三角平均水平的差距持续缩小。

区域协调发展实现新的更大优化。“一圈五区”基础设施、产业体系、公共服务联通融合水平提高,形成合理分工、竞相发展格局。合肥都市圈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进一步提高。

责任编辑:宋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