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抓好大保护、推进大治理,山东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1-03-08 20:35 中国发展网
黄河流域

摘要:实施黄河口国家公园建设、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修复等工程,增强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大力推进泰沂山区、黄河滩区、东平湖、南四湖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治理,打造济南—德州、滨州—东营黄河百里风貌带,增强黄河下游地区生态屏障功能。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记者尹明波、高杨报道 3月8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了举办展望“十四五”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二场,发布“十四五”时期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和举措,介绍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情况。“十四五”期间,山东省将强化龙头作用,在推进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上求突破开新局。

据山东省新旧动能办副主任王海林介绍,面向“十四五”山东将坚持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紧扣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个关键,按照“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要求,科学组织实施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在建设黄河下游绿色生态大廊道上抓落实见成效。实施黄河口国家公园建设、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修复等工程,增强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大力推进泰沂山区、黄河滩区、东平湖、南四湖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治理,打造济南—德州、滨州—东营黄河百里风貌带,增强黄河下游地区生态屏障功能。

在保障水安全上抓落实见成效。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完善水资源配置和调度机制,严格实行用水量和强度双控。加快完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推进大汶河、小清河、徒骇河等重点河道防洪治理,提高河流行洪排涝能力。加快建立覆盖黄河干支流河道的智慧防汛指挥系统,谋划推动“智慧黄河”建设工程,打造黄河长久安澜示范区。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上抓落实见成效。突出抓好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坚定不移推动“三个坚决”落地,培育壮大“十强”现代优势产业集群,积极争取获批建设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创新搭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院、人才合作培养基地,全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取得突破、塑造优势。加强与中原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协同发展,放大黄河流域开放门户优势,积极推进与沿黄省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造黄河流域改革开放先行区。

在提升黄河文化影响力上抓落实见成效。深入挖掘黄河文化时代内涵,讲好“黄河故事”山东篇章。实施黄河流域革命文物、黄河三角洲盐业遗址等重点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规划建设国家黄河文化公园、黄河历史文化博物馆、黄河文化保护传承中心。推动成立“黄河万里行”文化旅游联盟,打响“黄河入海”国际文化旅游品牌,打造黄河流域文化“双创”大平台。

发布会上,山东省自然资源厅二级巡视员李成金在回答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关于黄河口国家公园创建情况的提问时表示,按照建设国家公园的工作思路和目标要求,山东相关部门将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机遇,着力突破创新黄河口国家公园建设。省委书记刘家义、省长李干杰多次作出批示,亲自带队调研指导黄河口国家公园建设工作,要求全力推进、加快推进。省政府分管领导多次到国家林草局对接汇报,争取国家政策支持。2020年11月20日,山东省政府函商国家林草局同意成立由分管副省长、分管副局长组成的双组长制的联合领导小组,组建由院士和知名专家组成的高层次专家委员会,全力推进黄河口国家公园建设。

二是积极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按照建设黄河口国家公园的目标定位和总体思路,在确保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的前提下,对黄河口各类自然保护地及周边区域开展自然生态资源调查评估和保护地整合优化。黄河口国家公园整合优化了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8个自然保护地,规划总面积3500.10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1338.35平方公里、占38.24%,海域面积2161.75平方公里、占61.76%。目前,山东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已先后经省政府常务会议、省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并按要求上报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和国家林草局。

三是强化技术支撑,编报技术成果。2020年6月至8月,组织技术团队开展本底资源调查和社会影响评价。2020年9月,编制形成了黄河口《国家公园设立方案》《国家公园综合科学考察报告》《国家公园符合性认定报告》和《设立国家公园社会影响评价报告》等技术成果材料。国家公园管理办公室于2020年9月在东营组织召开了专家现场咨询会,在北京召开了设立前期材料审查会。根据国家公园管理办公室部署安排,山东省组织召开黄河口国家公园范围论证会、设立前期材料评审会。今年2月,山东省上报了黄河口国家公园设立成果材料。

四是注重生态修复,维护生物多样性。遵循“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决落实“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要求,推进国家公园区域生态修复,同步开展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保护和申报世界遗产工作。积极协调健全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省级财政支持保障制度,2019年以来,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重点支持保护区生态修复,先后投资5.3亿元在黄河口国家公园区域开展9个生态修复项目,为黄河口国家公园的创建打下了坚实基础。

另外,记者还从发布会上获悉,山东省在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修复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通过严格依法保护、恢复湿地与黄河水的交流、疏通湿地内水系、推进滨海湿地保护与恢复等措施,经过近30年的探索实践,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与修复取得了显著成效。2020年同1995年相比,黄河三角洲植物种类由393种增加到685种,保护区自然植被覆盖率达到55.1%;昆虫数量由478种增加到512种,其中99种为山东省新纪录。鸟的种类由自然保护区初建时的187种增加到370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由5种增加到24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由27种增加到64种。近年来,保护区也先后获得全国自然保护区先进集体、全国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020年东营市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成功晋升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被中国绿化基金委员会授予“生态中国湿地保护示范奖”。

责任编辑:李振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