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描绘陕西渭南的“十四五”规划蓝图 ——访全国政协委员、渭南市副市长高洁

2021-04-06 16:15 中国发展网 罗高峰 记者苟俊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 罗高峰    记者  | 苟俊 

陕西省渭南市是陕西省的第二人口大市,区域优势和交通优势发展潜力巨大。站在2021年“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又恰逢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承前启后、意义特殊。“十四五”怎么做?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近日就渭南市“十四五”时期发展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渭南市副市长高洁。

中国经济导报:去年您带了12个提案,今年大会您又带来了哪些提案,主要涉及哪些内容?

高洁:去年我提交了涉及后疫情时期社会治理、民生关切,助力地方发展,服务企业纾困等方面提案12个。提案也得到了相关国家部委的关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商务部等)。

今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围绕“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做优高品质民生内涵”,我从“十四五”规划、地方发展、民生关切、文旅融合、康养健身、乡村振兴等17个方面建言献策,助力发展。包括以下几项:

第一,加强秦岭生态保护、支持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建设、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是我一直关注和呼吁的话题;第二,支持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支持陕西渭南打造国家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秦晋豫黄河金三角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支持陕西渭南澄城县刘家洼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是结合实际、助力地方发展的提案建议。第三,去年我们成功引进的世界500强—深圳正威国际集团中国新材料纳米谷产业园项目,各项工作正在有序进展。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渭南市政府副市长,我深感责任重大。第一,当好传达上情的“宣传员”,积极宣传两会精神、传递两会声音,把真切的参会感受、实惠的利民政策传递出去,凝聚人心,传播正能量。第二,当好反映下情的“联络员”,瞄准群众所需,当好桥梁纽带,沉到基层“解剖麻雀”,最广泛地凝聚共识、凝聚力量、凝聚智慧、凝聚人心、凝聚发展新合力。第三,当好促进发展的“服务员”,立足岗位查实情,脚踏实际出实招,以实际行动为建党百年华诞献礼!

中国经济导报: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国家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渭南市在发挥优势谋发展方面如何把握新的机遇?

高洁:在新发展格局下,渭南市抢抓机遇、立足实际、主动谋划、科学布局,进一步拓外延、推西融、扩东联。

第一,抢抓对外开放机遇。渭南地处关中平原东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是陕西的东大门、陕西第二人口大市,地域宽广,物流集聚发展条件好。2020年我们在全省率先开通了12列中欧班列“渭西欧”专列,发送新能源类货物503车1.31万吨,大大降低了重点外贸企业的出口运输成本。“十四五”期间,我们还将开通80列以上,这为渭南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往来、人文交流提供了条件,还必将为渭南进一步融入国际市场、提高对外开放程度、提升外向经济水平提供便捷通道。

第二,抢抓都市圈经济融合发展机遇。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上升为国家战略,“西三角”(成都、重庆、西安)中西安已成为真正“单核”。渭南与西安毗邻相连,在中省着力培育建设“西安都市圈”及“西安带动、关中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渭南与西安加速融合、富阎一体化发展迎来新的机遇。

第三,抢抓区域合作发展新机遇。国家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促进东西部双向互济。渭河作为黄河最大的支流,渭南在加快构建秦晋豫黄河金三角区域绿色产业体系、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等方面的龙头作用日益凸显。

中国经济导报:今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站在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渭南如何谋划“十四五”,起好步、开好局?

高洁:站位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渭南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提出了“十项重点工作”,构筑起“十四五”发展的四梁八柱。

这“十项重点工作”,一项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一项是加快构筑内陆开放新高地,这两项工作是贯彻落实中省部署要求、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寻求更大发展机遇的具体承载。还有实施工业倍增计划、优化营商环境服务项目建设、持续改善民生建设幸福渭南、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三覆盖、四清零、五提升”行动、完善社区治理体系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渭南六项工作,目的是要做强工业,提升综合治理能力,以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促进渭南高质量发展。还有加快文旅融合发展建设华彩渭南、实施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市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两项工作,主要是放大渭南多元化旅游资源和现代农业大市等潜力优势,树标杆、作示范的有力抓手。

聚焦这“十项重点工作”,我们致力打造“一市两区三地”新格局,即“一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市,“两区”郑洛渭西合作带协同发展样板区、西安国家中心城市都是圈宜业宜居美好生活先行区,“三地”全省现代工业聚集地、西部特色现代农业引领地和华夏山水文脉汇聚传承地;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做优高品质民生内涵、汇聚高效率落实合力,确保追赶超越行稳致远。

中国经济导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为乡村振兴引路,渭南是如何擘画乡村振兴图景?

高洁:渭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农作区,地产丰富,农业优势明显。“十四五”期间,我们以聚力建设西部特色现代农业引领地为目标,计划实施乡村振兴项目327个,总投资919亿元。

首先,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2月25日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渭南市受表彰先进个人11人,先进集体9家。和全国一样,渭南市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65.59万贫困人口如期脱贫,5个贫困县摘帽退出,50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脱贫攻坚数据质量评估排名位于陕西省首位,为全国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作出了贡献。“十四五”期间,我们严格落实“四个不摘”,重点关注脱贫监测户、边缘户和特殊困难群体,加大异地搬迁后续扶持力度,设立500个村级互助资金协会,确保群众稳定增收,脱贫不返贫。

第二,规模化发展现代农业体系。“十三五”期间,我们已经形成了白水苹果、大荔冬枣、蒲城酥梨、临渭葡萄、合阳红提五大水果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实现了总价值185.69亿元;形成了澄城樱桃、大荔冬枣、富平奶山羊、韩城花椒为特色的农产品优势区;新型农业主体成为农业经营的主力军;农业机械化、信息化走在陕西省前列。“十四五”期间,我们在稳粮的前提下,着力构建“1+3+4+X”产业体系,即建成国家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做大做强果业、设施农业、畜牧业三大特色产业、做优做精现代农机装备、农副产品加工、农产品检验检测四大先导性支撑产业、培育发展现代种业、中药材及“互联网+”等新产业新业态,打造全国优质特色水果生产基地,建设省级现代畜牧业强市。

第三,产业化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十三五”期间,全市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6家,其中国家级5家,省级90家,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过亿的19家,超过十亿的3家(陕富面业、石羊农科、大红门)。打造了个性化、差异化的农产品加工产业示范园区,比如,渭南经开区是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综合农产品加工园区,大荔经开区是以冬枣为龙头的果业精深加工园区,合阳经开区是以生物制剂、杂粮生产等深加工产业为主的加工园区,实现了要素联合,产业联盟,利益共赢。富平奶山羊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十四五”期间,我们坚定不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一是围绕产业兴旺做文章,稳粮、优果、强科技,深入实施“3+X”产业发展行动(以苹果为重点的千亿级果业产业、千亿级奶山羊全产业链、以千亿级设施农业为重点的特色种植业和“X”个区域特色产业),推动果业五大品牌总价值持续攀升。二是围绕生态宜居做文章:加大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与文化旅游名镇、体育运动休闲小镇、特色小镇建设融合发展,打造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美丽渭南。三是围绕乡风文明做文章:弘扬传统文化,挖掘优秀家风,丰富乡村生活,展现新时代农民新风貌,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中国经济导报: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高品质生活对民生工程提出了更高要求,围绕老百姓最关切的教育、卫生健康、养老工作,渭南是如何高水平推进的?

高洁:教育、卫生健康、养老,始终是老百姓最关切的问题,也是与之生活最密切的民生工程。我们始终关注人民生活品质,在每件民生小事中切实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渭南市560万人口,目前适龄学生人口72.17万人,“十三五”期间,我们义务教育实现了基本均衡、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9%,标准化高中达到100%,创建省级以上示范中职学校占比超过50%,有效解决了“城挤乡弱”“大班额”等问题,实现了控辍保学动态清零,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持续提升。“十四五”期间,我们开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加大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实施“名校长+发展共同体建设”“名师+研修共同体建设”,构建惠及全民的终身教育培训体系,建设教育强市。

提升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十三五”期间,全市居民健康素养平均水平达到16%,人口自然增长率稳定在4.91‰左右,居民主要健康指标优于全省平均水平。围绕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与提升,加大三甲医院创建,加快传染病医院和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推进疾控中心改扩建,大卫生大健康格局基本形成,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十四五”期间,我们将落实好“健康渭南2030”规划纲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市县级医院提标扩能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探索体(育)医(疗)融合发展新模式,推进“四名”工程{育名医生、引名院长、创名科室、办名医院},把八大健康细胞{健康机关、健康军营、健康社区、健康村庄、健康学校、健康医院、健康企业、健康家庭}落细落实,打造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推进健康渭南建设。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目前,渭南市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8.3%,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养老服务需求多样化发展、养老供需矛盾逐步加大。针对这些现状,“十三五”期间,我们持续完善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投用了一批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农家幸福院,2020年建成城乡养老服务设施266所,养老服务供给能力进一步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持续提升。“十四五”期间,我们开启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发挥市县综合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作用,加快行政村互助幸福院建设,加大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备,完善养老服务体系,让每位老年人享有高品质幸福生活。

中国经济导报:渭南市作为黄河流域的重要节点城市,在弘扬黄河文化、加快文旅融合发展方面是如何做的?

高洁:渭南地处黄河中游,黄河、渭河、洛河三河在此交汇,近年来,在着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市的同时,全力推进“华夏山水文脉汇聚传承地”建设。

一是思路引领。首先是保护第一,一方面保护黄河生态环境;另一方面把保护文物作为传承弘扬“字之源、诗之源、史之源、酒之源、食之源”黄河根脉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次是处理好文物、文化、旅游三者的关系。文物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领悟文化的体验方式,三者相互融合,协同发展。最后促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运行、行业自律”,打通旅游大循环、刺激消费大循环,实现经济稳增长。

二是做亮品牌,唱响“家在黄河太华之间”,打造“中华渭之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1.做亮华山金字招牌,做足华山脚下养生健康休闲度假文章,创建全国旅游度假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2.依托黄河流域最大的湿地洽川、黄洛渭三河交汇的胜景,黄河三门的壮观奇景做亮黄河风情特色旅游。3.持续举办《黄河故事会》《百姓大舞台》,弘扬黄河文化,传播黄河精神。4.创新黄河流域九省(区)传统戏曲保护联盟运作机制,促进黄河流域九省(区)文化互鉴、资源共享、特色互补。

三是深度融合,让“诗与远方”牵手,推进“百业+旅游”“旅游+百业”,与时俱进,推动旅游品质游。依托仓颉造字、诗经之乡、司马故里、酒圣厨祖之乡、渭华起义旧址、八路军东渡黄河抗日旧址、富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周文化考古遗址、黄金采矿、温泉度假、生态农业等丰富的资源,推出研学文化游、红色传承游、寻根探古游、工业探秘游、健康生活游等精品线路,让游客在品质游中品味文化、陶冶思想、寻根访祖、体验健康。

四是做强市场,春节前后,我们在线上发放2亿元惠民大礼包(优惠券),推出“平安年,情更浓”六大主题系列活动,激活了消费市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激活了旅游市场,春节期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亿元。元宵节期间,我们举办了“灯舞上元·渭博之夜”元宵节系列活动,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等中省22家媒体进行了报道。我们将陆续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大礼包,让全国各地来渭南旅游的游客,享受到真真切切的实惠。我们还会针对陕西高校的在校大学生推出“学子家庭亲情游”的实惠大礼包,定点城市推出“双城互惠游”大礼包。针对旅行社制定出奖励政策,激活市场主体,做强旅游市场。

五是借力共赢,搭建友城万人游、黄河金三角旅游联盟“五城互惠游”平台,正在不断拓展关中平原城市群、成渝城市圈、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城市旅游客源地市场,扩大朋友圈。2020年渭南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300万人次,旅游收入352亿元,其中,借助平台作用,接待游客突破6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45亿元。我们将持续加力,实现共享共赢。

中国经济导报:2021年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将在陕西省举办,渭南市承办了哪些项目?准备好了吗?

2021年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第十一届残运会和第八届特奥会将在陕西省举办,今年又是建党100周年,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具有里程碑特殊意义的一年。渭南积极融入、勇挑重任,将承办十四运会女子篮球(19岁以下)、女子足球(18岁以下)、沙滩排球、举重和残特奥会飞镖5个比赛项目和十四运会群众足球比赛项目,目前,各比赛、训练场馆建设全面完成,执委会和4个竞委会高效运转,服务保障有序优化,全运惠民氛围日益浓厚。可以说办好十四运会是彰显渭南发展实力,彰显渭南精神风貌的最佳机遇,也为“十四五”规划起好步、开好局提振精神,凝聚力量。我们已经准备好了。

渭南在发展体育事业,带动城市发展,惠民健康生活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础和优势。1.连续六年承办了中国足协“丝绸之路·华山杯”渭南国际青年足球锦标赛,先后承办了中国女足国际友谊赛、全国女子足球U14锦标赛等国际国内精品赛事121项、上万余场次;2.荣获了中甲联赛“优秀赛区奖”和“最佳人气赛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连续两年入选中国最具体育活力城市排行榜前50位;3.成为全国第一批“社会足球场地建设试点城市”,2020年入围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经过三年努力,在今年即将迎来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的验收。这些对于我们持续推进“体育+”、发展体育产业、打造赛事经济、探索体育经济发展新路子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运动之城、健康之城、活力之城”的渭南新形象正在不断提升。

责任编辑:刘维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