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共享机遇 重塑格局 RCEP释放更强对外信号

2021-04-26 19:09 中国发展网
RCEP

摘要:4月25日,以“共促复苏、共享机遇、共谋发展”为主题的RCEP经贸合作高层论坛在青岛召开,本次论坛是RCEP协定签署之后首次举办的大规模经贸论坛。RCEP15个成员国的官产学界代表共聚一堂,探索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记者杨虹、殷晓旭报道  2020年11月15日,历时八年,RCEP正式签署,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自贸区正式起航。RCEP,这是中国更高水平开放的“宣言书”。

4月25日,以“共促复苏、共享机遇、共谋发展”为主题的RCEP经贸合作高层论坛在青岛召开,本次论坛是RCEP协定签署之后首次举办的大规模经贸论坛。RCEP15个成员国的官产学界代表共聚一堂,探索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

服务贸易开放发展  助力经济复苏

“RCEP涵盖20个章节,既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等市场准入,也包括贸易便利化、知识产权、电子商务、竞争政策、政府采购等等大量规则内容,可以说涵盖了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的方方面面。”商务部国际司处长刘春勇介绍,签署RCEP是中国实施自由贸易区提升战略,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举措。RCEP成员都是中国的重要经贸伙伴,占中国对外贸易比重约1/3,对中国来说,RCEP将有助于扩大出口市场空间,满足国内进口消费的需要,有利于稳外贸、稳外资,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效支撑。

刘春勇表示,RCEP是一个高质量的协定,货物贸易零关税产品比例整体上超过90%,服务贸易和投资开放水平也显著高于各方现有的10+1自贸协定。RCEP新增了中日、日韩两对重要国家间的自贸关系,使区域内的自由化程度显著提升。同时,RCEP还是一个互惠的协定,最大限度了兼顾各方诉求,在货物、服务、投资等市场准入和规则领域都实现投资平衡。

协定还给予最不发达国家差别待遇,专门设置了中小企业和经济技术合作的两个章节,“在全球化过程中,走出去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更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需要公平竞争、制度透明、规则明确以及国与国之间要素流动更有效率,RCEP在这一点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王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RCEP的签署能助力成员国很多的中小企业享受RCEP红利。

马来西亚-中国商务理事会首席经济顾问陈耀宗博士认为,RCEP的签署成为各方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新冠肺炎疫情后经济复苏的里程碑。目前,马方在尽快完成RCEP的核准和实施工作,RCEP签署后,马中两国不但可以进一步提升贸易额和拓展经济合作的新领域,还可在协定的框架下充分发挥彼此之间的优势,联手开拓第三方的市场。

菲律宾贸易与工业部部长拉蒙·洛佩兹认为RCEP是菲律宾经济发展的催化剂,提供了更广泛的市场准入,是一个吸引更多投资的重要平台,RCEP将支持菲律宾和中国形成一个更强劲、更互利的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化菲中双边伙伴关系。

“根据预测,到2025年,RCEP可望带动成员国出口、对外投资存量和GDP额外增长10.4%、2.6%和1.8%。目前,中国已经向东盟秘书处正式交存了RCEP核准书,未来将举办更多RCEP相关经贸活动,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建设更多平台,切实增强各国企业的受惠面和获得感,推进区域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为地区乃至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增添新动力。”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会长高燕表示,RCEP将有力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巩固产业链、供应链、数据链、人才链,将为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上升的世界经济注入新活力。

重构区域产业链价值链

王健在采访时表示,RCEP协定成功整合了该区域内多对自贸伙伴关系,同时采用了区域累积的原产地规则,深化了域内产业链价值链。

协定的签署,将不仅使得东亚的稳定供给能够更好地满足RCEP各成员市场的需求,而且能够充分发挥各成员的能力,通过市场竞争和相互配合,形成围绕RCEP成员市场的更为强劲、有效的产业链和供应链。

RCEP将促进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融合。RCEP成员之间经济结构高度互补,域内资本要素、技术要素、劳动力要素齐全。RCEP使成员国间货物、服务、投资等领域市场准入进一步放宽,原产地规则、海关程序、检验检疫、技术标准等逐步统一,将促进域内经济要素自由流动,强化成员间生产分工合作,拉动区域内消费市场扩容升级,推动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进一步发展。

“RCEP中的原产地规则明确了能够享受各成员优惠关税承诺的区域内生产产品增加值的比率。规则将引导和调整企业的市场行为,将能够为RCEP成员创造更多附加值的产业链环节集聚至RCEP内部,形成一定的贸易转移效果。”王健对记者解释到,简单说,RCEP签署后,贸易的中间产品可以来自RCEP缔约方的15个国家中的任何一个国家。

“RCEP15个成员国之间,经济、文化、制度差异较大,本来,这种差异可能是一个障碍,但从全球化的角度看,这其实是一个机遇。”王健告诉记者,中国有非常完整的工业体系,不过在原材料和技术的最高级方面有所欠缺,这次RCEP就帮助在这方面都补齐了。王健举例说,比如中国资本在越南设厂,利用澳大利亚、新西兰的资源,日韩的高技术,又返回中国市场消费,这相当于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会引导各国企业和资本重新布局,从而重构区域产业链、价值链。

RCEP的签署更重要的是通过产业链的协同、重组,对资源进行优化和创新,通过RCEP协定所形成的大市场加快扩散。产业链上各方都会通过协同分享发展收益,RCEP成员和中国都有望在产业链重构中获得新的发展利益。

责任编辑:宋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