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陈友华:长期护理险是应对人口老龄化重要措施中国更应尽快建立覆盖全体公民的基本国民年金制度

2021-10-26 15:14 中国发展网
养老金 养老保险 财政

摘要:要充分考虑到财政承受能力,吸取一些国家的经验教训,防止出现基本养老保障不可持续的现象。合理引导预期,增强个人对养老的责任,适度减少对国家与社会的养老责任预期,体现生育、养育、教育与养老之间的责任与权利对等原则。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杨虹报道  日前,在盘古智库召开的老龄社会30人论坛上,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中国人口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口学会人口社会专业委员会主任陈友华表示,长期护理保险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措施。中国应该建立覆盖全体公民的基本国民年金制度,这个国民年金相当于社会劳动者的平均收入20%或者相当于低保,一个人到65岁或者70岁到一定年龄,无论种族、性别、职业等等,只要他到了一定年龄就能从国家领取国民年金,让他基本有饭吃和有衣穿。

据“七普”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64亿人。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显示,失能、半失能老人超4000万人。失能人员长期护理保障不足,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加剧,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势在必行。2016年6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的原则性要求,明确上海市等15个城市作为试点城市,标志着国家层面推进全民护理保险制度建设与发展的启动。2020年9月,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增至49个,长护险是否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陈友华表示,从49座城市的护理保险试点的经验中看到,失能老人及其家庭的负担减轻,需求得到更好满足,同时加重政府和整个社会的负担。一旦施行护理保险制度,护理需求会被迅速放大,由保险人买单,支出自然会迅速增加。

目前,护理保险有几种筹资模式:商业护理保险的筹资模式非常简单,自己缴费,比较贵;社会护理保险的筹资模式是多方缴费,比较贵。从试点来看,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基本上是采用社会保险的模式来进行,比如江苏南通、江苏苏州、山东青岛、上海、北京都在进行长期护理保险的试点工作。到目前为止,全国有49个城市开展长期护理保险的试点,享有长期护理保险的长期卧床老年人,费用能报销70%到90%的不等水平上。

据悉,全国各地护理保险试点的筹资方法各不相同,能享有长期护理保险的失能老年人所占比例非常低,按照南京市的规定失能老人卧床半年是进入长期护理保险的门槛,当然事先要经过严格评估以后才可以进行。

我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仍需完善。陈友华认为,目前我国城乡养老保障水平比较低,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碎片化严重,养老金亏空比较多、一部分人希望提高统筹机制来分走别人养老保险的剩余、积存比较多的一部分人不希望人们去分走他们的成果,所以不同养老金的积存状态,在养老保险城市的统筹态度方面完全不一样。

陈友华强调,提高统筹城市只能是多的地区支持少的地区,盈余地区支持亏欠地区,这样一种制度的建立在根本上不能产生新的养老保险金,养老保险金并不会因此而增加。在某种意义上,还会对地方政府征集养老保险金的积极性带来某些负面影响。比如,像深圳等一些养老金盈余地区,面临着大量的养老金被其他城市调用,可能就会放松征缴,因为养老保险金的征缴一定会加大当地企业和个人负担,从而对营商环境不是特别有利,从自身角度来说一定要从自己的利益出发。结果就是全国的养老金征集不会增加,可能会出现减少趋势。

陈友华认为,要充分考虑到财政承受能力,吸取一些国家的经验教训,防止出现基本养老保障不可持续的现象。合理引导预期,增强个人对养老的责任,适度减少对国家与社会的养老责任预期,体现生育、养育、教育与养老之间的责任与权利对等原则。

责任编辑:杨虹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