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发展指数报告(2021)发布

2021-11-29 09:49 中国发展网
长江经济带 绿色发展

摘要:《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发展指数(2021)报告》紧密围绕“以绿色带动创新,以创新促进绿色”的理念,从宏观视角将经济、创新、生态环境要素综合起来,对长江经济带不同城市的绿色创新发展情况进行了评价。

中国发展网讯  11月2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承办的“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发展指数报告(2021)发布会暨第四届长江经济带发展高端论坛”在北京举行,著名专家学者围绕“双碳”目标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发展相关主题展开研讨。

论坛会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庄毓敏发布了《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发展指数报告2021》,据悉,报告由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财金学院、环境学院、经济学院、统计学院的跨学科研究团队在庄毓敏教授带领下编写完成。庄毓敏介绍,报告分为三部分,第一是关于绿色创新发展指数的意义和价值,第二是绿色创新发展指数的概况和结构分析,第三部分是政策建议。报告指数具有三大特色,第一,指数综合考虑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将二者实现有机融合。第二,在绿色创新投入指数中设置二级指标"创新转化"用以衡量绿色创新的转化效率。第三,绿色创新产出子指数所包含的4个二级指标采用层层递进的逻辑进行设置。

长江经济带覆盖沿江11省市,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板块,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生态地位突出,发展潜力巨大。报告通过科学构建综合反映绿色创新发展的指标体系,编制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发展指数,动态反映长江经济带九省二直辖市110个城市的绿色创新投入、绿色创新产出水平,客观评价各个城市的绿色创新发展竞争力。有利于长江经济带各城市准确把脉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短板和突出问题,对标先进城市,见贤思齐,为长江经济带全流域绿色创新发展提供准确数据参考和科学决策依据。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表示,当前,国内对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的研究多数集中于制造业企业等微观层面上,对不同省份或不同城市的区域绿色创新发展分析较少。《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发展指数(2021)报告》紧密围绕“以绿色带动创新,以创新促进绿色”的理念,从宏观视角将经济、创新、生态环境要素综合起来,对长江经济带不同城市的绿色创新发展情况进行了评价。

“与其他研究相比,《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发展指数(2021)报告》主要有以下三点创新:一是同时考虑了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二是引入了创新转化指标;三是绿色创新产出子指数指标在逻辑上层层递进。” 刘伟说道。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金融评论》编辑部主任程炼首先指出,在日常思考中,“绿色”的第一种含义是高品质生活和绿植环绕,但这种环境很可能不是低碳的;“绿色”的第二种含义是低碳,金融人士谈起低碳时想的是碳排放和绿色风险;“绿色”的第三种含义是可持续发展。这三个概念存在一定差异,而我们在分析体系和现实运用中都要照顾到。然后,他指出我们的很多绿色发展、创新报告在做指标时无法摆脱GDP的影子,以经济总量主导的指标体系使得头部城市每每处于优势地位、在碳排放等市场可能会分得更多蛋糕,这不利于我们对GDP和人均GDP低的城市起到鼓励作用。最后,他提到在不唯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可以用从不同的角度给一些城市不同的力度、相似的城市间互相比较等指标构建的方法给予更多城市的绿色发展以激励。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就发展背景、乡村振兴和绿色双碳三个角度分析了长三角一体化和绿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发表主旨演讲。首先,发展背景方面,要注意经济增速下降、总人口下降与人口老龄化、城市化速度下降、人口流动规模下降等四方面所产生的不利因素。其次,他提出: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和乡村振兴的上位战略,必须通盘考虑,其要点有二,一是区域内公共服务均等化,二是土地市场一体化。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市场制度比较完善的地区,应当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最终消灭城乡差别方面做出贡献。最后,他指出,在长三角地区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战略时,一定要认识到这项战略涉及面广、持续时间长、影响复杂的特点,特别是,在一开始,就必须认识清楚受损产业与受益产业,精准施策,明确调整方向,并对受损产业的补偿、人员的安置以及相应的“问题资产”做出缜密安排,这样才能使整个低碳绿色事业行稳致远。

关于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问题,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证监会原副主席刘新华说,我国经济社会的绿色发展迫切需要高质量、多层次的金融支持,未来,需要有序拓展碳排放权市场的交易体系,加快覆盖更多空白行业。引导多方主体根据实体经济需求,参与碳市场及相关金融产品的交易。此外,还要继续推进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

刘新华介绍:“一是在间接融资层面进一步加大绿色信贷的支持力度,出台支持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的差异化信贷政策。二是在直接融资层面拓展绿色债券市场的深度、广度,推动转型债券、可支持发展挂钩债券、绿色地方政府债券等绿色产品的创新发展。三是在财富管理层面,丰富绿色保险产品和服务,支持绿色指数体系发展,规范绿色金融,提升社会资本参与绿色投资的积极性和便利性。”

责任编辑:宋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