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五问五答“一带一路”:这是一条怎样的“路”?

2021-12-09 09:21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一带一路

摘要:“中国倡导并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初心,是本着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同沿线国家开展合作,助力其发展经济,摆脱贫困。”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

开篇的话

根植于历史,但目视着未来;源自于中国,但包容着世界——这是“一带一路”的时代属性,这是“一带一路”的真实画像。走过8年不平凡发展历程的“一带一路”,取得了一系列接地气、聚人心的合作成果,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为“十四五”时期推动“一带一路”走深走实、行稳致远打下了深厚基础。顺应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愿望的“一带一路”,正承载着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更多畅想,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近日,本报推出“共建‘一带一路’的五个关键词”专题报道,聚焦“新局”“共建”“联通”“绿色”“民心”五个关键词,用文字和故事擘画出这条团结应对挑战的合作之路、维护人民健康安全的健康之路、促进经济社会恢复的复苏之路、释放发展潜力的增长之路,努力描绘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开放、和谐包容、互利共赢的发展图景,营造和谐美好、积极正向的舆论环境。

本报记者 | 公欣

12月3日,中国昆明站内的复兴号“绿巨人”、老挝万象站内的“澜沧号”动车组列车缓缓开动,标志着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这是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是中国以更开放的姿态与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成功典范。

如今,“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已走过8个年头。弹指8年间,从顶层设计到项目落实,从规划方案到具体实践,从恢弘磅礴的“大写意”到精谨细腻的“工笔画”,“一带一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

这是一条合作之“路”,这是一条联通之“路”,这是一条绿色之“路”,这是一条民生之“路”,这是一条未来之“路”。沧桑岁月,不变初心,一脉相承,“一带一路”建设之路正越走越远、越走越宽,越走越实。

一问:为什么说这是一条合作之“路”?

近日,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再添新成员——中国驻布基纳法索大使李健与布基纳法索外交、合作、非洲一体化与海外侨民部长阿尔法·巴里分别代表两国政府签署《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截至目前,我国已与144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中国倡导并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初心,是本着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同沿线国家开展合作,助力其发展经济,摆脱贫困。”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

合作,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发展繁荣的前提,是互利共赢的必选项。事实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受地缘政治等多种因素影响,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中国可借助自身产业优势,与这些国家进行产业合作。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使沿线各国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相互间互利合作、合作共赢,为区域发展带来新动能。

当前,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正不断深化经贸合作,共享经济发展机遇。数据显示,自2013年至今年9月,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累计达10.4万亿美元。从2013年到2020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提高了4.1个百分点。以中非合作为例,近年来,中非经贸合作结出硕果。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中国与非洲贸易总值增长27.4%。中国已连续12年保持非洲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与此同时,中国已在非洲设立了超过3500家各类企业,其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七成。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疫情之下,“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大部分都是发展中国家,医疗物资、医疗设备、药品等相关产能水平较低,尤其像口罩、防护服、护目镜、医疗检测设备等产品都面临不同程度短缺。中国与相关国家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框架下积极开展医疗物资和设备、药品等方面的产能合作,为抗疫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

深化“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建立多层次全球数字合作伙伴关系;加强绿色能源、绿色基建、绿色金融合作;加强电子商务合作,打造越来越多的“丝路电商”……未来,“一带一路”的合作前景还将更加广阔,包括投融资机制、经贸合作机制、能源合作机制等的合作机制构建也将更加健全,从而实现其长期、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

毋庸置疑,合作,构成了共建“一带一路”的主基调。为什么说“一带一路”是一条合作之路:中国对外开放,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而是要欢迎各方共同参与;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

二问:为什么说这是一条联通之“路”?

2020年7月,青山白云间,刚通车的喀喇昆仑公路二期像一条随风飘展的美丽黑丝带,缠绕山腰,越过山岗,和大自然完美融合,气势磅礴。

喀喇昆仑公路又称中巴友谊公路,该项目是中巴经济走廊的旗舰工程,为巴基斯坦经济发展和中巴经贸合作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对加强巴基斯坦与邻国及中亚等国家的国际贸易关系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实际上,近年来,喀喇昆仑公路二期工程赫韦利扬至塔科特段全线竣工,巴基斯坦PKM高速公路项目(苏库尔-木尔坦段)竣工并通车、巴基斯坦首条城市轨道交通拉合尔橙线项目竣工通车并实现商业运营……这一串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果的背后是中巴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中巴经济走廊取得互联互通丰硕成果的具体体现。

中巴经济走廊取得的一系列项目成果只是共建“一带一路”实现互联互通的一个缩影。“一带一路”倡议提出8年来,“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互联互通架构不断完善,为“一带一路”建设发挥了重要的基础和先行作用。

互通互联,有助于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更紧密伙伴关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网互通网络,实现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发掘区域内市场的潜力,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以中老铁路为例,铁路一通,昆明到万象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长。中老铁路使两国互联互通实现跨越式发展,将有力拉动老挝经济增长,惠及两国民生。世界银行2020年报告显示,中老铁路的开通将使万象至昆明之间的运输价格下降40%~50%,中老铁路将使老挝的总收入提升21%。铁路工程建设带动老挝实现就业11万人次。

欧洲的红酒、火腿进入中国寻常百姓家;中亚国家的牛羊肉更多地出现在东南亚家庭的餐桌上,东南亚的特色水果、蔬菜被大量运往中亚国家……中欧班列的开行为“中国制造”走出去创造了机会,也为中国与欧亚国家开展产能合作搭建了桥梁。8年多来,中欧班列这支“钢铁驼队”更是跑出了陆海贸易大通道建设的“加速度”。数据显示,2021年前10个月,中欧班列开行12605列、运送货物121.6万标准箱,同比分别增长26%、33%,开行列数和运量均超2020年全年总量。疫情冲击面前,中欧班列以安全稳定的优势,为保障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物流畅通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而言之,联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路道”。为什么说“一带一路”是一条联通之“路”:互联互通是一条脚下之路,无论是公路、铁路、航路还是网路,路通到哪里,我们的合作就在哪里。

三问:为什么说这是一条绿色之“路”?

每天的污水排放量高达140万立方米左右,整个城区却仅有一座1998年建成的Pagla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仅12万立方米/天。污水横流、河流污染严重等问题曾经很长时间困扰着孟加拉国首都和第一大城市——达卡市(Dhaka)。设计污水处理能力50万吨/天的孟加拉达舍尔甘地(Dasherkandi)污水处理厂工程解决了达卡市的燃眉之急。这个由孟加拉国政府投资,采用中国政府优惠贷款的“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一带一路”重点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当中。

孟加拉国达舍尔甘地污水处理厂项目只是中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缩影。当前,绿色发展成为各国共同的关切和追求的目标。而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而言,大部分国家拥有复杂的地理条件,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很大,必须加快推动绿色发展。

据了解,目前,中国已经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参与建设了许多可再生能源项目,帮助项目所在国能源供应向高效清洁的方向转型。中国企业在规划和承建“一带一路”项目时,在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充分考虑生态因素。例如在巴西美丽山二期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设过程中,中方聘请了600多名动植物专家开展环保相关工作。

推进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对接,支持共建国家发展绿色低碳能源。发起成立了“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构建了“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积极组织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项目……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合作也取得丰硕成果,为共建“一带一路”增添了新亮色。

“环境问题和气候变化对绿色金融有着越来越急迫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一带一路’国家出台、完善和执行绿色金融政策,为绿色转型发展提供助力。”能源基金会战略规划主任兼低碳转型项目主任傅莎认为,未来随着“一带一路”国家绿色金融政策的发展,在相关区域的气候风险较高行业和项目的投资将面临越来越不利的条件,对具有节能减排效益项目的投资将面临利好条件。

绿色,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为什么说“一带一路”是一条绿色之“路”:把绿色作为底色,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投资、绿色金融,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

四问:为什么说这是一条民生之“路”?

2017年5月,瓜达尔中巴博爱医疗急救中心在巴基斯坦瓜达尔顺利落成,中国港控和瓜达尔港务局为这所急救中心提供了3000多平方米用地;中国港控还义务承担了急救中心的土建施工,并且一直大力支持急救中心的运营工作。中巴博爱医急救中心为当地中巴人民提供了免费医疗,极大提高了当地医疗水平,累计接诊中巴患者6000余人,赢得当地民众高度评价。

在东南亚,中国专家奔赴老挝、柬埔寨等地的偏远农村,助力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在非洲,中国承建的亚吉铁路有效带动沿线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民生,是民心所系,是民心所指。共建“一带一路”,民生始终是第一大工程,应在推动项目建设、促进互联互通和经济发展的同时,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民生,增强了共建国家民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我是莫桑比克加扎省赛赛地区的一名农民。过去,我们全家以小麦和玉米种植为生,由于不懂育苗及缺少农机设备,只能靠天吃饭,勉强维持生计。自从中非赛赛农业合作项目在我家门口落地,我的生活发生了彻底改变。”这是莫桑比克中非赛赛农业合作项目种植户何塞·吉尔达尔一番肺腑之言。据悉,成为合作种植户的10年来,何塞·吉尔达尔家的收入翻了几番,从芦苇和稻草搭建的简陋房屋搬进了崭新的水泥房。而在他的家乡,和何塞·吉尔达尔一样受益于该项目的居民还有很多。现在,赛赛地区的合作种植户有500余名。每年,项目为当地提供约600个就业岗位,在水稻收割季高峰时期,有1000多名当地员工在项目上工作。

世界银行研究报告指出,“一带一路”建设将使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收入增长1.2~3.4%,全球实际收入增长0.7~2.9%,从而促进实现共同繁荣。“一带一路”相关投资可以帮助多达34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使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

享受和平富足,过上更加美好生活,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梦想。8年多来,中国用心用情用力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浇筑了一朵朵“民心之花”,为打造“一带一路”民生工程贡献着自己的微薄之力。而见证共建“一带一路”美好情谊的一个个动人故事,还在这里不断发生着。为什么说“一带一路”是一条民生之“路”?答案就在这些故事里。

五问:为什么说这是一条未来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共建“一带一路”面临的新形势。总体上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改变,经济全球化的大方向没有变,国际格局发展战略态势对我有利,共建“一带一路”仍面临重要机遇。

机遇,是对共建“一带一路”的最准确脚注。而未来,“一带一路”倡议还将不断丰富完善,继续走深走实,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未来,合作必将更加深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稳步拓展合作新领域。要稳妥开展健康、绿色、数字、创新等新领域合作,培育合作新增长点。要加强抗疫国际合作,继续向共建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要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信息共享和能力建设,深化生态环境和气候治理合作。要深化数字领域合作,发展“丝路电商”,构建数字合作格局。要实施好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科技发展环境。

未来,联通必将更加紧密。要加快推进高效畅通的国际大通道建设,扎实建设好重大项目。持续深化中欧班列品牌建设,不断提升中欧班列品牌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加强“一带一路”产能合作园区建设,推动境外经贸合作区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

未来,绿色必将更加浓烈。要积极引导“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嵌入到全球绿色产业链条,鼓励沿线国家加强生态环保标准和技术创新合作,通过推行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来促进产品和服务贸易的便利化,打造绿色供应链和价值链,提升沿线各国在全球价值链和产业链中的地位。

未来,民心必将更加相通。惠民生将聚焦消除贫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让共建“一带一路”成果更好惠及沿线国家全体人民。中国也愿意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与其他国家分享自己在40余年改革开放中积累的发展经验,与沿线国家共建美好未来,让沿线国家的人民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

千年丝路,穿越时空,驼铃依然悠扬。未来,“一带一路”必将行稳致远,再创辉煌。

责任编辑:宋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