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甘肃:2021交出“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年度答卷

2022-01-29 14:03 中国发展网 王斌

摘要:甘肃省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波在2021年甘肃全省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1年,全省上下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力做好“五量”文章,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经济总量迈上了新台阶,“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交出了“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的年度答卷。甘肃经济运行呈现出以下几大特点。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网记者王斌报道

甘肃省省长任振鹤在甘肃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预计2021年甘肃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超过万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千亿,“两大指标”均实现历史性突破。在之后甘肃省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甘肃全省经济运行主要数据中初步核算,2021年,甘肃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一万亿元,达到10243.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两年平均增长5.3%。

甘肃省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波在2021年甘肃全省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1年,全省上下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力做好“五量”文章,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经济总量迈上了新台阶,“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交出了“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的年度答卷。甘肃经济运行呈现出以下几大特点。

第一,生产形势稳定向好。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9%;粮食产量在上年突破1200万吨的基础上,再创新高,夏粮秋粮双丰收;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9%,两年平均增长7.7%。全省39个工业行业中,过半数行业增速达到两位数以上。中小企业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4%。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6.5%。1—11月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9%,全年邮政、电信业务总量分别增长21.2%和24.4%。

第二,需求拉动持续有力。固定资产投资持续较快增长。全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1.1%。制造业投资增势较好,增速快于全部投资4.4个百分点。重大项目支撑有力,亿元及以上重大项目完成投资增长13.7%,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64.8%。消费市场稳步恢复。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1%。批零住餐业销售额(营业额)均较快增长,其中批发业、零售业销售额分别增长28.6%和16.9%,住宿业、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增长13.8%和24.4%。进出口快速增长。全年全省进口、出口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第三,发展活力持续增强。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快速增长,全年增速和两年平均增速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快于规模以上工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4.8%,快递业务量增长33.5%。新动能投入持续加大。全省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59.4%、47.6%、44.4%和39.3%。科技创新持续活跃。全省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比上年增长20.28%,两年平均增长19.49%。

第四,质量效益显著提升。企业利润大幅提升,1—11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91.7%。全年省属国有企业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1.08倍,创历史最好水平。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一千亿元。绿色发展稳步推进。全省清洁能源装机占全部电力装机的62.4%,比重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全年新能源发电量比上年增长15.6%。全省新能源项目184个,完成投资增长2.18倍。

第五,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3.25万人,共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528.2万人,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物价保持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低于预期目标,重要民生商品价格基本稳定,猪肉价格下降29.9%,鲜果价格上涨5.2%,鲜菜价格上涨4.2%,粮食价格上涨1.8%。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分别增长8.3%、9.4%、8.8%和8.2%,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继续缩小。教育、卫生等民生领域投资快速增长,分别增长24.5%和35.6%。

从甘肃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可以看出,2021年甘肃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1.1%,取得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甘肃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陶正茂指出,2021年,甘肃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呈现持续强劲增长态势,一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1%,实现了“开门红”,之后逐月稳定增长,增速连续位居全国前列;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1%,高于年初目标4.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6.2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国第3位,为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提供了强力支撑。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9.9%,工业投资增长40.8%,高于全国29.4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39.7%,高于全国17.5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长16.1%,高于全国9.1个百分点。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甘肃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各级各部门的服务保障,得益于各项目单位的积极努力。但在取得这一亮眼成绩的过程中,甘肃主要采取了三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政策“新”。甘肃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研究出台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助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实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专项行动,制定“1+N+X”政策体系,建立产业链链长制,实施“三化”改造重点项目,有力推动了工业投资快速增长;紧紧抓住“双碳”战略机遇,大力发展绿色能源产业,出台加快新能源发展的意见,集中开工装机1285万千瓦新能源项目,新增并网装机740万千瓦,酒泉建成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新能源发电量、外送电量大幅增长,新能源项目投资额同比增长2.18倍。营造发展软环境方面,将2021年确定为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提质提标年,召开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出台了改善营商环境、招商引资突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园区建设、深化投资建设领域“放管服”改革等一揽子政策措施,强力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建成全省投资建设项目“一网通办”审批服务平台,推进项目审批“掌上办”,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从全省投资在线平台数据看,2021年全省备案企业投资项目6998个、总投资1.58万亿元,同比增长63%。

二是措施“实”。甘肃立足于投资拉动型省份的省情实际,坚持把抓项目促投资作为扩内需的重要手段。一手抓项目调度,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投资重点,编制全省重点投资项目、省列重大建设项目、重大前期项目“三个清单”,作为全年投资工作的任务书和总抓手。成立重点项目及投资调度专班,建立重大项目建设协调推进、月调度、季考核等机制,推动省级领导干部包抓重点项目,上下半年分别组织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075个,8次召开投资月调度会议,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树立“不干不支持、多干多支持、大干大支持”的鲜明导向。一手抓项目储备,深入落实“四百机制”(百个重大项目党政领导包抓推进、百名厅局长精准服务帮扶百家企业、百名处长百场政策宣讲、百名行长千家企业银企需求对接),多次到市州、进银行、入企业,指导做好项目谋划储备,国家反馈我省2021年专项债券准备项目1428个,债券需求1980亿元,同比增长82%。经过努力,208个省列重大项目全年完成投资2059.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109.6%;2075个重点投资项目全年完成投资3360亿元,投资完成率120%,均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这一年,我们经常会从媒体上看到甘肃省各行各业重大项目开工、建成的报道,一起深切感受甘肃发展的脉搏,也一起见证甘肃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三是保障“好”。牢牢把握“要素跟着项目走”,全力保障项目建设。建设资金方面,围绕破解自身财力薄弱的瓶颈,紧盯国家投向领域,谋划了一大批重点项目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对于重点专项、重大项目经常赴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电网、国铁集团等部门衔接争取。经过努力,全年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201亿元(同比增加20亿元)、专项债券资金674亿元(同比增加60亿元),均创历史新高,为全省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着力构建政银企对接机制,“甘肃信易贷”累计发布融资需求777.9亿元,银行授信281.5亿元、放款151.7亿元。建设用地方面,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加快推进四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并严格落实,加大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力度,为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用地保障;开展“标准地”出让改革试点,推动项目“拿地即开工”。

陶正茂说,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和甘肃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召开之年,也是全省“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甘肃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深入落实国家宏观政策取向,抢抓国家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投资力度以及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机遇,全面做好稳投资各项工作,确保完成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

责任编辑:吕娅丹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