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中物联:1月全球制造业PMI创去年3月以来新高

2024-02-06 16:38 中国发展网

摘要:分区域看,欧洲制造业PMI为47.2%,较上月上升1.4个百分点,创出自2023年4月以来的新高,显示欧洲制造业虽未摆脱整体弱势运行态势,但恢复速度较上月有明显加快。

中国发展网讯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6日发布数据显示,1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3%,较上月上升1.3个百分点,摆脱了连续9个月49%以下运行走势,创出自2023年3月以来新高。

分区域看,欧洲制造业PMI为47.2%,较上月上升1.4个百分点,创出自2023年4月以来的新高,显示欧洲制造业虽未摆脱整体弱势运行态势,但恢复速度较上月有明显加快。同期,美洲制造业PMI为49.6%,较上月上升2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环比上升且升幅明显,反映出美洲制造业恢复力度有所增强。

1月份,非洲制造业PMI为49%,较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显示非洲制造业有所波动。同月,非洲制造业未能实现加快恢复,但指数水平连续两个月在49%左右,显示非洲经济仍保持平稳恢复。目前,非洲经济与全球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全球经济复苏对其影响力也逐渐增强。

1月份,亚洲制造业PMI为50.4%,较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继上月短暂回调后,再次升至50%以上,反映亚洲制造业增速较上月有所加快,延续2023年以来的温和增长趋势。从主要国家看,中国、日本、韩国和印度制造业PMI较上月均有不同程度上升。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分析指出,综合指数变化来看,2024年开局,全球制造业有了初步摆脱持续弱势运行的迹象,恢复力度较上月有明显增强,且恢复的普遍性也相对较好,四大区域中三个区域恢复力度均较上月有所提升。全球制造业恢复力度的提升为改善全球经济预期带来了积极影响。IMF最新预测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3.1%,高于去年10月预测的2.9%。按此预测来判断,2024年全球经济将继续保持恢复韧性,不会低于2023年增长水平。IMF此前预期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1%。

从积极因素看,2024年,全球各国通胀压力将会有所缓解,有助于各国将发展重心转移到经济恢复的轨道上来;欧元区和美国降息预期逐步升温,只是时间节点尚无法确定,年中以后降息概率较大。

从不利因素看,乌克兰危机仍在持续,巴以冲突尚未解决,红海危机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这些地缘政治冲突仍将成为扰乱全球供应链秩序、导致通胀压力再次上升、导致全球贸易摩擦上升的不利因素。面对不利因素,各国政府需要付诸行动,尽快消除矛盾,加强合作与创新,共同应对挑战,实现融合发展,才能巩固经济恢复韧性。在地缘政治冲突影响下,平衡缓解通胀压力和保持经济平稳恢复之间的矛盾仍是2024年各国政府面临的主要选择。

责任编辑:刘丹阳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