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区:深化改革打造东南沿海重要现代产业基地
摘要:9年多来,在新区发展引领下,福州不断拓展城市框架,从“三山两塔一条江”向“七山两江一面海”进发,从滨江城市蜕变为一座真正的海滨城市。
图为福州新区滨海新城核心区一角,现已成为福建省数字经济产业重要集聚区。新华社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 程晖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协调发展司在福州新区组织召开第九次国家级新区工作经验交流会暨新区工作推动会。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实地调研了福州新区建设发展情况,举行了福州新区与平潭综合实验区合作发展等14份协议的现场签约活动。
东海之滨,潮涌不息。这里孕育着福州的梦想,引领着福州的未来。
成立9年来,福州新区启动区推进开发区域达41平方公里,累计完成投资3871亿元。2023年,经济总量达3127亿元,以占福州6.6%的土地,实现24%的地区生产总值,较设立之初增长2倍多。今年1~9月,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37.98亿元、增长6.8%,成为引领带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东进南下 沿江向海
20世纪90年代初,福州发展困难重重。虽然是省会,但工业底子薄,财政压力大,交通闭塞,无高速公路、无大型港口、无大型机场。为了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福州明确了“东进南下,沿江向海”的城市发展方向,谋划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打造带动全市乃至全省经济跳跃式前进、超常规发展的现代经济成长区。
一个以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为前导,以中心城区为依托,以南北两翼沿海县市为支撑,以西部山区县生态经济带为后卫,以闽江流域和闽东北地区为腹地的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迅速崛起,展现福州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的新形象。
2015年8月30日,福州新区获国务院批复设立,成为我国第14个国家级新区。
福州新区初期规划面积800平方公里,位于福州滨江滨海地带,涉及仓山、马尾、福清、长乐区(市)的26个乡镇(街道),涵盖7个国家级和3个省级开发区,是福州东进南下、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的重要承载和实践前沿。
作为全国唯一涵盖自由贸易试验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两岸经济合作示范区的新区,建设福州新区是在更高起点上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的重大举措,是推动福州发展的主攻方向和工作重点。重任在肩,使命如磐。一场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规划引领下的新区大开发、大发展、大跨越拉开帷幕,逐步奠定福州新的城市格局和产业基础。
9年多来,在新区发展引领下,福州不断拓展城市框架,从“三山两塔一条江”向“七山两江一面海”进发,从滨江城市蜕变为一座真正的海滨城市。
9年多来,在新区发展引领下,福州现代化产业体系日益完善,纺织、新型显示、智能网联、生物医疗等产业,在全球产业中占一席之地,挺起福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脊梁。
9年多来,在新区发展引领下,福州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海港空港信息港协同发展,水陆空通达全球,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与日俱增,开放型经济奔涌向前,汇入世界经济的大潮。
多元产业 追新逐质
这是一个多元产业欣欣向荣的活力新区。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重要支柱产业加速提档升级,福州新区拥有超千亿产值的纺织产业集群、我国首个全产业链海上风电产业园、世界领先的偏光片生产基地;中国东南大数据产业园数字新基建体量占全省一半以上,福建大数据交易所挂牌全国首个数据资产运营服务中心。2016~2023年,福州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5%,产业基础不断夯实,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9年来,福州新区以“智”促产,构建数字驱动的“产业新区”。福州新区突出“一城两翼”产业布局,依托国际空港、海港、数据港三大产业集群,发展数字经济、新材料新能源、新型显示、粮储与食品、生物医药健康、文旅六大主导产业,落实十条细分产业链链长制,以“抓龙头、筑链条、建集群”为主线,追新逐质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是数字赋能。依托东南大数据产业园,形成“天上三朵云、中间两中心、地上两条路”的建设格局,助力“港数闽存、港数闽算”、大数据交易所、“车路云一体化”等业务应用。2023年,数字经济规模增长20.2%,为区域经济注入数字动能。二是产业集聚。培育大东海、恒申、永荣、中景、金纶等产值超500亿的中国500强企业,汇聚超千家纺织企业、年产值超2000亿元,产值全球第一;形成万华、中景、坤彩等国内领先的化工新材料产业链,多项产品产能全球第一;打造全球首个从材料到终端一体化的新型显示产业园区——福米恒美产业园,预计2026年可实现产值200亿元。三是绿色发展。全球最大的26兆瓦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在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下线,单台机组每年可输出1亿度清洁电能,满足5.5万户家庭一年的生活用电。长乐外海已获批建设海上风电场,装机总容量达300万千瓦,目前建设规模全省最大。
勇于改革 勇攀高峰
这是一个勇于改革、创新发展的魅力新区。9年来,福州新区以“新”领航,建设勇担使命的“改革新区”。创新设立直管区和共建区,推动新区与自贸片区、行政区融合发展;全面梳理省、市下放、授权新区的审批事项;推行“市区同权、多点办理”……
一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创新设立直管区和参照直管区,与自贸区、长乐区融合发展;试点实施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规建管”一体化、预制装配建造等创新举措,走在全省前列。二是营商环境优化升级。启用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全面梳理省市下放、授权的审批事项,94个省级事项实现“全区通办”,“一窗受理”“最多跑一趟”占比高达98%。三是自贸片区先行先试。福州自贸片区已推出20批、288项创新举措,其中全国首创110项,复制推广到全国25项、全省123项,5项试点经验被列入自贸区最佳实践案例。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使命呼唤新作为。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促进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建设行动计划》,描绘了国家级新区的发展新愿景。下一步,福州新区将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勇攀高峰,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谋划布局大飞机、低空经济、海工装备、人工智能等千亿级产业基地,加快打造东南沿海重要现代产业基地;拓展海丝交流合作,探索实施“两国双厂”、闽澳合作等,着力建设扩大对外开放重要门户;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自贸区福州片区向新区核心区扩区,集成实践改革创新示范区;探索融合发展新路,打造百亿级两岸融合产业园区,用心构建两岸交流合作重要承载区;突出海滨山水特色,创建滨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
责任编辑: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