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我国将出台稳就业稳经济五方面若干举措

2025-04-29 10:46 中国发展网
稳就业

摘要:在支持就业方面,主要包括鼓励企业积极稳定就业、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扩大以工代赈等支持、加强就业公共服务等。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 付朝欢

4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特别强调,要不断完善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工具箱。4月28日,国新办就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四部门有关负责人出席并答记者问。

对于这个议题,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此前,4月1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已就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进行了研究。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在28日的发布会上介绍,相关政策举措与去年9月份出台的一揽子增量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部署任务形成接续,具体包括支持就业、稳定外贸发展、促进消费、积极扩大有效投资、营造稳定发展的良好环境等五方面内容。

若干举措将成熟一项、出台一项

发布会伊始,赵辰昕介绍了五个方面的政策举措。

在支持就业方面,主要包括鼓励企业积极稳定就业、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扩大以工代赈等支持、加强就业公共服务等。

在稳定外贸发展方面,主要包括“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加大支持力度、帮助出口企业规避风险、扩大服务产品“出海”、鼓励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等。

在促进消费方面,主要包括扩大服务消费、强化失能老年人照护、推动汽车消费扩容、构建技能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等。

在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方面,主要包括完善消费基础设施、大力提振民间投资积极性、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等。

在营造稳定发展的良好环境方面,主要包括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等。

赵辰昕表示,这些政策都注重突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注重增强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将成熟一项、出台一项。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积极会同各有关方面抓好若干举措落实,同时还将常态化、敞口式做好政策预研储备,充分备足预案,不断完善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工具箱,根据形势变化及时出台增量储备政策。”赵辰昕说。

对实现今年目标任务充满信心

“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5.4%,比去年全年加快0.4个百分点,呈现向好态势。这一增速还是在去年同期5.3%的较高基数下取得的。”赵辰昕表示,一季度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非常亮眼的成绩单,有内涵、有特点。这份成绩单充分展现了中国经济发展韧性强、活力足,充分展现了高质量发展在扎扎实实推进,充分展现了我们在巩固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一季度成绩的取得,为今年全年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赵辰昕表示,展望下一步,尽管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需进一步巩固,外部冲击影响加大,但更要看到,我们有改革开放深化、市场需求广阔、产业基础扎实的有利条件,有宏观政策发力、供需循环畅通、经贸空间拓展的稳定支撑,还有丰富的政策储备和充分的政策空间,将加快实施稳就业稳经济若干举措,推动各项政策尽快出台实施,更加注重提高政策落地效率和实施效果,确保直达群众和企业。同时,加力推动既定政策落地见效,包括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用好今年国家层面5万亿元投资资金、加快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这些政策大部分将在二季度落地,并不断强化政策取向一致性。

就业政策工具箱充足

4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四稳”新表述,即“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稳就业被摆在“四稳”之首,重要性不言而喻。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俞家栋介绍,今年一季度,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全国城镇新增就业308万人,同比增加5万人,快于时序进度。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是5.3%,低于预期控制目标。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平稳。

俞家栋同时坦言,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巩固,外部冲击影响加大,美国轮番加征高额关税,部分外贸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难,部分劳动者就业岗位受到影响,就业压力持续上升。全力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一是持续挖潜扩容就业空间;二是打好稳就业政策组合拳;三是突出保障重点群体就业;四是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五是加强就业公共服务。

俞家栋表示,目前就业政策工具箱充足,在激励企业吸纳就业、支持企业稳岗扩岗、促进劳动者提升技能和就业创业等方面都作了政策储备,将会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

更好发挥内需主动力作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都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2025年重点任务之首。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我国扩大内需有巨大的潜力和空间。”赵辰昕表示,更好发挥内需主动力作用,具体思路和方法也非常明确,就是增加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力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做强国内大循环。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扎实做好三方面工作:

提振消费方面,近期已经下达今年第二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前两批一共下达超过1600亿元,后续还有1400亿元左右,会根据各地支付进度陆续下达。还将建立实施育儿补贴制度,创设专项再贷款工具,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发展的支持。同时,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并抓紧出台各领域专项措施,指导限购城市针对长期摇号家庭和无车家庭等重点群体定向增发购车指标。

扩大投资方面,将工业软件等更新升级纳入“两新”政策支持范围,加快消费基础设施、社会领域投资,制定实施充电设施“倍增”行动,支持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的城市,特别是超大特大城市建设停车位。力争6月底前下达2025年“两重”建设和中央预算内投资全部项目清单,同时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畅通循环方面,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开展为期半年左右的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加快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帮助外贸企业拓内销。同时,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推进人工智能与60个重点行业方向、700个基础场景深度融合。

当前,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提振消费是重中之重。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商务部将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以强大国内市场更好应对外部风险挑战。一是扩围提质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二是推动汽车流通消费改革;三是实施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四是举办“购在中国”系列活动。

各项稳外贸政策持续落地见效

“今年以来,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但广大外贸企业不断坚定发展信心,各项稳外贸政策持续落地见效。”盛秋平表示,为帮助外贸企业积极应对外部风险挑战,商务部将以钉钉子精神抓好稳外贸政策落地见效,持续丰富稳外贸政策工具箱,适时推出新的增量政策措施。

盛秋平介绍,4月22日,商务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出台了帮助外贸企业拓内销、加快内外贸一体化的“一揽子”政策。通过“政策+活动”双轮驱动,对受到关税影响较大的企业加大市场渠道、国内消费、财政金融、服务保障等四个方面支持力度。

盛秋平还提到,近期,国务院同意在海南全岛和秦皇岛等15个城市(地区)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我国跨境电商综试区扩围到了178个。商务部将推动新设综试区尽快落地见效,同时大力开展跨境电商赋能产业带、品牌培育、国际合作等专项行动,推动综试区建设提档升级。

此外,商务部还将为外贸企业提供更多公共信息服务,帮助其开拓国际多元市场;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扩大出口信用保险的承保规模和覆盖面,让外贸企业更有底气去接单。

精准加力做好金融支持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介绍,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围绕稳就业、稳增长重点领域,精准加力做好金融支持。

精准加力稳就业。更大力度推动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加大对返乡农民工、新市民、高校毕业生、妇女等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的支持力度。

精准加力稳外贸。指导金融机构对外贸依存度高、暂时遇到困难、产品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不抽贷、不断贷,保障合理融资需求。

精准加力促消费。着重从服务消费供给侧发力,聚焦文旅体育、餐饮住宿、教育培训等重点领域,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与其他政策形成政策合力,共同推动服务消费供给大幅提升和改善。

精准加力扩投资。支持金融机构创新金融工具,加大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做好“两新”“两重”等重点领域的融资支持。

邹澜透露,中国人民银行还在研究丰富政策工具箱,将适时推出增量政策。

责任编辑:宋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