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扬向上的中国品牌 全球共襄的流动盛宴
摘要:有观察人士预判,“十五五”期间,中国品牌将迎来全方位出海的“大航海时代”,与全球消费者共襄一场流动的盛宴。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 付朝欢
2月20日,英国“品牌金融”咨询公司发布的《2025年全球软实力指数报告》显示,中国的软实力排名首度升至全球第二。在“享誉全球的产品与品牌”这一指标上,中国升至第五。
这不仅是品牌建设工作在“三个转变”重要论述指引下,历经十余年深耕细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更是中国品牌以国际化视野为引领,以多点开花、全面爆发的前沿技术为依托,大胆“走出去”、持续赢得全球消费者信赖与支持的鲜明印证。
技术突破持续引领商业浪潮
当地时间4月22日,影石Insta360最新发售的旗舰款全景相机X5在纽约中央车站掀起“排队抢购潮”。这款中国全景相机可拍摄360度影像、实现自拍杆自动“隐形”。凌晨3点,发售前6小时,就有想要第一批体验的用户到场排队。
中国科技让世界为之排队。华为手机、大疆无人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一大批兼具技术和品质优势的“中国智造”强势崛起,向着“微笑曲线”的两端攀升,打破了过去“中国制造=平价低质”的刻板印象,也涵养出中国品牌的全新气质。
春节前后,全球科技创新的顶流当属国产大模型DeepSeek。依靠独特技术路线,我国初创企业开发的这款人工智能大模型性能强大,训练成本却不高。外媒感叹,“中国的AI震惊硅谷”。
更为重要的是,DeepSeek的开源生态,推动了AI技术普惠化,极大激发了全社会应用热情和创新活力。“人工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消费”“人工智能+政务”,正通过高端供给牵引产业升级、消费变革、社会治理,赋能千行百业、走进千家万户。
DeepSeek、春晚扭着“赛博”秧歌人形机器人的“出圈”,让杭州再度成为焦点。深度求索、宇树科技,与开发首款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的游戏科学、深耕脑机接口领域的强脑科技、聚焦智能机器人制造的云深处、研发云设计软件系统的群核科技一道,被外界合称为杭州“六小龙”。
品牌,从来都是长期主义者的勋章。有观察人士称,科技新锐扎堆涌现绝非偶然,既受益于20多年前对未来产业的前瞻谋划、战略部署,让杭州从“风景天堂”“西湖天堂”逐步迈向“硅谷天堂”“高科技天堂”,也离不开企业自身的久久为功、创新土壤的精心培育和耐心资本的长期加持。
“为什么我们发展不出‘六小龙’?”这段时间,国内众多城市在反思中深度求索。当我们把观察的时间轴拉长,这样的追问似曾相识,也很有现实意义:上海一度面对“出不了BAT”的质疑,随着“互联网+”行动的实施,拼多多、小红书等互联网新贵已在沪崛起;深圳曾被诟病为“科技荒漠”,如今已成为拥有华为、大疆、比亚迪等世界级企业的“创新绿洲”。回望历史深处,往往能洞见未来之路。
当前,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投资未来,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报告,中国创新指数排名从2011年的全球第29位上升至2024年的第11位。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拥有26个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超过去年的24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第一。
反向代购背后的价值链跃升
在美国政府对中国产品加征畸高关税之时,淘宝、阿里巴巴国际站、敦煌网等中国的电商应用一夜爆红,“反向海淘”热潮悄然兴起。这是美国消费者真实需求的反映。
此前,跨境电商领域的“四小龙”(SHEIN、Temu、AliExpress、TikTok Shop)为中国品牌“出海”开辟了新路径:不仅实现了在海外市场的快速扩张,还凭借独特的商业模式和高效的运营策略,重塑了全球电商市场格局,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元化、更便捷的购物选择。
关税冲击之下,外贸企业和跨境电商平台短期承压在所难免。但也要看到,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会轻易被取代,那些没有消失的需求自然会寻找新的出口,这是关税所不能阻挡的;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越来越多的外贸主体加大研发力度,并通过数智化改造降本增效,以“新品”“潮品”“爆品”推动竞争力“焕新”,将外部冲击变成转型契机。
还要看到,广阔的国内市场更是坚强后盾。相关部门打通“出口转内销”政策堵点,加快推动内外贸一体化改革,帮助企业稳住外贸基本盘、拓展内销新空间;行业协会搭建平台,促进内外贸渠道对接、品牌对接、标准对接,直联供需;重点商超、电商平台纷纷开辟“外贸优品”绿色通道,跨境电商平台也在加码补贴、优化渠道,助力企业多元布局、稳步转型。
中国的商品流向海外,海外的游客涌入中国。随着我国扩大免签范围、不断优化过境免签政策,“China Travel(中国游)”持续火爆。越来越多海外游客把在中国的见闻发布到社交媒体,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越发清晰。
“游在中国”热度不减,“购在中国”蔚然成风。跨境移动支付不断迭代,“即买即退”全国推广,离境退税起退点下调、现金支付限额上调……政策持续加力,给“China Travel”添力,让更多入境游客流量变为消费增量。
许多新老国货品牌都搭上这波消费热潮。大白兔奶糖、汪裕泰茶叶成为热门“伴手礼”,李宁、波司登等运动品牌的鞋服产品和大疆、小米、华为等科技品牌的智能产品广受欢迎,泡泡玛特等潮玩品牌、海底捞等连锁餐饮品牌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打卡。此外,义乌小商品市场、深圳华强北、广州国际轻纺城等中国制造特色市场,也成为外国游客“扫货”目标。
从“海淘”“代购”到“反向海淘”“反向代购”,消费趋势的演变,源于中国制造在产品质量、技术创新以及设计水平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向着价值链的中高端跃升,不断书写“出圈”“出海”的当代传奇。
文化的创新演绎和全球表达
4月24日,中国潮玩品牌泡泡玛特发售新品LABUBU 3.0,引发海内外抢购热潮,更是推动泡泡玛特App首次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除了LABUBU系列,泡泡玛特旗下的MOLLY、SKULLPANDA、CRYBABY等系列都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近一段时间,泡泡玛特在海外市场一路高歌猛进。继亚太市场后,美洲区、欧洲区成为新的业绩爆发点。目前,泡泡玛特的海外线下门店超130家,分布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智能电子、美妆护肤、“新中式”服装、生肖年货等一大批国货“潮品”劈波斩浪,与世界激荡相遇,缔造新的流行。
不妨将一年来文化领域的标志性事件串联起来看:“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世界非遗名录;中国动画电影《哪吒2》闯入全球影史票房榜前五;首款3A游戏《黑神话:悟空》亮相即爆款,受到全球游戏爱好者热捧……
源自东方的文化创意、审美趣味乃至生活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广受关注。昂扬向上的品牌中国,正在不断织密人文与经济的“双面绣”,“以文兴业”与“以文化人”相得益彰。
如何把中国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统一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关键。《哪吒2》和《黑神话:悟空》以全新的叙事方式、国际化的美术风格,将中国传统神话故事呈现给观众。这是文化基因的觉醒、技术美学的突破与产业生态的成熟共同作用的结果。
值得关注的是,国产IP正在从单一收入向全产业链盈利模式转型:一部“哪吒”电影,除了收获票房上的成功,还延伸出“文化+”的长链条,“含吒量”产品销售火爆;一部“悟空”游戏,带火了山西玉皇庙、重庆大足石刻、浙江时思寺等一众国内景点;一座泡泡玛特城市乐园,不仅填补了国内主题乐园缺乏IP的空白,还打造了“沉浸式”的消费新场景。
不久前,中办、国办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产品设计,支持开发原创知识产权(IP)品牌,促进动漫、游戏、电竞及其周边衍生品等消费,开拓国货‘潮品’国内外增量市场。”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围绕同一IP的叠加消费将更流行。
以DeepSeek、宇树机器人为代表的科技创新,以跨境电商“四小龙”为代表的商业模式创新,以“哪吒”“悟空”为代表的文化产品创新……今日之中国,各个领域的创新成果正在集中涌现,这也是中国品牌出海的充足底气。
有观察人士预判,“十五五”期间,中国品牌将迎来全方位出海的“大航海时代”,与全球消费者共襄一场流动的盛宴。
责任编辑: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