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承诺双向奔赴 仙桃“院士专家企业行”激活产业创新动能
摘要:了解到企业的技术需求后,仙桃市人社局主动作为,依托"院士专家企业行"平台,牵线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吕俊杰教授团队开展驻厂服务。
中国发展网讯 在湖北仙桃的产业版图上,一场场"企业出题、专家解题"的创新实践正持续上演。依托"院士专家仙桃企业行"活动,仙桃市人社局以精准服务搭建产学研桥梁,推动高校科研成果在企业落地生根,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走进湖北唯美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智能化车间,机械臂正以0.03毫米的精度组装医用沙绒布。谁能想到,这个曾因人工校准导致误差的"老大难"问题,如今已成为行业标杆。深耕医疗用品领域20年的唯美医疗,主打手术包、急救包等产品,远销欧美和中东市场。然而,人工操作带来的精度误差,却像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制约着企业向高端市场迈进。
了解到企业的技术需求后,仙桃市人社局主动作为,依托"院士专家企业行"平台,牵线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吕俊杰教授团队开展驻厂服务。"我们一直希望把实验室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吕俊杰教授带领团队深入企业一线,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开启了医疗用品生产的技术革新之旅。
针对医用沙绒布生产的精度控制难题,吕俊杰提出"动态反馈—自适应调节"理论模型,指导企业研发出高精度伺服控制系统,将生产精度误差从±0.1毫米缩小至±0.03毫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医用口罩生产线升级中,双方融合AI视觉识别与数字孪生技术,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检测,不良品率下降85%。改造后的生产线实现质效双突破:医用沙绒布产能提升60%,医用防护服生产线综合效率提高75%,订单交付周期缩短50%,产品关键指标合格率从92%跃升至99%,成功通过欧盟MDR认证,叩开了国际高端市场的大门。
这只是仙桃市推进"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仙桃市人社局持续深化这项活动,从"跟进式服务"向"主动型带动"转变,首创"企业命题组",为20家企业发布科研需求,吸引10名专家"揭榜领题",精准对接企业技术需求。
在仙福食品有限公司,一场关于非遗技艺的"科技复兴"正在上演。曾因咸蛋黄"黑圈"问题导致产品滞销的传统美食,在荆州职业技术学院汤钦林教授团队的帮助下,通过建立标准化养殖基地、升级腌制系统、改良包装工艺,蛋品微生物污染率降低95%,产品品质大幅提升。在圣龙营养食品有限公司,武汉纺织大学周兴建教授团队为企业重构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打破部门信息孤岛,实现采购、生产、物流全链路数据贯通,完成数字化转型。
"2024年,我们共上报企业技术需求15条,促成5家企业与高校专家团队开展产学研合作。今年又有5家企业成功匹配到专家团队。"仙桃市人才服务中心主任邱伟林介绍。截至目前,仙桃市已征集企业技术需求67条,先后迎来37名省级选派专家,深入33家企业开展技术服务,累计解决经营难题92项,促成47个科技成果转化,培养技术人才1441人。
从医疗用品到食品加工,从技术升级到数字化转型,"院士专家仙桃企业行"活动架起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桥梁。这份政府搭台、企业需求、专家赋能的双向奔赴,正持续激活仙桃产业创新活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廖亮 张曼)
责任编辑: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