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朔州市财政局:强化财政质量监管职能 打造乡村振兴精品工程
摘要:朔州市财政局坚持过硬的制度约束,扎实的流程管理和精准的现场核查,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管控,扎实做好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对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监管进行规范。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郭建军报道 日前,从朔州市财政局获悉,为进一步打造高标准农田建设精品工程,精准赋能乡村全面振兴,朔州市财政局坚持过硬的制度约束,扎实的流程管理和精准的现场核查,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管控,扎实做好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对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监管进行规范。
强化事前规划管理,夯实建设基础
科学规划与规范招投标,各地主管部门应严格遵循管理办法、技术标准及相关法规,因地制宜确定建设重点,充分征求项目区群众及基层政府意见。鼓励运用数字技术优化设计方案,确保规划科学合理;严格执行公开招标程序,保障招投标过程公平公正。严控合同与材料管理,项目法人需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将质量目标细化至施工各环节,严把合同约束条款;规范材料采购流程,强化进场材料质量抽检,杜绝以次充好现象。动态匹配工程进度与资金安排,实行预算动态调整机制,确保资金安排与工程进度精准衔接,支持前期勘测、设计等准备工作有序开展。同步施工进度和数据上传,落实专人负责项目数据采集,严格审核关键节点信息,确保建设内容、资金投入等数据真实可溯,为全过程监管提供数据支撑。
完善事中检查机制,压实监管责任
常态化质量抽检,要求施工单位、项目法人、监理单位及相关主管部门须建立联合检查机制,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质量巡查,严禁检查流于形式。严格对标建设标准,全面落实“一平”“两通”“三提升”核心标准,确保资金投入与建设标准相匹配,进一步规范资金拨付流程,杜绝挤占挪用等违规行为。规范项目档案管理,相关部门应保证施工日志、检测报告等资料实时归档,确保档案完整可查。
健全事后管护体系,巩固建设成效
从严组织竣工验收,实行“现场核验+第三方评估”双轨制验收,重点核查工程质量与设计标准契合度;畅通社会监督渠道,及时公示验收结果并限期整改群众反映问题。落实长效管护机制,项目验收后,须尽快落实工程管护主体,制定设施维护细则;定期开展灌溉设施、田间道路等关键部位巡检,确保设施持续发挥效益。强化数据动态管理,依托全国农田建设“一张图”系统,及时更新项目地块信息,实现“建成一亩、入库一亩”,为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决策提供精准依据。
责任编辑:王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