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湖北天门:以项目建设之“进”蓄高质量发展之“势”

2025-07-22 14:00 中国发展网 廖亮 吴述明

摘要:纪道清在调研结束时强调,全市上下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把项目建设的"施工图"变成"实景画"。在天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一个个重点项目正拔地而起,一笔笔有效投资正转化为发展动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中国发展网讯 七月的天门大地,热浪与建设热潮交织涌动。7月20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纪道清带队调研重点项目建设,从S213新东环线的施工现场到天仙公路的改造路段,从陈方社区的拆迁现场到项目推进座谈会的热烈讨论,一路看进度、问难点、谋对策。他强调,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用项目建设的"加速度"跑出有效投资的"新增量",为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现场办公解难题:从"纸上规划"到"实地推进"

"立交桥桩基施工进度如何?征地拆迁还剩多少户?"在S213站前大道至天仙公路段项目现场,纪道清站在规划图前,向施工单位负责人接连发问。作为连接城区与周边乡镇的交通要道,这条道路的升级改造不仅关乎群众出行,更影响着沿线产业布局。当得知项目涉及的3处管线迁移尚未完成时,他当即要求交通、住建等部门"三天内拿出协调方案,一周内解决梗阻问题"。

沿着天仙公路一路察看,提升改造工程已完成总进度的65%。"这条路不仅要修得快,更要修得好。"纪道清叮嘱道,要同步做好绿化景观、交通标识等配套设施,让道路既成为"便民路",也成为"景观路"。在侯口街道陈方社区,征地拆迁工作正有序推进,纪道清与社区干部、拆迁户代表交流,倾听诉求、解释政策:"拆迁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要让群众在项目建设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从交通基础设施到片区开发,每一个项目都是天门扩大有效投资的"支点"。当天的调研不仅看进度,更聚焦"卡脖子"问题,现场梳理出征地拆迁、管线迁移、资金保障等8类问题,逐一明确责任单位和解决时限。

聚焦有效投资:从"项目数量"到"发展质量"

"项目建设不能只算'数量账',更要算'效益账'。"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纪道清的话掷地有声。他指出,扩大有效投资,关键是要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投向那些既能拉动当前增长、又能夯实长远根基的项目。

当前,天门正聚焦交通、产业、民生等重点领域,筛选出一批投资体量大、带动能力强的重点项目。像S213新东环线建成后,将串联起3个工业园区,预计每年可降低企业物流成本超千万元;天仙公路提升改造完成后,沿线乡镇的农产品进城时间将缩短40分钟。这些项目不仅是"投资工程",更是"民生工程""发展工程"。

为确保投资精准有效,天门正创新融资模式,一方面积极争取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另一方面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要让项目与资本'双向奔赴',形成多元化投融资格局。"纪道清强调。

凝聚合力抓落实:从"单兵作战"到"协同攻坚"

"项目推进,关键在人,关键在干。"调研中,纪道清多次强调"协同"二字。他要求充分发挥项目建设指挥部作用,打破部门壁垒,形成"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

据了解,天门已为每个重点项目配备"服务专班",从前期审批到建设施工全程跟踪服务。针对项目建设中的用工短缺问题,人社部门开展"点对点"招工;面对资金压力,金融办组织银企对接会,上半年已为重点项目协调贷款超20亿元。这种"全方位、全过程、全周期"的服务,让项目建设少走弯路、加速推进。

"大抓项目是态度,抓大项目是能力。"纪道清在调研结束时强调,全市上下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把项目建设的"施工图"变成"实景画"。在天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一个个重点项目正拔地而起,一笔笔有效投资正转化为发展动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廖亮   吴述明)

责任编辑:王小义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