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新消费在万象迭变中把握“变”与“常”

从“网红”到“长红”,供给方需用更诚挚的热忱、更高的效率、更新的产品来建立更新的产品来建立“买方解法”

2025-07-29 09:54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摘要:精准把握各年龄段消费心理,深耕细分市场,创新产品与服务,将是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关键。

      

今年以来,甘肃省敦煌市对敦煌夜市等特色街区进行全面提升改造,围绕敦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将敦煌壁画、丝路文化等元素巧妙融入其中。图为游客在敦煌夜市游览。新华社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 邵鹏璐

我国消费行业似乎进入了一个分水岭:一面是海水,一面是火焰;一面是Labubu(拉布布)二手价的热炒,一面是茅台批价的承压。新消费与传统消费模式的不同境遇,折射出市场情绪与理性选择的博弈。近日,中金公司发布研报认为,当前消费者依旧需求旺盛、充满热忱,只不过供需易势,需要供给方用更诚挚的热忱、更高的效率、更新的产品来建立自己的“买方解法”。

2024年以来,我国陆续出台政策鼓励新消费发展。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202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支持开发原创知识产权(IP)品牌,促进动漫、游戏、电竞及其周边衍生品等消费”“开拓国货‘潮品’国内外增量市场”“支持推广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等。业内人士认为,政策赋能下,新消费正驶向前景璀璨的广阔蓝海。

新的是场景

保留的是优质体验

什么是“新消费”?中金公司分析师认为,新消费是消费升级趋势的深化演进,更是大消费行业的经营理念升级。新消费,新的是技术与创新驱动的效率革命、体验重构的产品和场景升级,不变的是消费者对品质的追求、与品牌的情感链接。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以及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我国消费市场的需求正在逐步发生变化,对于实用价值和情绪价值中更多元、更高维、更细分的需求正在日益增长。新消费围绕目标客群的多元诉求,以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为创新点,持续推出契合市场需求演变的产品与服务。中金公司分析师提出,当前新消费的“新”主要体现在品类新、场景新、稀缺性、热门性这四个方面。

一方面,新媒体矩阵重构消费认知,流量经济催化热门品牌和产品的诞生。媒介形态革新推动品牌营销从单向传播转为“场景化种草”,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介通过精准算法推荐,借助“场景化种草+即时互动”模式大幅降低认知门槛,使得新品科普成本下降。

另一方面,近年来消费者愈发看重“消费体验”,而线下商圈和门店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天然具备更强的消费者互动属性。越来越多的商业体通过翻新改造、打造创新设计、引入高势能品牌组合、举办创意营销活动等方式持续升级,头部优质商圈也已展现出较为突出的集客和销售能力。据联商网不完全统计,2024年我国Top50商场销售额占比达58%,较2023年进一步提升6个百分点。

变的是需求

不变的是品质追求

随着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居民愈发关注自己的情绪价值需求。人们对苏超、哈尔滨、荣昌、淄博的现象级认可,在一定意义上体现出消费者从物质需求向情感需求的转变。无论是承载文化认同的国货、提供陪伴价值的宠物、带来即时情感满足和社交体验的IP潮玩、提供“宠溺感”的优质服务、赋予身份认同的高级感消费,还是带来消费体验升级的吃、穿、美、玩等,都是消费者取悦自己、愉悦心情的生活态度体现。

根据小红书消费者的购物动机调查,消费者在按需消费的同时,也注重自身精神的愉悦和满足。“功能需要”(实用价值)是排名第一的购买商品理由。“犒劳自己/愉悦心情”的占比逐年上升,在购物动机中的排名上升至第二位。

当前,消费者既不接受“无理由的溢价”,但也不接受“无品质的低价”,而是强调消费的每一分钱都花在使用价值上。与此同时,能够解决生活痛点、带来体验感提升的科技创新型消费品始终充满吸引力。此外,消费者更加关注健康养生属性的食品饮料产品和保健品,更多地从事健身训练、户外运动,追求健康的饮食与生活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我国本土文化觉醒,国民自信在国家经济实力增强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国货消费崛起。中金公司分析师表示,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国民对我国文化的认同与自信也日益提升。尤其是Z世代青年见证我国光辉荣耀时刻,拥有更强的文化认同感与民族自信心,对国货品牌的接受度也更高。预计,未来国货消费将逐步成为中国消费市场的主要潮流之一。

中金公司分析师认为,消费品和服务想要获得消费者的青睐,首先需要从需求端出发,迎合消费者对实用价值、情绪价值等方面的需要。可以说,实用价值是基础、情绪价值是加分项。但新消费品类也面临着不可避免的迭代与焕新。不能从“网红”到“长红”,其原因往往离不开竞争加剧、质价比失衡、差异化不足、迭代升级滞后、运营管理短板、未能把握住需求趋势变迁等方面因素。当前,新消费公司应重视流量与品牌的“动态平衡”,随着品牌自身成长到了一定水平,流量所能赋予的边际效益有所减弱,当以更长周期的品牌策略加深用户认知、品牌沉淀。

分的是群体

深耕的是细分市场

据麦肯锡调研报告显示,我国居民不同消费群体信心出现较为明显分化,进而影响其消费支出、预期及品类结构。中金公司分析师认为,我国多元化群体的差异需求有望带来更多样的结构性机会。总的来看,一方面,我国消费者购买力增强,品牌消费意愿旺盛,乐意为科技创新、创意设计、情绪价值、国货精品、健康生活付出溢价;另一方面,我国消费者又是价格敏感、挑剔与个性化的。

消费增速最快的市场在哪里?

Z世代(1995~2009年出生的人口)、Alpha世代(2010年及以后出生的人口)人口规模大,对消费贡献越来越高。据中金公司测算,我国Z世代和Alpha世代人口分别约有2.6亿和2.2亿,合计约占2024年总人口的35%。他们的成长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家庭财富快速积累的时期,对高质量生活有天然预期,消费意识逐步从“向外看”转变至“向内求”、更容易接受个性化的消费体验,因而更多元的消费需求开始涌现。

同时,我国中老年群体人口基数日益增长,且这一代人财富状况良好、房贷压力小、时间充裕,具备较强的消费潜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达2.2亿,占比约15.6%。我国银发群体的逐步增加也衍生出了多元的需求,如少子化、家庭小型化背景下催化创新智能家居、宠物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于接近退休或者刚刚退休的“年轻”老人,正值又有活力又有闲暇时间的阶段,也催生了各类老年旅游的新场景。

对于城市中青年而言,事业正值发展期,但大多处于“上有老下有小”、背负房贷的阶段,他们的消费决策愈发倾向于“消费分级”趋势。一方面,他们在家庭生活必需类消费上更加谨慎、更倾向于投入精力寻找兼具产品质量和有价格优势的产品,并减少部分非必需类消费;另一方面,他们对于更高品质的生活依然向往,在“奖励自己”的补偿心理下,会在解压性精神和体验类消费以及爱好消费上有更多的需求。

据尼尔森IQ发布的数据显示,18~49岁的中青年表示将更多前往折扣店/低价商品店购物获取最优性价比;据后浪研究所《2025年轻人“消费升级”报告》数据,85后和90后的消费升级品类占比低于95后和00后。据吴晓波频道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2024年新中产消费升级占比最高的两个品类是旅游出行(38.6%)和兴趣培训(37.1%)。

精准把握各年龄段消费心理,深耕细分市场,创新产品与服务,将是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关键。中金公司分析师表示,对于消费公司而言,如何找到自己的目标客群,以清晰的定位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才能有的放矢迎来新一轮的增长。

责任编辑:刘丹阳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