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鄂州:一座临空新城“乘机而起”

2025-08-31 14:45 中国发展网

摘要:在鄂州跨境电商产业园的直播中心,来自巴基斯坦和摩洛哥的洋主播正在TikTok直播间向北美消费者推荐无人机。他们手中的无人机产自深圳却从鄂州飞向了世界。

陈长路、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李宏伟

1.5小时飞行圈可抵达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级城市群,辐射全国90%的经济总量、80%的人口;8小时交通圈,通达亚非欧美……作为“湖北之根、武昌之源”,近年来,湖北省鄂州市正依托花湖国际机场建设,铸就湖北“空中出海口”。与此同时,花湖机场枢纽功能持续释放“磁吸力”,有效带动临空产业加速崛起,“枢纽流量”正逐步化为“经济增量”。

8月26日,记者跟随“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一起走进鄂州,深切感受这片热土上涌动的澎湃活力,探寻其高质量发展背后的“奋进密码”。

由“钢城”向“港城”转型

40多年前,鄂州因钢立市,工业成为这座江南小城扬帆未来的主帆。近年来,鄂州在产业转型上迈出了坚实步伐,产品结构不断提档升级,尤其是三安光电、芯映光电、瑞华光电、光谷联合科技城、红莲湖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园等项目的落户建设,悄然改变了鄂州“一钢独大”的产业格局,再加上2022年花湖机场的投入使用,使鄂州加速由“钢城”向“港城”转型。

回首10年前,2015年,鄂州花湖机场项目被列为湖北省“头号工程”。时至今日再看,此举可谓是鄂州新发展格局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有网友评论,“如果没有机场‘落子’鄂州,可能鄂东也就这样无奇,大家各过各的平淡日子。这一着棋实在是太高明了,一下子把整个鄂东盘活了,更为荆楚大地打开一个‘空中出海口’。”

的确如此。投运3年来,花湖机场累计保障货运航班超6万架次,完成货邮吞吐量超200万吨,货运航线织密成网,万里通途气贯山河。一张“一夜达全国、隔日连世界”的航线网络,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闪耀世界。

其中,今年以来新开至法国巴黎、挪威奥斯陆和丹麦哥本哈根等15条国际货运航线,加密了比利时列日、匈牙利布达佩斯、美国芝加哥等多条国际货运航线。截至7月17日,花湖机场累计开通国际及地区货运航线45条,位居中部第一。

新航线不仅提升货物周转效率,还吸引阿提哈德、阿特拉斯等全球物流巨头加密航班,今年上半年国际货运航班架次增幅达4.3倍——每条新航线平均日均增加3架次,带动货运量从单点突破走向“矩阵输出”。

再看国内,凭借发达的多式联运立体交通体系,花湖机场吸引了来自长三角、珠三角的大量货物前来中转,形成了高效协同的集疏运体系。目前,花湖机场国内货运航线网络实现省级行政区域全覆盖,国内货运航线总数达59条,覆盖航点54个,居全国首位。

跨越山海,链通全球。通过打造“E转全球”中转服务品牌,花湖机场加快构建“国际国内货运中转腹地”,搭建起更为便捷的空中“丝绸之路”,遍及全球的货运航线网络正以穿山连海之势,重塑中国航空物流版图。

改写中国内陆的开放格局

在花湖机场综合楼的沙盘区,一座精致的机场等比例模型呈现在眼前。工字型的转运中心盘踞其中,两条远距跑道如巨龙伸展,塔台似腊梅绽放,这座正在崛起的空港正在改写中国内陆的开放格局。

紧邻花湖机场东跑道停机坪,鄂州花湖机场北货运区公共国际货站犹如一座高效运转的“超级货物中转站”。这座总投资3.5亿元、建筑面积2.265万平方米的现代化设施,不仅是机场北工作区的核心,更是货物高效流转的关键所在。它集公共国际货站、海关指定监管场地、保税物流中心(B型)、海关集中查验中心等功能于一体,规划年货邮吞吐量达10万吨,能处理从国际普货到危险品、冷冻冷藏、贵重物品乃至活体动物等各类特种货物,满足了全球贸易多样化、专业化的物流需求。

据介绍,该货站深度对接武汉海关系统,出口货物实现“自动运抵、秒级放行”;针对进口生鲜产品开辟“极速通道”,支持运输途中预清关,极大提升了通关效率。更引人注目的是,其首创的“空空中转”模式,将国际转国际货物的通关转运时间缩短至5小时,较传统模式提升60%。通过与武汉天河机场推行“双枢纽联动”,以及与光谷城市货站实现安检互认,地面驳运时间减少了40%,共同构建起一张高效协同的区域航空货运网络。

作为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的关键节点,鄂州花湖国际机场正以“全球通达、枢纽集散、快进快出”的中转体系,从“综合货运枢纽”向“全球供应链枢纽”跨越。在这片热土之上,现代物流、高端制造、医疗健康等临空产业正加速集聚,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优质项目落户于此。

亮眼成绩单彰显临空速度

在鄂州跨境电商产业园的直播中心,来自巴基斯坦和摩洛哥的洋主播正在TikTok直播间向北美消费者推荐无人机。他们手中的无人机产自深圳却从鄂州飞向了世界。而这背后运营者是来自武汉的钱岭和张磊。今年5月,他们初到鄂州时还是跨境电商“门外汉”。不到两个月,其团队已壮大至15人,销售额突破20万美元,他们的海外仓已落地美国,筹建的独立站剑指欧洲、澳洲和非洲……从零起步到走向全球,他们只用了60天的时间。

“我还清楚地记得,钱岭和张磊刚开始连续3天来到园区找到我。解读政策、梳理方向、确定发展方向,我与临空跨境专班的伙伴们用保姆式服务快速帮其注册公司,组织培训,协调公寓入住。”临空经济区跨境专班的陈思说,在这里,连呼吸都能感觉到推背感。

这种令人心跳加速的推背感,弥漫在跨境电商产业园的每一个角落。一个月长出湿地公园、户外咖啡厅,两个月立起创客中心,跨境卖家孵化中心的40余间办公室入驻一周即爆满。开园仅60天,50多家企业入驻,300多名从业者抱团,2300万美元的跨境电商销售额,这份亮眼成绩单让世界看到了临空速度的震撼力。

自今年4月30日正式运营以来,跨境电商产业园已累计接待来访3371次,洽谈企业超600家,成功注册签约企业258家,其中62家重点企业如机场集团供应链、亿玛科技、半岛、绿山墙等已正式入驻。累计举办跨境电商培训、产业带对接等活动12场次,贸易额超3.1亿美元,产业生态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据介绍,中国(鄂州)跨境电商产业园总投资约4.98亿元,占地216亩,总建筑面积达14.95万平方米。园区旨在重点发展跨境电商、智慧物流、数字贸易等临空指向型产业,是鄂州探索“跨境电商+产业带+空港经济”融合发展新模式的核心载体。

未来,园区将继续依托花湖机场“一夜达全国,隔日连世界”的航空货运枢纽优势,致力于打造一个辐射整个中部地区、链接全球市场的跨境贸易产业生态圈。

责任编辑:李振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