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人工智能+”之于产业发展就是“新工匠”

2025-09-18 10:19 中国发展网

摘要:工业生产正变得“聪明”起来。人工智能已经在设计、中试、生产、服务、运营全环节落地应用。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加快实施6大重点行动。其中,“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成为重头戏,旨在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广泛深度融合。

人工智能不再是科幻电影中的概念,它已经成为产业变革的“新工匠”,正默默重塑从工厂到电商、文旅等各行各业的各个角落。

智能原生企业正在涌现。它们的底层架构和运行逻辑基于人工智能,探索着全新商业模式。

就像智能手机重新定义了电话,这些企业正在重新定义传统产业。它们将人工智能融入战略规划、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推动产业全要素智能化发展。

河南的卫华集团研发了WEIHUA起重AI平台,给起重机装上了“智慧大脑”。这个平台深度融合了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成为起重机领域的垂直智能平台。

工业生产正变得“聪明”起来。人工智能已经在设计、中试、生产、服务、运营全环节落地应用。

传统钢铁企业基于大模型的自助数据分析工具、智能问答助手、智能运维助手,整体带来效率增长15%以上。首钢集团顺义冷轧基地引入多算法融合的智能排程、知识图谱等10余项先进技术、110多项学习算法,通过AI和工业机器人应用实现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11%、设备综合利用率提升21%,利用实时监控和大数据分析实现产品降级率减少35%、客户满意度提升,同步孵化出“标准统一、自主可控”的首钢工业互联网平台。

服务业正在从数字赋能向智能驱动演进。天猫、京东等平台利用虚拟试妆、虚拟试衣等技术,让线上购物体验无限接近线下,创造了“所见即所得”的交互式购物新场景。

在文旅消费中,博物院通过AI导游、VR虚拟漫游等技术,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项目,创造了文化体验消费新增长点。

人工智能通过优化供应链、预测消费趋势、精准营销、动态定价等,显著降低了服务成本和价格,使更多优质服务能以更亲民的方式触达更广泛的消费群体。

智能装备产业正在快速发展。在服贸会户外展区,人形机器人“天团”吸引了一大批观众围观拍照喝彩。

这些机器人上演了极具观赏性的机器人足球、自由搏击等系列赛事。来自天工Ultra、奥对松延、加速进化T1等7台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获奖机器人都展示了它们的技能。

智能装备不仅是展示品,更是提升生产效率的基础。在工业制造业中,机器人和智能机床的研发和应用已经成为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工具。

在广西南宁轨道科技公司的智算中心,机架上的服务器默默运转着。这里已经部署了82P算力,通过物联网、5G和边缘计算技术实现灵活调度。

人工智能不再是实验室里的概念,它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工匠”,默默打磨着每个环节,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生,让新兴产业加速崛起。(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评论员 张守营)

责任编辑:刘维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