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19个地区试点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
摘要:10月17日,广东省农文旅融合发展工作专题会在江门市举行,据了解,随着“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深入实施,广东乡村的价值被重新发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走进乡村,文旅产业加速与农、林、商、体等深度融合,成为县域发展的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
中国发展网讯 李少辉 黄思程 记者罗勉报道 10月17日,广东省农文旅融合发展工作专题会在江门市举行,据了解,随着“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深入实施,广东乡村的价值被重新发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走进乡村,文旅产业加速与农、林、商、体等深度融合,成为县域发展的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广东已先后分两批遴选19个地区作为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经过打造,一批项目脱颖而出。
会上,试点地市代表、文旅相关企业、专家等分享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经验和思路。同时,会上发布全省21地市的农文旅融合发展重点招商项目。
一批农文旅融合项目脱颖而出
会上,广东省委常务副秘书长,省委改革办、省“百千万工程”指挥办常务副主任许志晖,介绍了全省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助力“百千万工程”情况。
广东省去年按分类梯次推进原则,先后分两批遴选了19个地区作为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试点,鼓励和支持培育多元业态,并将农文旅融合发展作为推动乡村价值实现、促进乡村产业融合、激活乡村消费市场的重要举措。
经过打造,一批优质项目脱颖而出。例如在首批11个试点地区,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建设成效显著,惠州218公里最美旅游公路和16个驿站建成开通,广州最美增江游全面启航。江门开平—台山,累计招引文旅项目101个,其中赤坎华侨古镇成为珠三角旅游新名片,塘口镇形成多元旅游新业态。茂名高州根子镇片区高水平建设现代化高速公路服务区——柏桥服务区,今年5月20日开业以来累计接待旅客超350万人次。
第二批8个试点地区也亮点纷呈。例如河源环万绿湖区域高标准编制相关规划体系,加快水博览园等重点项目建设。佛山“环西江—北江区域”,谋划推进35个重点农文旅项目、总投资超58亿元。中山环五桂山区域,谋划推进孙中山故居片区提升工程等73个重点文旅项目。深圳大鹏新区“水头沙—海贝湾区域”,高水平培育海贝湾美宿集群,持续打造水头沙日落沙滩、月亮湾日落小镇产品体系。
农文旅融合发展带动了县镇村资源整合利用,大批闲置土地等“沉睡”资源资产得到盘活利用,还带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进一步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同时,带动了镇村整体风貌提升以及业态创新和消费引流,群众体育赛事等快速发展,推动县镇村消费焕发新活力。另外,农文旅项目给村集体带来收益,也为群众提供创收渠道、就业岗位,实现了强村与富民的有机统一。
广东省接下来将加快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取得新成效,以点带面推动全省其他地方农文旅体融合发展,真正把农文旅产业做成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兴支柱产业。
会上,华南理工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院院长吴志才建议,下一步推进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以乡村资源为根本、农业发展为基础、特色文化为灵魂、旅游市场为导向,从产业突破、区域突破、媒介突破、治理突破四个方面下功夫。
走出具有特色的融合发展路径
广东省近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探索出创新举措,打造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文旅项目。会上,5个试点地区分享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经验。
会议召开所在地江门市,开平—台山片区就是第一批试点之一。江门依托“侨”文化底蕴深厚、“海”域资源富集的特色优势,坚持以文塑旅、以文兴城、以文富民,有力推动江门侨乡农文旅融合发展。
江门市委书记陈岸明表示,江门坚持规划先行、以文塑旅,突出“世界文化遗产、滨海旅游”核心元素,建设世界级特色旅游目的地,促进农文旅融合多点开花。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数据显示,去年,江门接待游客超2000万人次,其中开平、台山两地首次超1000万人次,旅游收入连续两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汕尾市也以“规划先行”破局,绘就全域融合“全景图”。汕尾市城区委书记肖苏介绍,立足“海岛相拥、沙滩连绵、乡韵独具、非遗富集”的资源禀赋,紧扣“黄金海岸休闲旅游名城”战略定位,进而打出一套“资源整合+空间重构”组合拳。近三年来,汕尾游客年均增长超50%。
广东省地域辽阔,不少地市面临文旅资源分散的问题,如何串珠成链?惠州以交通先行破局,畅通农文旅融合发展“大动脉”。惠州市副市长段致辉介绍说,惠州218公里最美旅游公路建成通车,东坡十六乐事驿站全面运营,串联起54条村约200处旅游资源。目前,129公里滨海旅游公路正在规划建设,将有效串联大亚湾、双月湾特色农文旅资源。
农业是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根基,茂名市委常委、高州市委书记王土瑞介绍说,高州立足荔枝产业,发挥荔枝主产区集群发展优势,科学布局产业链上下游,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在此基础上,高州进一步讲好荔枝文化故事,打造出荔枝驿站、甜蜜蜜旅馆、美荔阁、荔枝主题乐园等,不断提升农文旅融合品质。
强化品牌塑造和传播,也是做好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关键。河源市副市长黄子睿说,河源通过多媒体、多平台,向海内外推介宣传万绿湖,讲好建设环万绿湖世界级“湖泊+”绿色发展区故事。此外,河源依托糖巢创客社区成立“媒体+乡村创客”工作室,吸引16个项目入驻,带动消费超3000万元。
凝聚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市场力量
农文旅融合能否可持续、有活力,关键之一是能否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积极性、聚合多方力量。广东省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鲍轶琳介绍说,我们积极发挥‘规划—投资—运营’文旅全产业链优势,聚焦农文旅深度融合,集团下属的省城乡规划设计院承担了多个试点区的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规划工作,同时集团不断发挥主业优势,在提高服务水平上赋能。接下来将统筹资源、做精品牌,加大农文旅融合的深度与广度,延伸链条、拓展领域,推动农文旅与体育、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
浙江云涧旅游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金斌坚说,广东是最适合发展农文旅的地方,企业目前在广东投资了14个项目,总投资额度超过30亿元。在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惠州龙门长滩村项目中,该企业在产权、建设、运营、合作4方面进行创新,激活当地农文旅资源,乡村梦就是中国梦,我们要把未来的乡村打造成人人向往的地方。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周立松介绍说,我们聚焦乡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全省重点景区与省国道覆盖率均达100%,数字基建夯实了乡村农文旅发展的基座,清远佛冈丝苗米数字农场创建农产品交易数据新模式,云浮新兴国家级生猪养殖试点打造生产、流通、供需三大核心预测模型,珠海桂山海洋牧场打造智能化深海养殖平台……广东联通以智慧农业为抓手,让“特色种植+农旅融合”模式落地。
在探索实践中,多元社会力量活力迸发,正持续为广东农文旅融合发展注入内生动力。广东四季文旅控股有限责任公司长期聚焦县域农文旅融合发展,陆续打造推出了信宜三华李度假区、广东虎跳峡生态度假区、蕉岭米香中心等多个区域项目,拥有丰富的农文旅实践经验。该企业董事长金健介绍,团队正在打造广东第一田文旅度假区项目,计划依托江门台山22万亩连片农田,面向粤港澳游客,建设集农业生产、稻田观光、农旅休闲、田园旅居为一体的农文旅度假区。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罗勉报道 10月17日,广东省农文旅融合发展工作专题会在江门市举行,据了解,随着“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深入实施,广东乡村的价值被重新发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走进乡村,文旅产业加速与农、林、商、体等深度融合,成为县域发展的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广东已先后分两批遴选19个地区作为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经过打造,一批项目脱颖而出。
会上,试点地市代表、文旅相关企业、专家等分享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经验和思路。同时,会上发布全省21地市的农文旅融合发展重点招商项目。
一批农文旅融合项目脱颖而出
会上,广东省委常务副秘书长,省委改革办、省“百千万工程”指挥办常务副主任许志晖,介绍了全省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助力“百千万工程”情况。
广东省去年按分类梯次推进原则,先后分两批遴选了19个地区作为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试点,鼓励和支持培育多元业态,并将农文旅融合发展作为推动乡村价值实现、促进乡村产业融合、激活乡村消费市场的重要举措。
经过打造,一批优质项目脱颖而出。例如在首批11个试点地区,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建设成效显著,惠州218公里最美旅游公路和16个驿站建成开通,广州最美增江游全面启航。江门开平—台山,累计招引文旅项目101个,其中赤坎华侨古镇成为珠三角旅游新名片,塘口镇形成多元旅游新业态。茂名高州根子镇片区高水平建设现代化高速公路服务区——柏桥服务区,今年5月20日开业以来累计接待旅客超350万人次。
第二批8个试点地区也亮点纷呈。例如河源环万绿湖区域高标准编制相关规划体系,加快水博览园等重点项目建设。佛山“环西江—北江区域”,谋划推进35个重点农文旅项目、总投资超58亿元。中山环五桂山区域,谋划推进孙中山故居片区提升工程等73个重点文旅项目。深圳大鹏新区“水头沙—海贝湾区域”,高水平培育海贝湾美宿集群,持续打造水头沙日落沙滩、月亮湾日落小镇产品体系。
农文旅融合发展带动了县镇村资源整合利用,大批闲置土地等“沉睡”资源资产得到盘活利用,还带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进一步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同时,带动了镇村整体风貌提升以及业态创新和消费引流,群众体育赛事等快速发展,推动县镇村消费焕发新活力。另外,农文旅项目给村集体带来收益,也为群众提供创收渠道、就业岗位,实现了强村与富民的有机统一。
广东省接下来将加快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取得新成效,以点带面推动全省其他地方农文旅体融合发展,真正把农文旅产业做成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兴支柱产业。
会上,华南理工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院院长吴志才建议,下一步推进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以乡村资源为根本、农业发展为基础、特色文化为灵魂、旅游市场为导向,从产业突破、区域突破、媒介突破、治理突破四个方面下功夫。
走出具有特色的融合发展路径
广东省近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探索出创新举措,打造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文旅项目。会上,5个试点地区分享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经验。
会议召开所在地江门市,开平—台山片区就是第一批试点之一。江门依托“侨”文化底蕴深厚、“海”域资源富集的特色优势,坚持以文塑旅、以文兴城、以文富民,有力推动江门侨乡农文旅融合发展。
江门市委书记陈岸明表示,江门坚持规划先行、以文塑旅,突出“世界文化遗产、滨海旅游”核心元素,建设世界级特色旅游目的地,促进农文旅融合多点开花。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数据显示,去年,江门接待游客超2000万人次,其中开平、台山两地首次超1000万人次,旅游收入连续两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汕尾市也以“规划先行”破局,绘就全域融合“全景图”。汕尾市城区委书记肖苏介绍,立足“海岛相拥、沙滩连绵、乡韵独具、非遗富集”的资源禀赋,紧扣“黄金海岸休闲旅游名城”战略定位,进而打出一套“资源整合+空间重构”组合拳。近三年来,汕尾游客年均增长超50%。
广东省地域辽阔,不少地市面临文旅资源分散的问题,如何串珠成链?惠州以交通先行破局,畅通农文旅融合发展“大动脉”。惠州市副市长段致辉介绍说,惠州218公里最美旅游公路建成通车,东坡十六乐事驿站全面运营,串联起54条村约200处旅游资源。目前,129公里滨海旅游公路正在规划建设,将有效串联大亚湾、双月湾特色农文旅资源。
农业是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根基,茂名市委常委、高州市委书记王土瑞介绍说,高州立足荔枝产业,发挥荔枝主产区集群发展优势,科学布局产业链上下游,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在此基础上,高州进一步讲好荔枝文化故事,打造出荔枝驿站、甜蜜蜜旅馆、美荔阁、荔枝主题乐园等,不断提升农文旅融合品质。
强化品牌塑造和传播,也是做好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关键。河源市副市长黄子睿说,河源通过多媒体、多平台,向海内外推介宣传万绿湖,讲好建设环万绿湖世界级“湖泊+”绿色发展区故事。此外,河源依托糖巢创客社区成立“媒体+乡村创客”工作室,吸引16个项目入驻,带动消费超3000万元。
凝聚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市场力量
农文旅融合能否可持续、有活力,关键之一是能否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积极性、聚合多方力量。广东省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鲍轶琳介绍说,我们积极发挥‘规划—投资—运营’文旅全产业链优势,聚焦农文旅深度融合,集团下属的省城乡规划设计院承担了多个试点区的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规划工作,同时集团不断发挥主业优势,在提高服务水平上赋能。接下来将统筹资源、做精品牌,加大农文旅融合的深度与广度,延伸链条、拓展领域,推动农文旅与体育、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
浙江云涧旅游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金斌坚说,广东是最适合发展农文旅的地方,企业目前在广东投资了14个项目,总投资额度超过30亿元。在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惠州龙门长滩村项目中,该企业在产权、建设、运营、合作4方面进行创新,激活当地农文旅资源,乡村梦就是中国梦,我们要把未来的乡村打造成人人向往的地方。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周立松介绍说,我们聚焦乡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全省重点景区与省国道覆盖率均达100%,数字基建夯实了乡村农文旅发展的基座,清远佛冈丝苗米数字农场创建农产品交易数据新模式,云浮新兴国家级生猪养殖试点打造生产、流通、供需三大核心预测模型,珠海桂山海洋牧场打造智能化深海养殖平台……广东联通以智慧农业为抓手,让“特色种植+农旅融合”模式落地。
在探索实践中,多元社会力量活力迸发,正持续为广东农文旅融合发展注入内生动力。广东四季文旅控股有限责任公司长期聚焦县域农文旅融合发展,陆续打造推出了信宜三华李度假区、广东虎跳峡生态度假区、蕉岭米香中心等多个区域项目,拥有丰富的农文旅实践经验。该企业董事长金健介绍,团队正在打造广东第一田文旅度假区项目,计划依托江门台山22万亩连片农田,面向粤港澳游客,建设集农业生产、稻田观光、农旅休闲、田园旅居为一体的农文旅度假区。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罗勉报道 10月17日,广东省农文旅融合发展工作专题会在江门市举行,据了解,随着“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深入实施,广东乡村的价值被重新发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走进乡村,文旅产业加速与农、林、商、体等深度融合,成为县域发展的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广东已先后分两批遴选19个地区作为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经过打造,一批项目脱颖而出。
会上,试点地市代表、文旅相关企业、专家等分享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经验和思路。同时,会上发布全省21地市的农文旅融合发展重点招商项目。
一批农文旅融合项目脱颖而出
会上,广东省委常务副秘书长,省委改革办、省“百千万工程”指挥办常务副主任许志晖,介绍了全省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助力“百千万工程”情况。
广东省去年按分类梯次推进原则,先后分两批遴选了19个地区作为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试点,鼓励和支持培育多元业态,并将农文旅融合发展作为推动乡村价值实现、促进乡村产业融合、激活乡村消费市场的重要举措。
经过打造,一批优质项目脱颖而出。例如在首批11个试点地区,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建设成效显著,惠州218公里最美旅游公路和16个驿站建成开通,广州最美增江游全面启航。江门开平—台山,累计招引文旅项目101个,其中赤坎华侨古镇成为珠三角旅游新名片,塘口镇形成多元旅游新业态。茂名高州根子镇片区高水平建设现代化高速公路服务区——柏桥服务区,今年5月20日开业以来累计接待旅客超350万人次。
第二批8个试点地区也亮点纷呈。例如河源环万绿湖区域高标准编制相关规划体系,加快水博览园等重点项目建设。佛山“环西江—北江区域”,谋划推进35个重点农文旅项目、总投资超58亿元。中山环五桂山区域,谋划推进孙中山故居片区提升工程等73个重点文旅项目。深圳大鹏新区“水头沙—海贝湾区域”,高水平培育海贝湾美宿集群,持续打造水头沙日落沙滩、月亮湾日落小镇产品体系。
农文旅融合发展带动了县镇村资源整合利用,大批闲置土地等“沉睡”资源资产得到盘活利用,还带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进一步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同时,带动了镇村整体风貌提升以及业态创新和消费引流,群众体育赛事等快速发展,推动县镇村消费焕发新活力。另外,农文旅项目给村集体带来收益,也为群众提供创收渠道、就业岗位,实现了强村与富民的有机统一。
广东省接下来将加快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取得新成效,以点带面推动全省其他地方农文旅体融合发展,真正把农文旅产业做成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兴支柱产业。
会上,华南理工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院院长吴志才建议,下一步推进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以乡村资源为根本、农业发展为基础、特色文化为灵魂、旅游市场为导向,从产业突破、区域突破、媒介突破、治理突破四个方面下功夫。
走出具有特色的融合发展路径
广东省近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探索出创新举措,打造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文旅项目。会上,5个试点地区分享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经验。
会议召开所在地江门市,开平—台山片区就是第一批试点之一。江门依托“侨”文化底蕴深厚、“海”域资源富集的特色优势,坚持以文塑旅、以文兴城、以文富民,有力推动江门侨乡农文旅融合发展。
江门市委书记陈岸明表示,江门坚持规划先行、以文塑旅,突出“世界文化遗产、滨海旅游”核心元素,建设世界级特色旅游目的地,促进农文旅融合多点开花。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数据显示,去年,江门接待游客超2000万人次,其中开平、台山两地首次超1000万人次,旅游收入连续两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汕尾市也以“规划先行”破局,绘就全域融合“全景图”。汕尾市城区委书记肖苏介绍,立足“海岛相拥、沙滩连绵、乡韵独具、非遗富集”的资源禀赋,紧扣“黄金海岸休闲旅游名城”战略定位,进而打出一套“资源整合+空间重构”组合拳。近三年来,汕尾游客年均增长超50%。
广东省地域辽阔,不少地市面临文旅资源分散的问题,如何串珠成链?惠州以交通先行破局,畅通农文旅融合发展“大动脉”。惠州市副市长段致辉介绍说,惠州218公里最美旅游公路建成通车,东坡十六乐事驿站全面运营,串联起54条村约200处旅游资源。目前,129公里滨海旅游公路正在规划建设,将有效串联大亚湾、双月湾特色农文旅资源。
农业是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根基,茂名市委常委、高州市委书记王土瑞介绍说,高州立足荔枝产业,发挥荔枝主产区集群发展优势,科学布局产业链上下游,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在此基础上,高州进一步讲好荔枝文化故事,打造出荔枝驿站、甜蜜蜜旅馆、美荔阁、荔枝主题乐园等,不断提升农文旅融合品质。
强化品牌塑造和传播,也是做好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关键。河源市副市长黄子睿说,河源通过多媒体、多平台,向海内外推介宣传万绿湖,讲好建设环万绿湖世界级“湖泊+”绿色发展区故事。此外,河源依托糖巢创客社区成立“媒体+乡村创客”工作室,吸引16个项目入驻,带动消费超3000万元。
凝聚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市场力量
农文旅融合能否可持续、有活力,关键之一是能否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积极性、聚合多方力量。广东省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鲍轶琳介绍说,我们积极发挥‘规划—投资—运营’文旅全产业链优势,聚焦农文旅深度融合,集团下属的省城乡规划设计院承担了多个试点区的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规划工作,同时集团不断发挥主业优势,在提高服务水平上赋能。接下来将统筹资源、做精品牌,加大农文旅融合的深度与广度,延伸链条、拓展领域,推动农文旅与体育、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
浙江云涧旅游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金斌坚说,广东是最适合发展农文旅的地方,企业目前在广东投资了14个项目,总投资额度超过30亿元。在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惠州龙门长滩村项目中,该企业在产权、建设、运营、合作4方面进行创新,激活当地农文旅资源,乡村梦就是中国梦,我们要把未来的乡村打造成人人向往的地方。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周立松介绍说,我们聚焦乡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全省重点景区与省国道覆盖率均达100%,数字基建夯实了乡村农文旅发展的基座,清远佛冈丝苗米数字农场创建农产品交易数据新模式,云浮新兴国家级生猪养殖试点打造生产、流通、供需三大核心预测模型,珠海桂山海洋牧场打造智能化深海养殖平台……广东联通以智慧农业为抓手,让“特色种植+农旅融合”模式落地。
在探索实践中,多元社会力量活力迸发,正持续为广东农文旅融合发展注入内生动力。广东四季文旅控股有限责任公司长期聚焦县域农文旅融合发展,陆续打造推出了信宜三华李度假区、广东虎跳峡生态度假区、蕉岭米香中心等多个区域项目,拥有丰富的农文旅实践经验。该企业董事长金健介绍,团队正在打造广东第一田文旅度假区项目,计划依托江门台山22万亩连片农田,面向粤港澳游客,建设集农业生产、稻田观光、农旅休闲、田园旅居为一体的农文旅度假区。
责任编辑:王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