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康定:“三个第一”绘就涉藏县域高质量发展图景
摘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李森作主发布,开篇即以“三个第一”亮出核心竞争力:康定市是四川涉藏地区第一个县级市;康定的经济总量位居全省涉藏县(市)第一;截至目前,康定的环境空气质量指数位居全省第一。
中国发展网讯 2025年10月28日上午,“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康定专场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李森作主发布,开篇即以“三个第一”亮出核心竞争力:康定市是四川涉藏地区第一个县级市;康定的经济总量位居全省涉藏县(市)第一;截至目前,康定的环境空气质量指数位居全省第一。
从茶马古道“藏卫通衢”到曾与上海、武汉并称的“国内三大商埠”,从《康定情歌》跻身“全球最具影响力十首民歌”到如今以“小而精、特而强”实现生态经济双赢,这座“情歌故里”以生态为基、产业为脉、民生为魂、团结为魄,勾勒出“年轻、美丽、活力”的县域发展新图景。


生态优先:守好长江上游绿色家底
“很多人来康定,对这里的第一印象就是‘清澈’,湛蓝的天空、通透的空气、洁净的河水。”李森介绍,作为长江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康定始终将生态保护置于首位。全市全面落实林长制、河湖长制、田长制,动态优化“三线一单”生态管控,严格执行长江流域“十年禁渔”,从制度层面筑牢生态屏障。
守护底色的同时,康定推进精准治理,对小水电、矿山矿企等开展全覆盖“环保体检”,各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率100%。
产业协同:激活县域经济内生动力
康定经济总量连续多年稳居全省涉藏县(市)首位,获评2023年度“四川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步显著市”,成绩源于“文旅引领、工业提质、农牧增效”的多元产业体系。
文旅融合上,康定深耕“情歌IP+贡嘎生态”,打造“遇见贡嘎”精品线、串联雪山湖泊草原的“钻石线路”、深入民族村落的“黄金线路”、穿越原始冰川的“经典徒步线”等特色产品;康定情歌国际音乐节已成为四川秋季文旅标志性活动,带动游客量与旅游收入稳步增长,让“情歌故里”的吸引力持续释放。
绿色工业方面,已开发水电687万千瓦,规划光伏340万千瓦,两条特高压线路让“康定电力”点亮远方。“在特色农牧领域,我们打造牦牛、藏香猪等有机产业集群,如今高原枇杷、车厘子、仙桃、苹果销往全国各地。”李森介绍在文旅之外,康定集中发展绿色工业和生态农业。
民生为本:书写城乡共富温暖答卷
《康定情歌》描述的是“康定之美”,《二郎山》则展现的是“康定之难”。李森用两首歌的对比,道出康定民生的跨越式变迁。曾经《二郎山》唱的交通难已成历史,如今雅康高速通车实现3小时直达成都,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和建制村实现通硬化路全覆盖,“外通内畅”的交通网让出行更便捷。
在教育方面,构建“学前到高中”完整教育体系,多校获评省级示范校,实现“家门口享优质教育”;医疗深化医共体建设,市域检验结果互认,“刷脸就医”走在全省前列。
团结同心:特色产业驱动乡村振兴筑根基
“扭住产业发展牛鼻子,打好特色牌、生态牌,推进乡村振兴。”康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罗德强介绍,康定依折多山分折东、折西片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折东主攻有机水果,折西聚焦青稞、多季节蔬菜、牦牛养殖。
目前,康定全力打造“有机康定”,有效期内“两品一标”农产品达30个。下一步,将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抓手,推进产业带建设,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高原粮仓”,以产业振兴促乡村振兴,让发展成果惠及各族群众。
能源赋能:探索绿色与数字协同路径
谈及发展方向,康定市副市长刘涛明确重点。“确保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按期投运,畅通清洁能源外送‘主动脉’,推进甘孜道孚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康定段),优化电网保障能源消纳。”康定将集中力量推动宁德时代项目建成投产,做大做强锂电产业集群,将其打造成为康定绿色工业的核心增长极。
此外,康定将开展“算电融合”试点,促进绿色电能就地消纳,探索数字经济与绿色能源协同新路径,为涉藏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游玲)
责任编辑:王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