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公园”遍地开发 面积虽小但足够灵活
摘要:“口袋公园”具有选址灵活、面积小、离散性分布的特点,它们能见缝插针地大量出现在城市中,这对于高楼云集的城市而言犹如沙漠中的绿洲,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城市环境,同时部分解决高密度城市中心区人们对公园的需求。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记者 白雪报道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口袋公园”建设的通知》,提出要充分发挥城市“口袋公园”作用,科学规划、优化城市绿地布局,建设精品公园绿地。
河北要求,要做好“口袋公园”规划。推行城市道路十字路口“四分之一”法则,至少一个拐角建设街头绿地;结合新建街区、居住区,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和拆违拆迁等,规划一批“口袋公园”、社区公园等公园绿地。深入调查分析,找出短板,加大老城区、中心城区增绿建园力度,结合单位、老旧小区、商业街区、车站、停车场等更新改造,同步开展“口袋公园”建设、立体绿化、拆墙透绿等工作。充分利用城市拆迁腾退地和边角地、废弃地、闲置地、裸露土地等,因地制宜规划建设或改造一批“口袋公园”,不断完善城市绿地系统。
近年来,河北省各地不断加大公园绿地建设力度,建成了一批“口袋公园”。其中,石家庄市通过“拆违建绿,见缝插绿”等措施,新建“口袋公园”控制在居住区周边500米范围内,满足群众就近休闲需求。黄骅市通过“引湿地入园”、“拆墙献绿”、“征换增绿”等多种方式开展绿地建设,截至2019年底,已建设“口袋公园”60个。峰峰矿区在老城区拆除公字头单位新建小游园,在新城区随坡就势打造微地形,利用植物、山石造景,增加景观元素,近几年累计建成口袋游园67个,真正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
那么什么是口袋公园呢?口袋公园也称袖珍公园,指规模很小的城市开放空间,常呈斑块状散落或隐藏在城市结构中,为当地居民服务。口袋公园是对较小地块进行绿化种植,再配置座椅等便民服务设施。城市中的各种小型绿地、小公园、街心花园、社区小型运动场所等都是身边常见的口袋公园。“口袋公园”是市民家门口的公园,也是城市生态休闲系统的重要补充。
据介绍,“口袋公园”具有选址灵活、面积小、离散性分布的特点,它们能见缝插针地大量出现在城市中,这对于高楼云集的城市而言犹如沙漠中的绿洲,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城市环境,同时部分解决高密度城市中心区人们对公园的需求。
1967年5月23日,美国纽约53号大街的佩雷公园正式开园,标志着口袋公园的诞生。为拓展城市生态空间,北京计划2018年建成50处口袋公园及小微绿地。在过去的2019年,北京就建成了50处口袋公园。
据了解,目前全国各地的口袋公园遍地开花,为市民提供了更加方便的休闲好去处。
在广州市越秀区已基本建设完成口袋公园33个,已完成面积约2万平方米。每个口袋公园都根据区域生态环境特点,精心设计了一种特色花卉和若干种不同季节开花的植物。
在 “五一”小长假期间,西安市雁塔区2处“口袋公园”建成并免费向市民开放。
责任编辑: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