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 正文

上海浦东界龙村:“红色引擎”掀起全民“再创业”热潮

2021-03-02 10:37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乡村旅游

摘要:通过党建合作与直接邀请相结合,界龙村引入生态规划、建筑设计与艺术创作等专业人才队伍,从艺术的视角,促进环境、物力、人力资源的融合,为乡村文旅“创业”提供一定的设计、技术与服务支撑。这使得乡村文旅内容彰显属地特征,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培训体验更加时尚。

 通过科学规划布局,农宅变成有文化品位的民宿,从而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图为界龙村的“林溪·界龙里”民宿项目。

通过科学规划布局,农宅变成有文化品位的民宿,从而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图为界龙村的“林溪·界龙里”民宿项目。

图为界龙村垃圾分类总动员活动。

图为界龙村垃圾分类总动员活动。

让人心驰神往的界龙村氽田地貌。

让人心驰神往的界龙村氽田地貌。

界龙村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村入口处的工业厂房改造成266文创园区,星巴克等知名品牌入驻美丽乡村。

界龙村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村入口处的工业厂房改造成266文创园区,星巴克等知名品牌入驻美丽乡村。

昔为偏僻小村,今成网红胜地。图为正在举行的“庭院·童梦·乡愁——迎‘六一’大手拉小手,界龙寻趣活动”。

昔为偏僻小村,今成网红胜地。图为正在举行的“庭院·童梦·乡愁——迎‘六一’大手拉小手,界龙寻趣活动”。

界龙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文化事业的繁荣。图为当地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文化盛宴。

界龙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文化事业的繁荣。图为当地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文化盛宴。

乡村振兴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而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红色引擎”作用,始终是制胜的关键。近年来,上海浦东川沙新镇界龙村党委积极探索乡村特色产业创新之路,全面凝聚原住村民与“新村民”力量,扎实推进“全村创业”,一幅美丽和谐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迈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如何带领乡村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如何进一步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界龙村党委书记马凤英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深入探索党建引领下的乡村振兴工作,以迪士尼度假区一年后落户川沙新镇为契机,以村民共治、共创、共享为基石,以民宿经济为抓手,配套林下经济与文创经济,形成一套“1+2”乡村特色产业创新工作方法。如今,19家乡间民宿、交界艺术与266文创园区等已成为界龙村第三产业创业的新名片,让全村走上了共同治理、共同富裕的“小康+生活”之路。

“三问”“三议”打造民宿创业样板

组织功能得到强化,基层各项工作便注入了活水。正值迪士尼度假区落地,上海市暂未发布民宿运营相关文件,浦东破冰起草《浦东新区关于促进特色民宿业发展的意见(试行)》之际,马凤英结合乡村民主自治原则,召集村内党群代表中的中坚力量,进行“三问”征询意见,为村内经济转型“再创业”奠定了共识,也一定程度上有效挖掘出了有意向发展与合作的村民。

“三问”包括“问民需”“问民意”“问民计”。问民需,即以队组为单位,由村两委班子成员+队组党员代表+村民代表三人组成小分队,通过队组张贴通知、服务点聊天与电话沟通相结合的方式,询问村民对其他企业租借村民房屋运营民宿的需求;问民意,通过拟制、发放不记名村内运营民宿征求意见表的形式,真实了解村民的意愿、顾虑与期待;问民计,向有意将房屋交给有民宿运营资格者或自行开设民宿的村民发出会议讨论邀请,就如何参考外地运行模式运营本地民宿的问题聚集思想火花,凝聚村民合力。

在相关意见发布后,作为浦东新区首家启动民宿运营的村庄,一些有意向的村民提出了关于相关文件政策规范如何运用,房屋权利人、承租人与相邻利害关系人如何信服并共同有序建立民宿的问题。为此,民宿实际运营前,马凤英边探索、边实践,在“三问”的基础上,提出了“三议一公约”,用自主议事、多方商议与职能部门评议等3种讨论形式,共同明确相关人员民宿运行公约与个性约定,确保实际运营规范,减少运营期间的矛盾。

此外,界龙村还加强民宿经济创业宣传动员力度,通过专业法律从业人员对政策的解读,让村民了解“再创业”政策;通过展示成功典型案例的经济效益,让村民获取“再创业”的动力;通过区域精致民宿打造美丽乡村的对外宣传,吸引游客光临,确保民宿运营效益,让村民持久受益。

界龙村“再创业”促乡村振兴的谋划是建立在村民共治、全民创业的基础上的,村民是主要谋划者,通过“三问”了解民需、听取民意和汇聚民智,确保蓝图施行有人支持、有人响应;村民更是蓝图的主要施行者,通过“三议”从群众自治、多方共治到第三方监督治理,层层递进共同形成公约,从而开展具体工作。

“合则强,孤则弱。”马凤英表示,与群众合力是村民自治的核心所在,有利于群众当家作主,有利于实现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公平性,还有利于动员村民“再创业”实现村企转型和乡村振兴。

融合多类资源激发双创业平台活力

“口袋公园”绿意盎然、鱼翔浅底,“老宅故事”古色古香、宁静致远,“林中剧场”活力四射、好戏连台……居住在界龙村民宿中的游客既能领略到优美的田园风光,也能体验到有趣多彩的特色文创活动。在乡村文旅创业中,界龙村不仅把本地资源整合起来发挥作用,还努力激活“沉睡”资源,发挥村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优势,进一步开发出以森林旅游业为特色的“林下经济”平台。

通过党建合作与直接邀请相结合,界龙村引入生态规划、建筑设计与艺术创作等专业人才队伍,从艺术的视角,促进环境、物力、人力资源的融合,为乡村文旅“创业”提供一定的设计、技术与服务支撑。这使得乡村文旅内容彰显属地特征,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培训体验更加时尚。

界龙村自古就有“氽田水乡”的生态美誉,是古川沙洼仅存的人化自然“活态样板”。2019年,马凤英经过前期对城市、乡村文旅优秀案例学习与实地调研考察后,邀请石库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教授张雪敏与上海交界艺术机构艺术总监毛泽梅等人才资源加入,结合界龙村氽田水村地势进行乡村文旅规划,在多处村角打造了不同主题的微型景观,让村民和游客感受到多样微缩美景。在林地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界龙村通过引入乡村人才设计和服务,将周边村民呼吸林地的“小作用”提升为村民与游客互动共享生态的“大作用”。

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村内过去因从事工农业而遗留下来的旧集体用房、厂房,以及村民老宅也被一一精心利用起来,重新焕发生机。下伸店改造成了“左岸艺术”,界龙印刷企业的老厂房变成了“266新天地广场”,而孙家宅20号房屋保留的老灶头则改造成了乡村美食体验点。这些有故事的老建筑大致保留了建筑区域原貌,通过部分砖瓦修复与墙面故事讲述的形式,为游客提供了解当地历史人文的窗口。多类资源融合下,村民岗位创设出来了,特色项目也有效吸引了游客的关注与参与,达到了促进集体资产与村民个人共同增收的效果。

同时,界龙村整合引入文化、艺术、创新人才,以“艺术点亮乡村”为主题,引导引进人才和本地村民教学相长,尝试孵化极具特色的文创经济平台,走出一条集特色民宿、生态水乡与乡村人文为一体的特色产业创新之路。结合游客关于民宿旅游体验需求开设“十二工坊”,围绕文创主题,通过引入文创新人才,开设文创技能培训课堂,鼓励村民参与本地文创产品创制课程,从设计、制作与销售三方面全方位授课,既为村民指引新的就业方向或增加三产收入,也丰富了在家村民的业余生活。学有所成的村民还可加入“游客DIY体验课堂”教师团,为游客个性化体验提供服务,进一步增强乡村旅游趣味与文化内涵。

互促互利凸显“1+2”模式成效

如今,这种融合发展的“1+2”模式,正在发挥相互补充促进的作用。配套林下经济与文创经济,优质的乡村文旅景点风光、文化体验、互动场所、餐饮服务与娱乐场所,吸引了旅游客源,促进了民宿发展,为创业项目提供支持保障。同时,优质的民宿主体效益又能反哺辅助平台经济的发展。通过前期对区域民宿落地严格筛选、把控、评估和后期调研、监督、整改确保民宿质量,民宿名片的广告效应吸引游客选择界龙,感受其他两种经济平台的丰富活动体验,激活了村内经济,帮助村民增收,还有益于激励其他优质民宿品牌入驻。

2020年,上海观晓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在民宿(上海)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陆续运营6家谧舍系列民宿取得一定效益的背景下,在村内党员、群众代表筛选和多方评估后入驻界龙村。在入驻界龙村期间,经营方非常注重民宿形象设计,独特的民宿建筑、造景风格吸引了优衣库、UGG与博世等品牌前来拍摄视频广告。广告标识为界龙村特色地标做了推广,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不觉晓”“十二工坊”“266新天地广场”。

今后,界龙村党委、村委会将继续围绕最美乡村总体规划的目标,通过保护、规划、开发三管齐下,打造以特色文化体验为主的特色民宿村落,营造新型的农村宜居环境,切实将乡村振兴战略落到实处,实现更高水平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文/缪晓琴  图/界龙村)

责任编辑:李振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