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望船模主题文化馆揭幕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田新元报道 4月22日,在人民海军成立76周年前夕,远望楼宾馆与中船集团七一四所联手打造集军旅文化展示、国防科普教育、DIY互动于一体的“远望船模主题文化馆”正式建成开幕。七一四所所长、党委副书记张信学,宾馆党委书记、总经理吴小新共同为文化馆揭幕,七一四所副所长肖泽,宾馆副总经理袁野、汲传国、刘磊等出席活动,并举行了别开生面的“开船”仪式。
双方负责人先后致词,船海文化专家为大家详细讲述了“远望”系列船舶的历史和远望精神的文化内涵。知识问答环节,到场的宾客们共同回顾了海军历程,了解了海洋舰船及远望楼企业文化。
该主题文化馆位于远望楼宾馆大堂北侧,分为船模展示区、商务洽谈区、文创产品售卖区和儿童乐园区,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模型均位列其中,最为瞩目的是专为远望楼宾馆特别定制的长1.8米,重达120公斤的“远望1”号金属船模,成为“镇馆之宝”。
作为北京首个融旅酒店船模主题文化馆,不仅为宾馆的运营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船舶文化、感受远望精神的全新平台。远望楼立足通过展示“远望号”船模,讲述远望故事,培塑远望精神,打造远望品牌。未来,远望楼宾馆还将继续围绕“远望”主题,推出一系列军旅文创衍生产品、船舶主题下午茶以及科普教育活动,让远望船模主题馆成为赓续红色血脉、传承优良传统的重要窗口,让远望精神引领我们在征程上阔步前行。
远望楼与远望号的渊源
1967年7月18日,国防科委向中央呈报洲际运载火箭测量船队总体设计方案,毛主席、周总理批准了这个方案。方案最终确定要建立一支由5个型号共12艘船组成的船队,包括两艘主测量船。1977年,我国两艘航天测量船“远望1”号和“远望2”号在江南造船厂建成下水,时任国防科工委主任张爱萍将军以毛主席手书、叶剑英元帅所写七律诗《远望》命名,获得了各界一致认可。从此,“远望”号系列船舶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象征。
1983年,国防科委协作站(远望楼宾馆前身)建成并投入运营,时任国防部部长的张爱萍上将亲笔题写馆名“远望楼”,寄托了对宾馆的厚望。远望楼宾馆走过40多年的风雨历程,曾接待过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圆满完成多项重大保障任务。2019年,远望楼宾馆正式移交中国融通旅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继续秉承“远望”精神,追求卓越服务,成为中国融通旅业发展集团酒店业的引领者之一。
远望精神和远望楼文化
远望精神的文化内涵主要有:胸怀祖国,献身军工;崇尚科学,追求卓越;不畏艰难,敢于拼搏;勇于创新,不断进取。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面对国外技术封锁的艰难挑战,中国军工人怀着对祖国的忠诚和国防科研事业的热爱,一切从零开始,自力更生,先后攻克了船舶稳性、电磁兼容、导航定位、陆用航天测量装备海用化等众多技术难题,全国24个省市1180多个单位大力协作,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胜利完成了远望1号、远望2号研制任务,开创了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第一代综合性远洋航天测量船的历史,开创了中国航天远洋测控事业的新奇迹。
远,达所未至;望,前所未知。远望楼与远望号,一动一静,一陆一海,名字同根同源,都以“远望”为魂,寄托了中华民族对高度的无尽向往与不懈追求。远望船模主题文化馆的开幕,不仅是远望楼宾馆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对“远望”精神的深刻诠释。
正如“远望”二字所蕴含的深意。曾经的远望精神是向无产阶级革命的致敬,如今的远望文化是对科技的无限渴望,不懈探索的精神,是向国家安防,军事力量的一种致敬。远望楼与远望号,将继续携手前行,共同书写国家繁荣富强、科技兴国的辉煌史诗。
责任编辑:田新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