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车”减负 为“马”赋能 安徽宿州聚力破解基层治理突出问题
摘要:为着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安徽宿州市坚持“减负”与“赋能”同向发力,紧盯基层治理关键节点,从减负、赋能、纾困三方面抓好落实,推动治理效能持续提升。
中国发展网讯 为着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安徽宿州市坚持“减负”与“赋能”同向发力,紧盯基层治理关键节点,从减负、赋能、纾困三方面抓好落实,推动治理效能持续提升。
为基层减负,厘清基层治理权责边界。细化目标任务,全面梳理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出台《关于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的工作方案》,细化20项具体任务,定期调度推进。明确基层权责,开展社区(村)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专项整治工作,切实保障基层体制机制畅通有效。截至目前,全市1349个社区(村)均正确悬挂办公场所标牌标识,科学建立19个社区(村)减负观测点,让基层干部把工作包袱“减下去”,把工作质量“提上来”。
为基层赋能,构建系统高效运行体系。强化统筹协调,在市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由市委书记担任总召集人,加强跨部门工作统筹和协调联动,合力推动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的解决。夯实基层力量,全面清退县(区)、街道向社区借调的人员,加强一线工作力量。选优配强社区工作者,拓宽招聘渠道,灵活采用多种方式将党员、退伍军人、大学毕业生等优秀人才吸纳进入社区工作者队伍,提升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为基层纾困,汇聚基层治理共建合力。直面基层治理堵点,把“书记领办项目”作为抓手,市委书记带头领办项目,带动各级党组织书记主动破题攻坚,梳理领办基层治理项目1477个,涵盖小区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议事协商等11个方面,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基层治理重点难点问题。破解小区管理难题,研究制定《宿州市业主委员会换届指南》,明确业委会组建、运行、换届改选的条件和工作流程;依法规范小区业主委员会选举,推动“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协调运行机制,各方力量协同共治,砌牢小区治理的“第一块砖”。(华铭 张徐州 )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