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平县科学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一体化推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摘要:未来,在区域内的交流学习、教师学术访问、教师科研合作、教育资源共享等方面,我校将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用优秀的办学成绩回馈家长对于优质教育的殷切期盼,助推全县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发展网讯 聂金秀 黄思程 记者罗勉报道 从潮州市饶平县了解到,近年来,该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科学谋划城乡教育布局,着力推动县域教育扩优提质,切实让广大苏区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服务。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覆盖率达100%;近两年在广东省县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中获评“优秀”等次,全市唯一。
坚持精准施策 科学谋划城乡教育布局
该县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位置,出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实施方案》,明确5大方面24项重点工作,做优做实教育资源布局规划,力争2025年底成功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聚焦饶平“地形南北狭长”“教育南强北弱”等问题,积极争取一般债券资金、义务教育补助资金等上级资金约5.79亿元,推动总投资15.66亿元、覆盖饶北和沿海地区的62个教育重点项目建成投用,新增学位12260个,促进县域中南片区与北部客家地区教育均衡化发展。坚持“公办+民办”学校齐抓并行,引入总投资12.3亿元的全市首所民办高中暨实高级中学、县逸峰实验学校等优质民办学校,实现全县“公办”“民办”互相促进、联动发展。其中,暨实高级中学2024年高考全校本科率排名全市第二。同时,组建饶平瑞光教育集团总校(总部),依托牵头学校饶平县第二中学为主要载体进行运作,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设立总校长,对集团内部事务进行统筹协调管理,推动实现集团内部管理一体化、课程教学一体化、教师发展一体化、考核评价一体化。
潮州暨实高级中学副校长吴忠仁说,未来,在区域内的交流学习、教师学术访问、教师科研合作、教育资源共享等方面,我校将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用优秀的办学成绩回馈家长对于优质教育的殷切期盼,助推全县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深化综合改革 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该县针对“麻雀学校”分布偏远、学校规模过小、师资力量不足、专业教师配备不足等现象,以集中办学为方向,整体规划、分类推进,成功撤并整合“麻雀学校”68所,让7000多名乡村学生进入更加优质的镇中心学校就读,并同步投入近1000万元对接收学校食堂和教学设施等进行升级改造,让教学教育更有保障。抢抓省实施“双百行动”契机,研究制订《饶平县普通高中托管帮扶工作方案》,采取跨市域、市域内与县域内结对方式,建立10所优质普通高中与县域普通高中结对帮扶工作机制,成功推动深圳市实验学校托管饶平二中、韩山师范学院共建韩山师范学院附属三饶中学,做大做强学校品牌效应。积极推进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围绕建设“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核心任务,构建5个城乡教育共同体,辐射带动乡镇“三所学校”建设,推动城乡学校管理共进、教学共研、信息互通、师生互动。
建强两支队伍 筑牢教育高质量发展基石
该县注重抓好校长队伍建设,认真落实校长(园长)全员轮训制度,实施中小学校长(园长)“领航”工程,分层培养一批“种子校长”,并选派县教育局副局长担任县内名校党委书记,以党建引领赋能教学教育,带动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重点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深入实施“公费定向培养”等系列政策,大力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与高校师范生签订定向培养协议,破解基层教师紧缺问题。近2年来,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298名,引进教育人才37名,定向培养上岗教师61名。深入实施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工程和教师全员化培训工程,积极举办“三名”工作室建设经验交流会、粤东基础教育语文学科群“名师工作坊”等活动,启动34个县级“三名”工作室建设工作,着力提升全县教职工队伍的教学水平。目前,已建成省级“三名”工作室2个、市级6个;培养省级名校长1人、名教师2人。
该县教育局党组成员林少秋说,实行职称评聘“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方式,在职称评聘方面优先向有乡村支教经历的教师倾斜,全面实施乡村教师和支教教师生活补助政策,让乡村教师“安教乐教”。同时组织乡村教师参与“国培”“省培”等培训,并开展“种子校长”“种子教师”外派跟岗锻炼工作,实施骨干教师双向支教跟岗及校长中层双向挂职项目,推动教育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