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 正文

从风沙岛到旅游岛:福建东山县的“三个一体化”治水实践

2025-07-29 14:57 中国发展网 梅梅

摘要:乡村水生态环境质量和乡村整体面貌显著提升,农村黑臭水体“长治久清”的美好画卷正在东山徐徐展开。

图为石埔溪治理后照片

图为石埔溪治理前照片

中国发展网讯 在福建漳州市的东南一隅,有一片被蔚蓝大海环抱的神奇土地——东山县。从上世纪60年代“春夏苦旱灾,秋冬风沙害”的海岛,逐步发展成为“生态旅游岛,富美新东山”的“国家生态县”,它的变化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作为典型的海岛县,东山长期面临"干旱少雨"的自然挑战,大碑溪、下湖村前溪、樟塘村前溪等水体水量较小、流动性差,在此情况下不断汇入周边农村生活污水,逐渐成为黑臭水体。面对这一挑战,东山县积极响应国家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项目的号召,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为突破口,控源截污、生态修复齐头并进,书写一段从“污水、黑臭”到“源头活水、清水”的新时代绿色故事。

当地创新采用"三个一体化"模式(城乡供排水、污水收集处理、项目建管),统筹布局全县污水处理厂4处、污水提升总泵站16座、小型提升泵站42座;铺设污水主次干管网、污水毛细管网(支管、接户管),总长862.4千米,实现全岛农村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

图为梧龙村前池塘治理后照片

图为梧龙村前池塘治理前照片

同时坚持尾水资源化利用,城垵污水处理厂尾水处理后通过提升泵站引入樟塘村前溪上游,长山尾污水处理厂尾水处理后通过提升泵站引入石埔溪中游等上游水体补给,日补水量达1.4万吨,直接惠及农户19979户,既解决了其缺水问题,又增加水的流动能力,增强水动力梯度与速度。

随着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项目的推进,昔日黑臭的沟渠、坑塘如今已重现碧波荡漾,水质明显改善,水体生态逐渐恢复,周边村民的环保意识也不断加强,主动成为环境保护的“监督员”和“巡查员”。同时东山县通过智能设备感知污水和水务的全方位变化,远程在线监控各站点及设备的实时运行数据,实现污水治理的数字化、智能化。乡村水生态环境质量和乡村整体面貌显著提升,农村黑臭水体“长治久清”的美好画卷正在东山徐徐展开。(梅梅

责任编辑:王小义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