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 正文

铭记历史弘扬抗战精神 赓续奋斗推进民族复兴伟业

2025-08-04 15:55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摘要:硝烟远去,国殇永难忘;矢志复兴,吾辈当自强。中华民族从苦难中走来,更在苦难中奋起。我们要赓续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敢于斗争、善于创造,团结一心、不懈奋斗,不断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

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昭昭前事,惕惕后人”。回顾那段慷慨悲壮、气吞山河的民族抗战历史,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围绕如何审视来路、锚定当下、凝望未来,以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与抗日战争直接相关的伟大精神为主题撰写系列文章,从血与火的历史中不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不懈努力、接续奋斗。本报即日起开设《抗战精神永流传》专栏,刊发相关文章,敬请关注。

郑金祥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中国人民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度概括了抗战精神的深刻内涵。我们纪念这段饱含血泪与抗争的历史,正是要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在新征程上挺立不屈不挠的民族脊梁,激发一往无前的奋进力量。

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特殊重要意义,是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全体中华儿女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社会动员之广泛,民族觉醒之深刻,战斗意识之顽强,必胜信念之坚定,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14年浴血奋战,无数先烈英勇不屈、百折不挠,击外敌、荡穷寇,以血肉之躯筑起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作为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有力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坚定了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自由、解放的意志,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历史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捍卫人类尊严、重建世界和平建立了伟大的历史功勋,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从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

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新时代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历史的每一次前进,都离不开伟大精神的推动。历尽劫难的当代中国,更加壮阔的征程已在脚下铺展,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新时代新征程上,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为了不断夺取新的伟大斗争的胜利,我们需要进一步激扬抗战精神的思想伟力和时代价值,在前进道路上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昂扬斗志,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挑战和艰难险阻,矢志不渝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挺膺担当为推进民族复兴伟业赓续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不断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成就告慰我们的前辈和英烈”。

“关关难过关关过,前路漫漫亦灿灿”。抗战时期,党用铁的纪律赢得民心,“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取得了伟大胜利。新征程上,继承和弘扬抗战精神,既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集聚起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又要继续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紧紧依靠全体人民和衷共济、共襄大业,把14亿多人民汇聚成战胜一切风险挑战的“铜墙铁壁”,凝聚成“汪洋大海”般的前进伟力。

硝烟远去,国殇永难忘;矢志复兴,吾辈当自强。中华民族从苦难中走来,更在苦难中奋起。我们要赓续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敢于斗争、善于创造,团结一心、不懈奋斗,不断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

(作者系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成员)

责任编辑:刘丹阳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