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 正文

“开放中国”“活力中国”展现繁荣开放包容大国形象

目前,持用中国护照可免签或落地签前往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5-08-04 15:56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摘要:与此同时,聚焦提升通关体验,在全国口岸启用新版出入境边防检查现场标志标识,出入境通关的指示指引信息更加明确,动线更加清晰。

     

 随着免签政策不断优化,“ChinaTravel”持续火热,重庆江北机场口岸出入境人员数量呈持续增长态势。今年上半年,重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累计查验出入境人员114万余人次,与2024年同期相比增加35%。图为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重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民警解答入境旅客疑问。新华社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见习记者 | 陈  鹰

对75个国家实行单方面免签或全面互免签证;过境免签国家扩展到55个,入境口岸增加至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0个口岸,停留时长统一延展至240小时……7月30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中国移民管理工作发展成就。

公安部副部长、国家移民管理局局长王志忠在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期间,移民管理工作聚焦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服务人才强国战略、聚焦促进国际交流交往,主动对接高水平开放布局,探索创新更加开放、更加便利的移民管理新政50余项,有力服务国家“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积极促进人员要素跨境流动,助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为国家开放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坚持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试点启用“智能通关”边检快捷通道,实施国际货物船舶“零等待”作业、“零延时”验放,国际货运航班“好来快走”,为重点物资车辆开通边检“绿色通道”,中外出入境人员和交通运输工具通关时长大幅压缩。“十四五”期间,全国边检机关累计验放出入境人员15.56亿人次,交通运输工具超9800万架(艘/列/辆)次,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口岸通关效率最高效的国家之一。

继续扩大“全程网办”试点城市范围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公民出入境需求不断攀升。“十四五”期间,国家移民局聚焦广大群众的现实需求,采取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累计为中国公民签发出入境证件超过3亿人次,公民持有有效普通护照数量已经过1.6亿本。

促进中外人员交往交流是一场双向奔赴。国家移民管理局公民出入境管理司司长熊树人介绍说,近年来,中国公民出国旅游、商务、留学等需求日益旺盛,国家移民局在服务中国公民“走出去”方面采取了许多务实举措。

一是不断提升出入境证件申办便捷性。在持续优化出入境证件“只跑一次”“全国通办”的基础上,去年5月,在北京、上海等20个城市试点实施部分出入境证件“全程网办”政策,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可在网上申请换发补发出入境证件,实现了办理出入境证件“一次都不跑”。下一步,国家移民局还将继续扩大“全程网办”试点城市范围,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更加便利中国公民“走出去”。

二是不断扩大中国护照免签范围。国家移民管理局积极配合外交部持续推动更多的国家为持中国护照人员提供免签入境便利。2021年以来,新增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10个免签入境国家。目前,持用中国护照可以免签或落地签进入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根据有关国际咨询机构统计排名,中国护照在全球的通行度排行榜已经由2021年的第72位上升至第60位,中国护照“含金量”持续提升。

三是提供全时全球咨询服务。开通国家移民管理机构12367服务平台,通过电话、网站、App、小程序等多种服务渠道,收集群众对移民管理工作的意见建议,及时回应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十四五”期间,为全球范围内的中国公民及时提供业务咨询服务等超过4.8亿人次,有效解决了群众在出入境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支持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我们将持续推进出入境管理政策措施改革创新,进一步推动内地和港澳人员交流交往和深度融合发展,支持港澳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熊树人介绍了“十四五”期间在促进内地和港澳人员便捷往来方面采取的一系列制度型开放举措。

在便利内地居民往来港澳方面,聚焦服务促进人才交流交往,在北京、上海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内地城市,试点实施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十四五”期间,已为6.3万余名高层次人才签发人才签注,有力促进了内地和港澳间人员、技术等要素高效便捷流动。聚焦服务经贸往来,实施往来港澳商务签注“全国通办”,并将商务签注持有人每次在港澳停留期由7天延长至14天。同时,允许赴澳门参会参展、从事演艺等活动的内地居民申办1年期的多次签注,更好地支持、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聚焦服务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新增陕西西安、山东青岛等10个城市签发赴港澳个人旅游签注,内地赴港澳“个人游”城市增加至59个;创设“琴澳游”旅游签注,服务推进琴澳旅游一体化,已有5.6万余人次享受便利;在广东深圳市、珠海市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实施赴港澳旅游“一签多行”“一周一行”政策,进一步便利内地居民赴港澳观光旅游,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在服务港澳居民来往内地方面,聚焦港澳居民所需所盼,推出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在内地换发补发政策。“十四五”期间,已有39.4万人次享受在内地办证便利。针对大量港澳居民因疫情原因来不及换发回乡证致使来往内地受阻的问题,及时推出依法延长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有效期的政策措施,共保障了440万余人次港澳居民持延期通行证顺畅过关。为进一步便利人员往来,去年7月,创新推出为非中国籍港澳永久性居民签发来往内地通行证政策,实现新时代“一国两制”下出入境管理领域重大创新突破。目前,已签发通行证8.5万余张。

着力解决口岸通关“快不快”问题

随着出入境旅客流量的持续增长,口岸通关“顺不顺”“快不快”成为大家日益关注的问题。

据介绍,“十四五”期间,国家移民管理局聚焦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紧贴出入境服务对象的需求,持续优化口岸通关环境,不断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紧紧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和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海南自贸港等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先后制定出台一批服务发展的移民管理政策。比如,在空港口岸为重点货运航班开通“绿色通道”,在陆路口岸推行重点物资车辆的“快速通道”,在水运口岸推广“边检登轮码”自助办理,实现边检行政许可全部网上办理,全程网办比例超过95%,在24个口岸新增“一带一路”专用通道240余条,有力服务保障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助力国家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

围绕社会关注的口岸通关“快不快”问题,国家移民管理局边防检查管理司司长池景阳表示,聚焦提高通关便利性,加强了出入境客流预测分析,及时发布口岸通关提示信息,提前疏导客流。优化完善了边检快捷通道,符合条件的中外籍旅客可以经过全国200多个海陆空口岸快捷通关,15秒左右即可完成边检通关。最近,在粤港澳大湾区深圳湾和拱北口岸试点“刷脸”智能通关,不用拿出证件,刷脸即可完成通关,人均通关时间可缩短至10秒左右。此外,广东深圳、珠海和广西友谊关陆路口岸,推广出入境车辆边检“一站式”快捷通关,通行效率可以提升60%以上。研究出台对邮轮外籍旅客免签入境、免采指纹等一系列支持促进邮轮产业发展若干措施。今年以来,乘坐邮轮出入境的人员超过110万人次,同比增长54.2%。

与此同时,聚焦提升通关体验,在全国口岸启用新版出入境边防检查现场标志标识,出入境通关的指示指引信息更加明确,动线更加清晰。在深圳湾、广深港高铁西九龙站口岸实施“一地两检”的通关模式,进一步优化粤港两地通关流程;在港珠澳大桥、横琴、青茂口岸实行“合作查验、一次放行”查验方式,实现粤澳口岸边检、海关等执法部门一体联动验放;在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机场等9个枢纽机场推行24小时直接过境免办查验手续,省去了出境入境两道检查,政策实施以来,已有超过500万人次的中外籍旅客享受到直接过境的便利。

责任编辑:刘丹阳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