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 正文

科技赋能品牌引领 湖北沙洋县特色农业奏响乡村振兴新强音

2025-08-20 16:56 中国发展网
湖北沙洋县 乡村振兴

摘要:目前,荆门市油菜种植面积达231.38万亩,占全国的2.3%、全省的12.0%,位居全省第三,而湖北荆品油脂有限公司正是这一产业升级的“幕后推手”。

中国发展网讯  地处江汉平原腹地的沙洋县,既是全国油料产业带核心区,也是湖北水稻主产区。近年来,这片沃土上的特色农业正焕发蓬勃生机——从田间到车间,从“双低”油菜到高油酸新品,从优质稻米到区域品牌,沙洋以科技创新为笔,以品牌建设为墨,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为湖北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注入强劲动力。

科技为翼  油菜产业“油”然而生新动能

在沙洋的田野间,油菜不仅是春日里的金色风景,更是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作为荆门油菜产业的核心区,沙洋县正推动这一传统作物向“高附加值”转型。目前,荆门市油菜种植面积达231.38万亩,占全国的2.3%、全省的12.0%,位居全省第三,而湖北荆品油脂有限公司正是这一产业升级的“幕后推手”。

自2020年起,荆品油脂与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等高校牵手,通过产学研合作筑起创新高地。近20项专利的积累,让企业构建起完善的制种繁育体系,为高油酸油菜装上了科技“芯片”。今年,公司研发推广的“华油杂315”“华油杂320”新品种,将亩产从400斤提升至450斤,既提高了产量,更提升了油品品质。“我们要依托沙洋的油菜资源,把高油酸油菜品牌打出去,让企业增效,更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公司财务总监杨成志的话语里,满是对产业未来的期待。

品牌为帆  江汉大米“香”飘全国大市场

如果说油菜是沙洋的“金色名片”,那么大米便是这里的“白色瑰宝”。作为江汉大米的核心企业,湖北农发洪森米业有限公司用“订单农业”模式,让优质稻米从田间直达餐桌。公司构建的“公司+基地+科研+合作社+农户”体系,在沙洋及周边发展特优香稻订单种植基地10万亩,其中江汉大米核心基地达4万亩,从源头保障了稻米品质。

如今,洪森米业的品牌价值已连续三年位居湖北大米行业前三。今年,公司计划销售大米10万吨,其中高端产品占比过半,足迹遍布全国二十多个省份。“我们正加强线上推广,入驻天猫、京东等平台,围绕‘湖北江汉大米’区域公用品牌,全力打造‘洪森南方高端香米’品牌。”公司副总经理林芳芳介绍,线上线下齐发力,只为让更多人尝到江汉平原的“米香”。

多元发力  特色产业绘就振兴新图景

不止油菜和大米,沙洋县正将特色农业的“朋友圈”越做越大。今年以来,沙洋聚焦香米、高油酸油菜、风干鸡等特色产业,以点带面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数据显示,上半年沙洋县农业总产值达18.27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42.55亿元,同比增长1.45%,数字背后是产业实力的稳步提升。

“沙洋将紧扣‘提质、增效、富民’目标,依托江汉平原粮仓、丰富水系和良好生态等优势,建强基地提品质,延伸链条增效益。”沙洋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周洪华表示,未来沙洋将持续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以品牌建设拓宽市场空间,让更多优质农产品走出荆门、走向全国,为乡村全面振兴筑牢产业根基。

从实验室里的育种突破,到田埂上的丰收喜悦,再到货架上的品牌自信,沙洋特色农业的每一步前行,都在诠释着“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深刻内涵。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科技与品牌正共同奏响一曲乡村振兴的嘹亮凯歌。(廖亮  李慧敏)

责任编辑:宋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