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将于9月下旬在湖南株洲举行
摘要:本届峰会“含金量”高,“五个一”成果发布活动(即:“一首发”“一发布”“一联盟”“一颁奖”和“一签约”)将于9月24日下午在峰会主会场集中发布,充分展现北斗领域最新重大成果。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邢成敏报道 8月26日,记者从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9月24日—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网信办、工信部、交通运输部、湖南省人民政府等5家单位将联合在湖南省株洲市举行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
发布会现场
本届峰会以“同世界•共北斗——智联时空”为主题,着力打造规模应用和场景示范平台、科技创新和产业合作载体、政策发布和实践交流窗口、国际合作和海外推广桥梁,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聚焦北斗核心领域,铺排“1+5+6+1”系列活动
除开幕式外,本届峰会瞄准“北斗+”“+北斗”融合创新、北斗终端智能化升级、时空智能产业生态构建等核心领域,以“1+5+6+1”的形式,铺排了相关特色活动,即:1场高端主旨演讲、5场产业发展与合作论坛、6场前沿学术交流活动,1个场景示范展等活动。
作为国内北斗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性活动,本届峰会设置了规模应用产业化、应用试点城市发展、时空智能赋能发展、低空经济和商业航天等五场专题论坛,以及探讨关于综合PNT体系与新技术、卫星导航与增强、时空基准与定轨、卫星导航与终端、无人系统导航、深空与月球导航等课题的六场学术交流。峰会期间,李德仁、杨元喜、刘经南、李建成、于登云、曹冲、郭树人等院士专家,中时空董事长张弩、高德地图董事长刘振飞等将发表演讲。
场景示范是本届峰会一大亮点,峰会打造了“室内+室外”两大展区,上千个应用示范场景将集中亮相,大幅提升观众现场体验的“沉浸感”。室内展区,设置总体成就展、海外应用展、未来时空展3大室内展馆,利用实物、模型、沙盘、投影等多种手段与方式,集中展示北斗“无处不在、触手可及”的应用魅力,场景覆盖国土测绘、交通运输、环境监测、地质灾害、动物保护、工程施工、精细农业等诸多领域。室外展区,将有轨道交通、智能网联汽车、无人水面艇、大中型无人机、北斗卫星模型、火箭模型等一大批陆、海、空、天的高端应用技术亮相,充分展现“北斗+”“+北斗”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
截至目前,峰会已吸引中国时空、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千寻位置、哈萨克斯坦航天公司等上百家国内外企业参展,覆盖卫星导航芯片、终端设备、通信服务、智能终端、无人系统等全产业链环节,集中展示企业在北斗技术转化中的创新成果与应用,形成“全链条、全场景、可视化、国际化”的参展阵容。
发布“五个一”系列成果,展现北斗领域最新重大成果
本届峰会“含金量”高,“五个一”成果发布活动(即:“一首发”“一发布”“一联盟”“一颁奖”和“一签约”)将于9月24日下午在峰会主会场集中发布,充分展现北斗领域最新重大成果。
“一首发”,即北斗规模应用系列产品全球首发。本届峰会将遴选一批北斗领域的最新技术、最新产品和最新场景进行集中发布,包括北斗领域的芯片、模组、终端和从硬件到软件及应用场景的一整套解决方案等。这些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场景都是在推向市场前的首次官方发布。目前已征集案例30余个,经专家评审后,将遴选3个典型代表在活动现场首发。
“一发布”,即《北斗产业发展蓝皮书(2025年)》和《北斗规模应用典型案例报告》发布。《蓝皮书》将全面、准确地展现北斗产业在技术创新、市场规模、产业链布局等方面发展成果和未来趋势,明确未来北斗规模化应用重点方向。《案例报告》将从全国范围内选取十大北斗规模应用典型案例,全面展现北斗技术在交通、农业、渔业、海洋、可穿戴、应急救援、低空经济等领域的实际应用效果和创新模式,将为更多行业拓展北斗应用提供高质量范例。
“一联盟”,即成立北斗实验室联盟。这是全国首个北斗领域的实验室联盟,采用“1+6+N”建设模式,即1个总部,设在湖南长沙;6个基地,分别设在北京、雄安、上海、西安、武汉和深圳;N个实验室网络,由北斗相关的省部级以上技术创新平台组成。北斗实验室联盟成立后,将成为全国性北斗时空领域开放式创新平台,也将是我国北斗时空领域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的重要力量。
“一颁奖”,即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北斗应用专业赛、峰会优秀学术论文颁奖。创新创业大赛方面,将在全球范围内遴选一批代表北斗领域前沿水平、具有良好转化潜力的优秀项目进行颁奖。目前已收集参赛项目650余个,覆盖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吸引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奇瑞汽车等一批国内知名高校和企业以及来自日本、澳大利亚等10余个国家的留学生参与。峰会还将评选出“峰会最佳论文奖”和“青年优秀论文奖”,并在活动现场由院士亲自颁奖。
“一签约”,即重大项目签约。本届峰会将继续举办重大项目签约。目前,国际国内与北斗产业相关的各级政府、重点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等主体间的投资类、应用场景类、意向合作类项目正在抓紧广泛征集,争取更大项目在峰会签约。
以峰会为牵引,推动“北斗+”“+北斗”取得显著成效
北斗系统是国家实施的重大科技工程。湖南作为我国北斗技术创新的重要核心策源地和北斗创新应用的示范区,通过连续举办三届北斗规模应用峰会,在推动“北斗+”“+北斗”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连续三届峰会,湖南累计签约63个重大项目,总投资超300亿元。配套举办的“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北斗应用专业赛”,成功吸引并落地了一批富有活力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营造了浓厚的“北斗+”创新创业生态,实现了“以会聚智、以会兴业、以会引才”的综合效应。目前,湖南已形成涵盖星载设备、北斗芯片、系统集成、行业应用等全产业链。
值得一提的是,湖南已建立了省级北斗规模应用协调机制,重点行业应用水平全国领先。长沙、株洲、岳阳三市入选全国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数量居全国首位。在低空通航监管、地质灾害预警、两客一危、工程机械、邮政物流等关键,湖南的北斗融合应用成果处于行业前沿,为全国贡献了可推广的“湖南经验”。2024年实现北斗产业总产值610亿元,占比全国10.6%。
株洲作为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的持续承办地,近年来以办好峰会链接资源、以场景应用牵引创新、以构建生态集聚产业,在北斗领域的特色、优势和地位日益彰显。北斗产业聚势成链,初步形成了从部组件研制、整星制造、星座运营到北斗终端制造、场景应用的全产业链条。北斗规模应用全国领先,目前已规划133个应用场景,建成并投入使用46个,在建32个。
湖南通过峰会牵引,有效激发市场活力,构建完善产业生态,为加速国家北斗规模应用战略落地提供了坚实支撑,也为全球卫星导航应用发展贡献了湖南智慧和力量。下一步,湖南将全力做好本届峰会各项筹备工作,以北斗峰会为媒,架与世界合作之桥,做好北斗应用文章,唱好产业发展大戏,让“北斗+”“+北斗”的强大动能持续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现代化高效能治理、创造人民高品质生活。
责任编辑: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