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储银行清远市分行:产业贷为连山有机米产业提速,精准金融服务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摘要:从蒙峒村委会的千亩稻田到“粤北繁制中心”的蓝图,邮储银行清远市分行的实践,跳出了“单纯放贷”的传统模式——以“主动下沉”的服务懂农企,以“定制化产品”解难题,以“链动思维”促共赢。这种“懂农业、爱农村、帮农民”的金融理念,不仅让连山有机米产业跑出了加速度,更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清远经验”。当金融活水真正融入田间地头、产业链条,产业兴旺、农户富裕的美好图景,正在岭南大地加速变为现实。
中国发展网讯 9月1日,本报记者深入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实地探访邮储银行清远市分行“产业贷”支持的农业龙头企业——清远市金爵食品有限公司。在这片粤港澳大湾区“米袋子”基地,金黄稻浪与轰鸣厂房交织出丰收图景,而这背后,是邮储银行以“主动服务+定制产品”的金融组合拳,为农企破解发展困局、赋能产业链升级的生动实践。
一、金融“及时雨”:从30万到200万,伴随企业从小到大
在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永和镇蒙峒村委会管理区的110亩有机稻基地,80%面积采用抛秧技术培育的稻穗颗粒饱满,即便受轻微气候影响,测产仍达1200斤/亩。
“这底气离不开邮储银行的支持!”金爵食品总经理贺日清站在田埂边介绍,企业与邮储的合作始于规模尚小时——最初30万元贷款解了“起步难”,规模扩大后追加至50万元,今年夏收前的200万元产业贷,更是直接盘活了扩产计划。
彼时正值今年夏收的稻谷收购季,金爵食品面临“两难”:既要将有机稻基地从1000亩扩至3000亩(全县优质稻基地共8000亩),又要升级年产能2万吨的生产线,“收粮季要现金结农户粮款,设备升级还得垫资,资金缺口压得人喘不过气。”贺日清坦言,曾找过其他融资渠道,要么审批周期长,要么只认房产抵押,根本赶不上农时。而邮储银行200万元贷款5个工作日就到账,直接补上了“缺口”,让企业顺利比周边其他收购方价格高出5分钱/斤收购稻谷,多收200多万斤优质粮,新生产线也赶在夏收前投产,加工效率从每日20吨翻倍至50吨。
二、主动下沉服务:扎进稻田的“顾问”,不做“坐店银行”
“邮储银行的客户经理不是来‘问报表’,是真懂农业、找痛点。”贺日清的这句话,道出了邮储服务的核心差异。不同于部分传统金融服务中“重流程轻实地”的模式,邮储银行清远市分行始终“跟着农企走”——早在走访金爵食品旧厂时,客户经理便扎进稻田看稻苗长势,在车间蹲守记录生产流程,甚至摸清“每天发3车货、每车5-6吨”的发货规律,连农户结款周期都摸得一清二楚。
这份“下沉服务”更具持续性:日常经营中,客户经理化身“随叫随到的顾问”,常到田间查看稻苗长势、车间询问生产进度,甚至提前提醒“农忙要到了,是否需备资金”。去年企业参与政府“稻菜茶共生”项目需300万配套资金时,客户经理主动上门,帮着调整贷款额度、指导申请补贴,最终助力企业拿到340万元行业补贴。
“他们不是‘一锤子买卖’,是看着我们从旧厂走到新厂房,陪着企业长大。”贺日清感慨。
三、定制化产业贷:三大特点破解农企“融资难、慢、贵”
针对农企“季节性资金急、农业资产难估值、产业链需求长”的共性痛点,邮储银行专为连山丝苗米产业设计的产业贷,以三大核心优势精准破局:
额度与期限:贴合农业长周期,覆盖全链条需求产业贷最高额度200万元,期限最长5年,完美匹配农业“种植-加工-销售”的长周期特性。对金爵食品而言,200万元不仅用于稻谷收购、设备升级,还预留了仓储扩容资金,“额度不多不少,正好够我们‘扩基地、稳加工、保销售’,5年期限不用急着回款,能安心做产业。”贺日清说。审批效率:5个工作日到账,农时不等人农企最忌“融资等不起”,邮储银行将“农时优先”贯穿审批全流程。金爵食品的贷款申请,从客户经理上门拍摄稻田、厂房实景核实,到企业负责人手机确认信息、资金到账,仅用5个工作日。
“不用跑银行,电子保单在线查,对账、续贷都能线上办,以前办贷款要反复送材料,现在坐在办公室就搞定。”贺日清翻出到账记录,语气里满是认可。
评估创新:不唯房产,让农业资产“活起来”“其他银行看资产只认房产证,邮储却能看到我们农企的‘隐形价值’。”贺日清特意提到评估环节的细节:客户经理会问周边农户“金爵的稻种好不好”,向粮食收购商了解“米好不好卖”,还核查企业近年销售流水,最终认定“有机稻存货和生产线就是优质资产”。这种“现场盘点+行业数据+历史经营”的综合评估法,打破了传统抵押物局限,让农企“有资产能估值、有需求能融资”。
四、链动多方:从企业升级到乡村振兴的“正循环”
金融活水的效应,正沿着产业链向两端延伸:在加工端,金爵食品的有机米已形成“高端10余元/斤、主流3-4元/斤、低端2元/斤”的全价格带,通过货拉拉“天天发”往珠三角,订单排得满满当当;在种植端,企业与多个当地农户签订“订单农业”合同,提供稻种、教抛秧技术、保底价收购,“农户种有机稻每亩比普通稻多赚500元,村里李大叔3亩地就多赚1500元。”
政银协同更放大了这份效应。金爵食品已先后获得180万元产业补贴、340万元水稻菜茶补贴,而部分补贴“政府补100万需企业投300万”的配套要求,正是靠邮储贷款填补缺口,让企业顺利参与“稻菜茶共生循环农业项目”,如今项目里的茶叶、蔬菜已成为新收入点。“邮储不仅给了钱,更帮我们接上了政策、农户的‘纽带’,让产业越做越稳。”贺日清说。
五、从“米袋子”到“种业硅谷”:金融赋能的更大图景
邮储银行的支持,不止于单个企业,更在推动区域产业升级。2024年7月20日,在“科技赋能‘连山稻’高质量发展聚智会”上,邮储银行清远市分行作为唯一受邀银行机构,与广东省种子协会、连山政府签约,共同启动“粤北繁制中心”建设,将为种子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包括快速审批通道、专属优惠利率,助力打造“育、繁、制、推、融”一体的“种业硅谷”。
这正是邮储银行清远市分行服务地方农业的缩影:在清远“五大百亿农业产业”中,该行累计发放贷款超9.1亿元,为英德红茶投放2.07亿元、为清远鸡产业助力产值破百亿、以“保险+信贷”护持麻竹笋产业;截至2025年8月,涉农贷款余额79.45亿元,惠及6000余户经营主体,让金融活水真正浇灌到乡村振兴的“希望田野”。(皮泽红)
责任编辑:郭丁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