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导报现场 正文

山西永和县:创新“五个一”发展模式 努力蹚出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提质新路子

2022-07-14 14:56 中国发展网 成静 崔志强
永和县 村集体经济

摘要:永和县创新“五个一”发展模式,即:一个引领定方向、一个平台举龙头、一个专库硬支撑、一个基金破瓶颈、一个业态强载体,探索了一条山区县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提质加速发展的新路径。

中国发展网记者 成静 崔志强

“这里是临汾,我现在是在永和县农村集体经济壮大提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基地建设项目集中开工仪式的现场。此次集中开工的35个集体经济壮大提质建设项目,涉及全县6个乡镇41个行政村,将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

5月17日,永和县农村集体经济壮大提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基地建设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坡头乡岔口村益禾科技有限公司隆重举行。35个基地建设项目集中开工,涵盖基础设施、乡村旅游、特色农业等多个领域,此外,谋划储备项目45个,实现全县65个行政村“全覆盖”。今年开工建设的35个项目,总投资约2亿万元,年度投资6000余万元,项目落地后,预计带动41个村增收400余万元,以项目建设开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加速键”。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永和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特别是考察调研临汾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山西省委、市委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部署要求,按照“党建引领+市场推动”的总体思路,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系统思维,以“公司+合作社+基地”为基本模式,创新“五个一”发展模式,即:一个引领定方向、一个平台举龙头、一个专库硬支撑、一个基金破瓶颈、一个业态强载体,探索了一条山区县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提质加速发展的新路径。

6月12日,临汾市农村集体经济壮大提质现场推进会在永和召开,学习“永和模式”、推广“永和经验”。

党建引领,一个引领定方向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永和县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坚持“党建引领、光伏为基、多元发展”的发展理念,抢抓政策机遇、深挖潜力优势,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从2016年的164万余元增长到2021年的2217.87万元,65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突破10万元。但从收入情况的分析看,光伏收入占比较高,达到了92.5%,经营性收入仅占4.79%,全县仍有33个村经营性收入未破零,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结构单一、市场化程度低、发展后劲不足,且普遍存在“三不清、三缺少”(底数不清、关系不清、思路不清、缺少资金、缺少人才、缺少项目)的问题,这些都成为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约瓶颈。

针对这些问题,永和县坚持把壮大提质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书记工程”,县乡村三级联动、协同发力、全面推进,按照市委村级集体经济“三年发展规划”,结合永和实际,制定全县“三年发展目标”,重点在增加经营性收入上寻求突破,提出“2022年全县65个村经营性收入全部‘破零’,并且达到1万元以上,30%的村经营性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每个乡镇20%的村经营性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之后两年每年以10%的增量实现阶梯式增长。

“省市已经明确,要将抓集体经济发展情况作为市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工作不力的‘一票否优’。全县的村集体经济,我是第一责任人,从我开始要层层压实责任。”在全县农村工作会议上,永和县委书记高永贤的话语铿锵有力。  

这是军令状,也是动员令。永和县坚持县乡村三级书记一起抓,通过优化“带头人”队伍、精准培训赋能、健全完善考评机制等举措,不断强化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用党的组织优势保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呈现出基层党建与村级集体经济同频共振的良好局面,实现了党建既引领、又促进、更融合。

党建引领明路径。县级发挥统筹作用,成立了由县委书记、政府县长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27名县级领导“点对点”连乡包村,下沉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摸底,做到责任捆绑、任务共担、措施共谋;制定出台《关于强化党建引领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提质的实施方案》等14个制度文件,明确资源开发、产业经营、旅游拉动等9条路径,并对各村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具体项目逐项评审,形成“县有总规、乡有规划、村有计划”格局,为壮大提质村级集体经济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

党建促进加速度。34个县直部门组建成立综合协调、政策研究、项目管理等9个专项工作组,强化政策、项目、人才、资金要素保障,全过程指挥,全链条指导,定期研究解决重点任务和难点问题,助推集体经济由“破零消薄”向“壮大提质”迈进。各乡镇组建专门机构,制定本乡镇发展规划,指导帮助村党组织探索集体增收新途径,协调解决手续办理、项目推进中的难题,推动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谋划实、落地快、见效早。

党建融合新格局。建强基层战斗堡垒,加大从致富能手、返乡能人中选拔村党支部书记力度,优化农村带头人队伍,配强69名“两委”主干、359名班子成员,引导村党支部领办创办合作社、基地等村集体经济组织,将党组织政治优势与集体经济组织产业优势相结合,确保同向同力、互促共进;创新产业发展模式,鼓励村与村成立联合党委,共同创建集体农场等新型业态,构筑“多村一品”融合发展格局,实现资源整合,联动发展;开展村党组织书记创办实体经济“擂台比武”,定期组织工作交流、现场观摩,并将结果作为年终考核、星级评定的重要依据,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市场推动,一个平台举龙头

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提质,首先要切实解决“谁来具体抓”这一问题。

今年以来,永和县将县、乡、村三级主体平台作为推动集体经济发展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的主抓手,系统谋划、同步推进,以此打通乡村与资本市场的对接通道,架设起小农户连接大市场的桥梁。

该县坚持把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对接市场的龙头,引深拓展全市“公司+合作社+基地”发展思路,构建“1669+2N”运营模式“1”:1个县级公司;第一个“6”:6个乡镇分公司;第二个“6”:6大业务板块;“9”:成立9个子公司;“2N”:第1个“N”即65个行政村集体经济股份联合社,第2个“N”即产业基地,包括集体农场、文创基地、产业园区等,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服务链多元协同,为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提质集聚新动能、注入新活力、打造新优势。

搭建平台,举起龙头。2022年3月28日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永和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挂牌成立。

该县将原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通过业务拓展、资源整合,转设为永和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从农业农村局、财政局、乡村振兴局、现代农业发展中心等部门抽调农业、财税、扶贫、农经、电商等方面专业人才,组建了公司领导班子和工作机构,归口农业农村局业务管理。明确公司以服务乡村产业振兴为根本,举起专门从事农村集体经济和市场对接的龙头,建立“公司+”模式,主要负责集体经济发展项目、集体资产整合、农村资源开发等方面投融资建设和运营管理,引领带动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和基地,实现多领域、多方位融合发展。同时,与市公司签订联动融合协议,合作开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市场营销。

分类设立,建强架构。指导6个乡镇成立分公司,帮助村集体经济组织找项目、投资金、搞经营、抓生产,培育产业龙头,拓展小微市场。同时,以资本为纽带,系统整合全县资源资产,通过控股、参股等方式,成立生态建设服务、农产品深加工、旅游开发等9个子公司,负责协调解决项目要素难题,助推项目落地实施。

短短几个月时间,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已依托子公司成功铺开三类项目,在积极引导市场主体聚焦农村、聚力农业、聚能集体经济方面的作用逐步凸显——

实施农业生产托管。成立永和县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有限公司,对接全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掌握最新市场供求信息,委托县农业社会化服务联合体,负责整个农业生产托管的农技支撑、资源整合和延伸服务,大力推广“技物耕种管收储烘加销”一站式全链条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今年计划投资1500万元,服务面积16万亩。目前,已完成粮食作物为主的农业生产托管试点项目旋耕1.56万亩,播种2.14万亩。

大力发展培训经济。成立综合服务有限公司,大力推行“公司+基地”经营模式,依托东征、奇奇里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分批次开展廉政教育、党史学习、农业技术、市场营销、种植、养殖等综合性培训。目前,已承接临汾大唐热电有限责任公司50余人的培训任务,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1万余元。

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成立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为乾坤湾、红军东征纪念馆及其他服务产业提供管理服务、现代农业休闲观光服务等。今年“五一”小长假和端午节期间,共接待游客5万余人,辐射带动农特产品销售额达100余万元。

三是明确流程,规范经营。坚持市场化思维,引入现代企业合作机制,以公司为龙头,带动合作社、基地联动经营,确保实现效益最大化。

县级公司积极参与市场化竞争,主动对接大企业、大项目、大市场,以“公司+合作社+基地”为基本模式,采取独立实施、联合合作社实施、委托合作社实施等方式推进项目建设。对投资小、涉及面小、风险小的一般项目,交由村合作社独立实施,或采取“合作社+合作社”“子公司+合作社”等形式合作实施;对投资较大、涉及面较广、有一定风险的重点项目,采取“公司+分公司+合作社+基地”等形式合作实施;对投资大、跨乡镇或跨县域实施、有较大风险的重大项目,采取“市集团公司+县公司+分公司+合作社+基地”等形式实施。

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依托基地,制定产业发展计划,与公司签订投资协议,采取土地流转、订单种养殖、农业生产托管、集体农场等方式,实现产业的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

项目牵引,一个专库硬支撑

项目是壮大提质村级集体经济的第一支撑。该县坚持一个新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新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理念,紧紧抓住项目建设和运营的“牛鼻子”,探索建立“永和县壮大提质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库”,制定出台《永和县壮大提质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库管理办法(试行)》,成立县项目库管理工作专班,设立特色种植、优势养殖、旅游服务、资源开发等7个子项目库,专班专库对项目的谋划、评审、入库、管理、建设等进行全生命周期跟踪服务,以项目大建设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大发展。

围绕产业,常态谋划项目。按照全县农业“稳粮、兴牧、强特色、促融合”思路,围绕养羊、高粱等主导产业,充分发挥乡村两级主体作用,以做大项目盘子、培育新兴业态、扩大经营性收入为目标,因地制宜、因村施策谋划项目。一方面,坚持摸底先行,深入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专项行动,通过县级领导“调研把脉”、工作专班“拉网问诊”、村党组织“查清核实”,理清家底家情、盘活资源资产、找准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建立项目谋划常态化机制,实行“项目谋划日”工作制度,每月1日由县村投公司、乡镇、村委因村制宜研究谋划项目,并上报县项目推进中心。

专班评审,科学确定项目。建立项目入库评审制度,明确新谋划项目必须达到“两符合两能够一促进”要求(即,必须符合国家、省市政策导向和发展战略规划,符合本县主导产业发展方向,能够引领乡村振兴和盘活资产资源、促进集体经济和农民“双增收”),在具体评审中,由县项目库管理工作专班组织评审,由行业主管部门会审、选聘省市行业专家评审、县级最终审定“三级评审”后,纳入项目库,确保谋划项目上合政策、下接地气,真正储备一批能够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优质项目。今年以来,共谋划储备项目80个,涵盖了基础设施、乡村旅游、特色农业等多个领域,总投资达5.28亿元。

全流程管理,轮动建设项目。明确县项目推进中心对项目库进行统筹负责,设立谋划库、储备库、建设库和投产库,实行四库轮动、全流程管理,县级审定后的项目纳入谋划库,开展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前期准备工作的项目纳入储备库,由村投公司组织实施;开工建设的项目纳入建设库,专班推进落实;已竣工投产的项目纳入投产库,持续跟踪问效。同时,配套建立“包联领导+责任部门+项目”包保责任机制,严格落实“六包”职责,即:包手续办理、包征地拆迁、包开工建设、包资金使用、包工程质量、包投产达效,全方位、全过程服务,确保项目建设实效。

金融赋能  一个基金破瓶颈

常言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少启动资金或“第一桶金”,一直以来是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

针对村级集体经济过多依靠政府扶持、不知“钱从哪来、怎么管理”的问题,该县构建了“基金带动、金融撬动、多元推动”的资金保障体系,为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提质注入源头活水。

基金带动。坚持“公开透明、规范管理、注重绩效、滚动使用”的原则,制定出台《永和县壮大提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金管理办法(试行)》,从基金筹集、基金使用、监督管理、责任追究等方面入手,建立壮大提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金,通过金融资金、财政资金、社会资金、自有资金等10个方面,筹集2亿元发展基金,由县村投公司发起、管理,以直接投资的方式,为集体经济联合社、专业合作社、集体农场等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原则上不超过7年、不超过基金总规模的10%的投资,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形成“多个管道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精准实施滴灌”的资金支持模式。

金融撬动。制定出台《金融融资平台管理办法》,与农发行、农商行签订《全面支持发展永和县村集体经济战略合作协议》,量身定做,创新推出“强村贷”金融产品,为全县授信10亿元。其中:整村授信8亿元,授信306个自然村,人均最高可贷款10万元,不需要进行担保抵押;为全县79个集体经济组织授信2亿元,每个村集体经济组织贷款不超300万元;为村投公司授信贷款1500万元,同等条件下贷款利率优惠5%-10%。同时,开设绿色通道,进行“一对一”服务,做到即来即办,切实解决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贷款担保难、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多元推动。用好财政资金。积极对接承接上级政策,整合对口帮扶资金、各类惠农支农项目资金,主要用于产业发展,形成的固定资产确权后,交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持有和管护,并按一定比例股权量化为村集体和农民持有,实现村集体和农民共同收益。同时,将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纳入全流程、全链条、常态化监管体系中,通过月绩效考核制度,确保形成有效资产,保障资金使用安全。用足社会资金。制定出台《永和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专项奖励办法》,积极引导社会资本通过独资投入、联合投入等方式参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用活自有资金。坚持服务与发展并重,制定出台《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指导意见(试行)》,在兼顾群众持续增收、保障公益事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将不低于30%的当年可分配收益,优先用于经营性产业项目,促进村级集体经济滚动发展。

农场承载  一个业态强载体

基地是壮大提质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载体。为实现经营范围多元化、种养加一体化、产业发展融合化,该县把集体农场作为基地发展的突破口和重头戏,采取“党建+”的方式,创建集体农场新业态,明确了集体农场创建标准、章程、申报、评审办法和流程,不断增强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抗风险能力和融资能力。

5月17日,全县共审定授牌第一批集体农场23个(其中:种植类8个,种养结合类5个,设施农业类1个,加工类1个,农文旅融合类8个),预计带动32个村集体年增收300余万元。

谁来建设?坚持村党组织领办、市场化运作、村集体自主经营的原则,对发展基础好、资源独特的村,采取单个党支部建设,鼓励其率先发展;对立地条件差、产业基础薄弱、资源优势互补的村,采取联合党委建设,积极探索以大带小、以强帮弱、联村联建、村企联建、村社联建“五种方式”,打造集体农场新载体。

望海寺乡7个村组建望海寺乡养羊产业联合党委,发挥抱团优势,按照全县“1368”养羊产业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全县养羊全产业发展布局,整合资源,科学谋划湖羊养殖项目,采取“联合党委+集体农场+公司+农户”的方式,建设美洋洋集体农场,推动养羊全产业链发展。农场于2022年4月26日投入运营,总投资3000余万元,占地32亩,建筑面积7000余平米,羊存栏量可达5000只以上,年出栏量可达到1万只以上,年产值达到2000余万元,年利润约200万元。每年为7个村的集体经济共增收30万元,辐射带动周边10个养羊合作社和358户养羊户发展舍饲圈养羊产业,带动周边群众500余人种草、务工,每年人均增收约3000余元。

如何运营?制定出台《集体农场章程》,依章选举产生集体农场组织机构,引导采取“集体农场+公司”、“集体农场+合作社”、“集体农场+家庭农场”、“集体农场+农户”、“集体农场+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发展模式,鼓励发展绿色生态集体农场,探索发展博士专家集体农场、智慧集体农场、共享集体农场,多途径助推村集体与农户共同增收。

坡头乡索驼村党支部,把集体农场与自主自营、入股分红、合作共建、债券投资、资产发包五种模式结合起来,实现“一二三产齐头并进、农文旅业融合发展”的产业格局,预计可为村集体年增收50余万元,带动120余户户均增收4600元。探索自主经营型发展模式,打造索驼村甜瓜种植基地。投资170万元,流转农户土地46亩,建成高标准春秋棚28座,由村集体牵头,实施甜瓜种植,可为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带动临时性务工500余人次。探索入股分红型发展模式,打造索驼村农光互补基地。村集体利用光伏板间隙土地150余亩,入股勇林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实施农光互补项目,分季节种植部分喜阴药材、农作物,实现光能和土地的集约化、立体化综合利用,预计村集体可获得分红收益10万余元,带动临时性务工800余人次。探索合作共建型发展模式,打造索驼村文创旅游基地。创建学生校外实训基地,打造集餐饮、住宿、研学、休闲于一体的特色民宿旅游村。注册“索驼驿站”商标,引导农户积极参与剪纸、泥塑、紫砂壶等文创产品的开发,综合带动村集体年收入5万元。探索债权投资型发展模式,打造索驼村规模养殖基地。村集体将扶贫整合资金通过债权投资的方式注入索驼生态农场养殖专业合作社,村集体每年可获得3万元的资金投资收入。探索资产发包型发展模式,打造索驼村饲草加工基地。积极争取县级整合资金实施饲草加工厂改扩建项目,新建厂房、购买设备,新增饲草加工和再生物质燃料生产线,由村集体以资产发包的方式租赁给合作社,每年可增加集体收入15万元。

怎样增收?坚持多元分配、利益共享原则,制定出台《永和县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指导意见》,采取“支部+集体农场+农户”利益联结模式,畅通“流转土地获租金、入股集体变股金、就地打工挣薪金、产品出售得现金、盈余分配赚红利金”五种增收渠道,开启了产业化增收新路子。

乾坤湾乡成立永和绿工村集体经济联合社,通过承包绿化、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带动3个村集体年增收4.5万元,50余人通过参与务工,年均增收8120元。

怎么管理?实行“集体领导、民主集中、充分酝酿、会议决定”的管理机制,制定出台《集体农场标准化生产制度》《集体农场示范创建评星定级办法》等,规范建设标准、经营范围、经营方式、评审要求、申报流程和考核考评,严把农资、技术、生产、销售及财务管理等各个关口,促进集体农场科学管理、规范生产、健康高效运行。

田畴织锦绣,沃野好风光。在这片孕育希望的热土上,永和人正书写着壮大提质村级集体经济的宏伟篇章。下一步,永和县委、县政府将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安排部署,以更强烈的使命担当、更昂扬的奋进姿态,全面掀起新一轮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提质热潮,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永和特色、切合基层实际的山区县壮大提质村级集体经济新路径,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向人民群众交好账。

责任编辑:成静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