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商会建议:合理规划危废处置能力建设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记者 程晖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记者从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了解到,其牵头会员企业起草的《关于保障危险废弃物处理行业健康发展的提案》正在通过全国工商联审核,拟以团体提案报送。
据介绍,2021年,全国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能力超1.6亿吨/年,较2012年增长了4倍。相比于水泥窑协同处理等协同资源化手段,专业的危废处理设施可处理危废种类更多,运营也更专业、更安全。
但是,根据行业调查,目前危险废弃物处置行业的发展却受到水泥行业无序发展的干扰不利影响。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处理范围局限性大、生产波动明显,干扰专业危废处置企业正常生产。由于水泥窑协同处置的局限性,一些容易处理的常规废物被水泥窑低价获取,而高腐蚀性、难处理的废弃物全部由专业危险废物处置厂来承担,导致危废处置企业无法合理调配焚烧来料。一些企业被迫接纳远超其设计负荷的腐蚀性废物,造成焚烧废物菜单中含硫氯极高,造成环境风险。此外,由于水泥窑协同处置会受到水泥行业波动、季节的影响,与环境公共服务持续、稳定运营的需求不匹配。
《提案》指出,水泥窑协同处置无法处置危废中的重金属等物质,重金属分散稀释到了水泥产品中,增大了其向环境释放的风险,同时也额外增加了汞向大气环境的排放。另外,水泥行业无序发展不仅影响到危废达质达标处理,也对专业的危废处置企业形成不对等的恶性竞争,冲击行业发展。
因此,为保障危险废弃物处置行业的健康发展,《提案》建议: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等部委在行业发展规划上明确水泥窑协同处置的定位,强调工业危险废弃物处置要以集中焚烧处置为主,以协同资源化处置为辅,同时加强行业调研和项目布局规划。水泥窑协同处置可以是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的一种有益补充,有效补足一些地区危废处理能力不足的短板。地方政府要加强行业调研,合理规划危废处置能力建设,在危废处置能力缺口较大、废物类别较为合适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且具备水泥窑处置设施的地区,规划配置一定的水泥窑协同处置能力。
责任编辑:程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