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导报现场 正文

成渝双圈:建设成渝金融法院 提升跨省域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支撑力

——打造成渝地区金融法治保障高地

2025-04-22 18:16 中国发展网 李平贵

摘要:作为全国首个跨省域管辖金融案件的专门法院,成渝金融法院通过司法实践为金融创新提供法律支持,推动金融领域改革和创新,促进金融资源高效配置,有助于提升成渝地区金融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为成渝地区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李平贵 记者李博 加快推进成渝地区金融法治建设,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市场一体化,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成渝金融法院的成立,旨在于健全金融审判体系,加大金融司法保护力度,营造良好金融法治环境,服务和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全国首个跨省域管辖金融案件的专门法院,成渝金融法院通过司法实践为金融创新提供法律支持,推动金融领域改革和创新,促进金融资源高效配置,有助于提升成渝地区金融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为成渝地区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2020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成渝地区共建西部金融中心的战略定位和设立金融法院。成渝金融法院的成立和高效运行,对服务保障国家金融战略实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完善中国特色金融司法体系,维护金融安全,提升我国金融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水平,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做法

建设跨省域“一站式”诉讼服务体系。紧扣“一体化立案”,打造“融法e诉服”特色品牌,积极推动全流程网上办案,大力推广“云上共享法庭”,为当事人提供多层次、高效率、低成本诉讼服务。全流程网上办案率提升至89.59%,超92%以上案件网上立案。探索建立金融案件跨省域执行联动协作机制,2个案例入选全市切实解决执行难部门联动协作领导小组2024年川渝协作执行典型案例。

创新金融审判运行机制。探索建立金融案件跨省域执行联动协作机制,妥善处理好金融领域疑难复杂案件和影响金融市场稳定的重大案件。强化与两地高院金融审判联席会议等工作机制衔接,完善二审改判、发回重审案件双向沟通机制,创新联庭法官会议制度,不断加强对辖区基层法院金融审判工作的监督指导。坚持依法公正高效化解涉外金融纠纷,打造专业涉外金融审判团队,推进金融业高水平开放。先后到南岸、渝北、成都等地召开片区金融审判调研座谈会,81家基层法院参加座谈,调研收集金融审判法律适用疑难问题294个,举办辖区金融审判业务培训班3期,反馈改发案件分析报告22份,发布典型案件5批次36个,有力推动成渝地区金融裁判理念、尺度统一。

构建金融治理协同机制。与川渝两地证监局、原银保监局等监管机构签订框架协议,与重庆市两江新区、江北区、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五分院联合会签合作协议,加强金融风险信息预警、研判、共享机制建设。与北京金融法院、上海金融法院、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签订合作备忘录,不断提升金融专业化审判水平。先后与北京大学等高校建立战略合作,聘任32名专家组建智库,举办2届研讨会,积极打造金融法治研究成果。与两地监管机构共享重大敏感案件信息15件次,与两地证监局等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凝聚“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合力。依托重庆市证券期货业协会调解工作室、中证资本市场法律服务中心重庆调解工作站等调解平台,促成当事人调解或撤诉4744件。发送司法建议9份,发布白皮书2份。

创新跨省域办公一体化运行机制。落实班子成员两地常态化轮值、两地干部适当交流等工作机制,依托信息化系统,线上开庭25次,合议案件4228次,实现两地办公区党建、办公办案、日常管理等常态化制度化。在两地办公区分别设立代表委员联络站,聘请川渝两地代表委员为特邀调解员。开展“服务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点联络活动。与重庆市检察院第五分院召开联席会议,探索设立“云上共享法庭”检察院办案端,持续探索构建符合司法规律和成渝特点的金融审判与检察监督协作模式。

推动西部金融中央法务区高效能运行。与两江新区、江北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设立成渝金融法院江北巡回审判站,加强与西部金融法律服务中心及两江新区金融调解委员会协作配合,积极构建“法治+金融”与“机构+平台”一站式法商融合机制。扎实推进成渝金融司法协同中心实质化运行,努力打造具有成渝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金融纠纷源头治理法治品牌。中心目前已入驻金融机构135家,整合全市法院特邀调解组织2000余家,特邀调解员9000余名,受理金融类纠纷申请20余万件,调解成功13余万件,被纳入2024年重庆市全面深化改革重点任务、重庆市大力实施“智融惠畅”工程加快建设西部金融中心行动方案。

成效亮点

坚定不移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充分发挥金融审判对金融业的保障、规范和引导职能,促进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办结涉国企金融纠纷460件,涉案标的额41.71亿元,服务“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高效执行7架飞机,让某国企“停飞”的飞机重新“激活”运行。办结涉民营企业金融纠纷2262件,涉案标的额102.9亿元,依法保障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金融政策落地,推动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金融审判工作效能持续提升。妥善审理票据、融资租赁、金融借款、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等案件,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在川渝相关基层法院召开多次金融审判调研座谈会,调研收集金融审判法律适用疑

难问题,举办辖区两级法院金融审判业务培训班3期,有力推动川渝地区金融审判工作。

跨域运行机制建设趋于完善。建立制定覆盖各项工作的90余项制度,两地办公区一体化融合发展机制不断完善。加强川渝两地法院金融审判条线信息化系统对接,实现跨网、跨域办理案件。承办课题获评最高人民法院年度司法研究重大课题优秀课题,专业化审判水平不断提高。

跨域金融治理协同机制基本形成。牵头成立成渝金融司法协同中心,整合全市法院特邀调解组织2000余家、特邀调解员9000余名,受理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信用卡纠纷等金融类纠纷申请20余万件,努力打造具有川渝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金融纠纷源头治理法治品牌。(重庆市高法院  市委金融办)

责任编辑:刘维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