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典型案例
摘要:川渝两省市人社部门坚持制度性改革和法治化实践,联合出台全国首个区域协作的社会保障卡(以下简称社保卡)“一卡通”条例,促进“一卡多用跨省通用”,推动协同制度优势向区域治理效能转化。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李平贵 记者李博报道 中央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探索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方面率先实现‘同城待遇’”。川渝两省市人社部门坚持制度性改革和法治化实践,联合出台全国首个区域协作的社会保障卡(以下简称社保卡)“一卡通”条例,促进“一卡多用跨省通用”,推动协同制度优势向区域治理效能转化。
背景意义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要建设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推广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一卡通’服务管理模式”。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应用试点工作要求,长三角、川渝等区域要建立区域内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应用相关管理制度,形成区域协同服务模式。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推进,两地人员高频流动,公共服务领域卡码冗余、互不通用等跨区域服务壁垒凸显,协同治理效能有待提升。市人力社保局以制度型开放突破行政壁垒,联合四川省人社厅共同推动《重庆市社会保障卡一卡通条例》《四川省社会保障卡一卡通条例》出台,通过法治化路径推动两地卡码合一、通办通用,破解“减证便民”、协同治理堵点难点,共建社保卡“一卡通”服务管理新模式。
主要做法
“四同步”贯通协同立法全周期。一是高位统筹同步立项。人社部、四川省政府、重庆市政府签订深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战略合作协议,川渝两省市人大社会委签署协同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合作协议,将社保卡立法纳入跨省合作重点事项。二是专班推进同步起草。川渝两省市分别成立由人大常委会、人民政府分管负责人任组长的立法工作领导小组,联合组建人社厅(局)主要领导挂帅的工作专班,建立联合调研、会商等制度。三是联动审议同步通过。2023年两地各自将《条例》纳入预备审议项目,2024年经两地人大常委会同步审议通过。四是精准对标同步施行。2025年1月1日起两地《条例》同步实施,核心条款有机衔接,打造“一卡通”法治协同新范式。
“三链条”构建意见征集全闭环。一是搭建需求发现链。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人多卡”“重复认证”等痛点,通过政策梳理、跨部门研讨、实地走访等方式,摸清社保卡“一卡通”服务管理法治需求。二是创新意见征询链。组建跨省联合调研小组赴浙江、江苏、江西、海南等先行地区取经,赴重庆市南川、潼南、大足、永川和四川省德阳、绵阳、资阳等代表性市(区)调研,创新“云端问卷+线下论证”意见征集模式,累计收到意见108条,采纳73条。三是完善评估反馈链。建立两地人大、司法部门定期磋商机制,组织地方政府部门、智库专家开展多轮论证,对未采纳意见实行“清单式反馈、溯源式说明”,实现立法建议征集、论证、反馈闭环管理。
“两健全”彰显川渝地方特色。一是健全“一卡通”应用拓展机制。《条例》明确社保卡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金融服务等领域实现一卡通用,规定社保卡“一卡通”应用事项实行清单管理、动态调整,鼓励基层结合实际创新拓展应用领域、应用事项。二是健全川渝“一卡通”协同推进机制。《条例》明确规定建立川渝社保卡“一卡通”工作推进机制,川渝两地共同编制应用事项清单,制定应用管理相关制度,实现数据共享共用,构建高效协同工作格局。目前,两地已联合印发川渝社保卡“一卡通”协同发展工作方案、首批“一卡通”应用目录清单,推进实施“1342”行动计划(1个专班、3大项应用功能、4大类创新场景、2个协同案例),成功打造遂潼“一卡通”协同“样板间”,实现人社、政务服务“一码登录、一码通办”,23项功能互认互通。
成效亮点
突出首创首成、善作善成,为全国“一卡通”贡献重庆经验。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协同出台“一卡通”条例,人社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信息》刊载我市推动社保卡“一卡通”经验做法,重庆受邀在全国社保卡培训会上作经验交流。相关工作入选人社部网信工作会参阅案例,获《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检察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中国组织人事报》《中国社会保障杂志》等媒体广泛报道,持续打造“全国进位、西部领先和重庆辨识度”的标志性改革成果。
推进便民场景“一卡通用”,“小卡片”链接“大民生”。川渝协同应用“一体化融合”,电子社保卡授权登录天府通办、渝快办、四川人社APP、重庆人社APP等平台,集成失业金申领、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等40项线上业务;两地全面支持异地就医即时结算;42家景区、20家博物馆实现持卡(扫码)入园,200家图书馆开通社保卡图书借阅通借通还服务;遂宁、潼南等试点区域开通刷卡乘车,累计服务3.2万人次。我市105项人社服务“全业务用卡”,补贴待遇进卡超2000亿元;全市3.3万个定点医疗机构持卡就医购药;累计发行加载交通密钥的第三代社保卡221万张,实现轨道、公交“一卡通乘”;电子社保卡与“渝快码”互通互认,2024年全市用卡(码)量超8亿人次。
加速全域推进、全面覆盖,让“一卡通”服务泛在可及。川渝两地共同打造社保卡服务网点8098个,实现申领、激活、补换、密码修改与重置、电子社保卡签发等10项社保卡服务事项“川渝通办”,累计服务两地群众超59万人次。联合社保卡合作银行出台多项川渝区域内减免社保卡相关手续费的金融优惠措施,在川渝地区范围内推动年费、小额账户管理费、异地取款手续费、跨行取款手续费、补换卡费等6项费用减免政策。2024年末,重庆市持卡人群3651万人(含在渝参保的外地户籍人口),电子社保卡覆盖率73%;全年累计办理社保卡申领、启用、换领换发、应用状态查询等业务555.2万人次,其中上门服务28.6万人次,回访满意率达99.7%,获得群众普遍认可。
(重庆市人力社保局 市人大社会委)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