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促创,点亮京津冀协同创新之路
——“石创未来 2025”首届石景山专利检索大赛落幕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付朝欢报道 4月26日,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由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和北京市知识产权局指导,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北京市石景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北京市石景山区总工会携手天津市河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河北邢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北方工业大学等单位主办,北京星河智源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首届“石创未来2025”——石景山区专利检索大赛,在石景山区会客厅新闻发布厅落幕。
大赛依托星河智源“MindFlow”AI+知识产权大数据创新平台,深度聚焦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吸引了京津冀地区 300 余名来自科技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精英参与。历经1个月激烈角逐,通过三轮实战选拔,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风采奖和团体奖共18项奖项。
共探检索“新妙境”
“在‘4·26’国际知识产权日的这个好日子里,我参加了检索比赛并且幸运地获得专业组一等奖。”北京达尔文细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知识产权经理陈莹娟在赛后表示,非常感谢大赛提供的学习交流平台,在这里得到了资深专家的指导,也认识了若干同行好友。
该赛事自3月26日启幕,吸引了来自京津冀地区头部企业、高校以及专业服务机构的300余名专业人士踊跃报名参赛。历经一个月的激烈角逐,从4月12日初赛的“初露锋芒”、4月19日复赛的“强者对决”,到4月26日决赛的“巅峰较量”,全赛程亮点纷呈。
借助“MindFlow”AI+知识产权大数据创新平台,初赛阶段,选手们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熟练的检索技巧,快速搭建检索策略以寻找目标专利,从上千条检索结果中快速筛选出目标专利信息;复赛环节,面对技术难题和赛题要求,选手们灵活运用智能化检索工具,通过语义检索、以图搜文等创新手段,高效完成检索任务,展现出过硬的实战能力。
4月26日决赛中,参赛选手们围绕高价值专利检索任务,综合运用行业知识、检索策略与MindFlow的智能语义检索、以图搜文等能力,在限时检索、案例分析、现场答辩等多个环节中,选手们思路清晰、逻辑严谨,充分展现了对专利检索技术的深刻理解和对“人工智能+知识产权”融合应用的创新思考。
本次决赛评委团汇聚了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中科院知识产权学院、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以及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等机构的专家学者。他们对于选手的答辩内容从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评分并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
打造知产赛事“新样板”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信息数据关乎国家利益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星河智源副总经理齐晓龙介绍。
在本次大赛中,选手使用的检索工具MindFlow,是曾获2024年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开发项目。其核心技术能力基于该企业构建的数亿级多源异构高质量数据集打造而成,包含了全球多语种高精度智能语义检索引擎和中国第一款科创大模型。选手借助它能高效定位全球领域内相关专利信息,也能够用中文阅读复杂的专利文献并快速找到关键线索。
领途汽车有限公司参赛代表马俊长获本次大赛公众组一等奖,他以其公司近期项目“新能源铝车身汽车”为实际案例,介绍了利用该工具实现工作效率从“耗时”到“秒级”的跨越:首先,语义检索快速定位核心专利,耗时缩短;其次,批量检索处理竞争对手专利,数据导出仅需几次点击;再次,预警监控发现某关键专利即将到期,及时调整研发方向,规避潜在风险。
北方工业大学曾凡亭则分享了借助该工具优化科研方向的经验,陈莹娟除了介绍专利检索在多种业务场景的应用,也分享了应用该工具开展海外知识产权预警项目的心得。
“在数字化时代,知识产权作为创新的核心要素,其创造、保护和运用至关重要。”齐晓龙认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为知识产权信息的检索、分析和保护带来了革命式的机遇和挑战。“人工智能与知识产权大数据的结合,正在改变创新的格局。”
齐晓龙表示,该企业将继续通过打造自主可控的科研数据库,避免数据“卡脖子”和核心技术方案泄露风险,确保我国科研安全和数据安全,实现国际竞争的战略主动权。
共筑创新生态
马俊长是本次大赛的明星选手。颁奖仪式刚结束,他周边就围满了其他选手加社交媒体好友。
“他可不只是获得一等奖,他还是最年长的选手,来自河北邢台。经过了解,他多年来都保持着学习、创新的活力。”石景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崔岩也感到印象深刻。
崔岩介绍,本次以石景山区为辐射源头的大赛虽为“首届”举办,但报名人数达300余名,大多来自京、津、冀地区头部企业、高校以及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专业人士,甚至还有部分其他省区的高校师生,“参赛人数之多和覆盖面之广,说明此类赛事能够有效激发地区创新活力,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发现知识产权管理人才”。
“以前总觉得石景山和天津、河北距离远,没什么地缘优势。那么,举办这样的赛事活动,就可以成为我们推进京津冀知产工作协同发展的有力抓手。”崔岩感慨。
可以说,本次大赛的成功举办,展现了区域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创新活力和无限潜力。
在决赛当日,北京市石景山区、天津市河北区、河北省邢台市三地市场监管局正式签署了《跨区域知识产权工作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了知识产权协同发展促进中心。
崔岩表示:“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以本次大赛为契机,整合三地优势资源,链接园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金融机构等科创要素,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知识产权协同发展体系,提高专利转化运用效能,写好科技成果转化和金融赋能这篇大文章,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共筑创新生态。”
责任编辑:付朝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