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京市朝阳区博物馆活动季启幕
中国发展网讯 2025年5月18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北京市朝阳区以“融荣共生城市中触手可及的博物馆”为主题,拉开“2025年朝阳区博物馆活动季”的序幕。5月18日至10月8日,2025年朝阳区博物馆活动季”将带来百余场主题活动和20余个新展,为市民游客打造跨越时空、丰富多元的文博盛宴。
5月18日,朝阳区正式发布“2025年朝阳区博物馆之城建设十大重点任务”,通过机制创新与资源整合双轮驱动,构建“馆城一体”发展格局。近年来,朝阳区创新推进博物馆建设,全力打造“馆城相融”的“15分钟文博圈”。经过多年的培育建设,目前全区已建成博物馆90家,数量和质量在全市处领先地位,为市民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博服务。
百余场活动+20余项新展
“2025年朝阳区博物馆活动季”期间,朝阳区将以“馆城融合”为主线,推出8大类、11小项系列活动。
活动季以“消费场景联动+优质资源下沉”为核心,覆盖全域商圈、社区、校园及文旅场景,通过举办蓝色港湾“北京消夏文创妙会”、合生汇文创打卡集章活动、侨福芳草地文旅融合主题活动、DT51体育文博新浪潮主题活动,以及“全民文化探享计划”“文脉随行·遇见博物馆”活动、“潮young好礼”文创设计大赛、“公益展厅”计划、“教室里的国家宝藏”主题活动等,释放涵盖展览、文创、酒店、景区等领域的100余项专属权益,全方位激发博物馆活力,吸引市民游客深度参与,共享朝阳区“博物馆之城”建设成果。
同时,朝阳区还将联合域内各文博场所推出百余场主题活动,如:中国考古博物馆的“精品文物专场讲解”、中国工艺美术馆的“非遗市集”、中国电影博物馆的光影知识乐园家庭日活动、民航博物馆的“航博奇妙游”——解密新能源飞机活动,以及北京民俗博物馆分馆北顶娘娘庙的“沉韵雅集・非遗传香”——无火香事与千年匠艺的沉浸式体验、中国紫檀博物馆的非遗紫檀雕刻技艺展演等,为市民打造丰富多元的文博体验。
中国铁道博物馆东郊馆的“韶山,永远的精神高地”、遇见博物馆798馆的“永恒的风景:19世纪欧洲油画真迹展”、北京金台艺术馆的“丝路霓裳——中亚民族服饰文化交流展”、于小菓点心模具博物馆的“中国茶点器具展览”、中国农业展览馆的“国色芳华•牡丹的前世今生”主题展……5月18日前后,朝阳区不少博物馆同步推出累计20多个特色新展,持续释放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为市民打造一场跨越时空的沉浸式文化盛宴。
发布博物馆之城建设十大重点任务
今年,朝阳区将完成“2025年朝阳区博物馆之城建设十大重点任务”,从交流合作、政策扶持、品牌活动、文创开发、人才培养等维度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为区域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十大任务具体包括:召开“朝阳区博物馆之城建设大会”,发布朝阳区博物馆在地贡献蓝皮书,推出扶持博物馆发展2大举措,探索馆城融合发展路径;鼓励在朝阳策划开展国际知名、国内一流文博大展,根据单个项目累计售票总人数核定支持金额,售票人数达10万人次起给予奖励,最高可达100万元资金支持;举办5·18国际博物日活动季,打造文创市集、公益课堂、数字展览等特色活动,联动四大商圈拉动文旅消费;举办“潮young好礼”文创设计大赛,选拔一批代表朝阳城市形象、传播文化内涵、符合百姓爱好的文创作品;开展“三·十朝阳区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评选,强化博物馆服务功能、教育功能,提升供给侧水平;培育博物馆专业人才,搭建博物馆人才跨省、跨界交流合作平台,为博物馆发展持续注能;打造“朝阳博物馆里的课程”品牌,推出“博物馆里的历史课”“博物馆里的艺术课”等系列博物馆研学路线;组建志愿服务讲解团,鼓励全年龄段人群参与,打造区域文化传播核心力量;支持博物馆多元化身份认证,支持朝阳区内博物馆申报参评A级景区,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小学社会实践大课堂、新时代文明实践伙伴单位等,实现跨部门协同扶持博物馆事业发展;开展博物馆“五进”(进商圈、进学校、进社区、进园区、进企业)示范项目评选,推动博物馆在社区治理、社会教育、促进消费中发挥更大作用。
博物馆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城市文旅资源的核心要素。朝阳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以馆链城,以文赋旅。我们将通过‘十大任务’的系统实施,充分释放博物馆的经济价值与社会效益,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在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中彰显朝阳担当,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贡献朝阳力量。”
打造“馆城相融”的“15分钟文博圈”
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承载区,朝阳区坚持以首善标准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通过出台系列扶持政策、设立非国有博物馆专项资金、创新开展“类博物馆”试点等举措,全区文博事业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
朝阳区各类博物馆呈现“百花齐放”态势。截至目前,朝阳区博物馆总数已达到90家,实现10万人拥有博物馆2.6座博物馆,正式建成“备案博物馆-类博物馆-文博空间”三级博物馆体系,区域博物馆空间布局持续优化,南北文博资源趋向均衡发展。
同时,朝阳区致力于推动博物馆引领社会发展,在城市建设、社会治理、文化教育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朝阳区大力实施“朝阳区博物馆高质量发展项目评选”和“文博馆长万里行”活动,搭建多样化博物馆服务平台,加强馆际交流合作,提升区域博物馆软实力;创新推出“朝阳区博物馆通票”,组织开展“开学第一课”“文物快闪”“博物馆看朝阳主题讲座”等博物馆“五进”工程,市民在身边“遇见文博”,促进文博空间与城市发展的深度融合和博物馆跨界发展。“文博朝阳”正成为彰显朝阳形象的城市文化名片。
今年,朝阳区将从博物馆提质、赋能、融合三个维度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优化展览供给侧改革,创新打造兼具学术深度与观展体验的精品特展,形成常态化高品质文化供给;加速推进文物数字化工程,推进文博建筑数字化、亮化;深化“博物馆+”战略布局,培育馆城融合新型业态,重点发展博物馆研学、文创IP、VR博物馆等新兴产业,构建文博经济创新发展生态圈,培育“博物馆+”文博经济新动能,全面推动区域博物馆事业提质增效,助力“五宜”朝阳建设。
责任编辑:付朝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