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重塑邮政快递业
摘要:到2027年,我国邮政业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全行业研发投入有效增长,科技成果转化规模显著提升,邮政业创新发展水平明显提高。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王健生报道 近日,国家邮政局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解读《国家邮政局关于加快邮政业科技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到2027年,我国邮政业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全行业研发投入有效增长,科技成果转化规模显著提升,邮政业创新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到2035年,行业科技创新体系全面建成,邮政业科技创新能力全面增强,创新效能全面提升,拥有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培育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和国家级科研平台。
《意见》强调,要通过健全科技研发体系、打造高质量技术产品体系、建立高水平技术标准体系、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优化科技标准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邮政业科技创新体系;通过推动服务创新、智慧发展、安全发展、绿色发展和管理创新,进一步推动邮政业创新发展。
国家邮政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徐华荣表示,邮政业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海量的数据资源和广阔的市场空间,是人工智能应用的重要阵地。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邮件快件收寄、分拣、运输、投递、仓储、客服、管理等环节都得到了积极应用,对生产与服务、管理与决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具体而言,邮政业智能安检系统解决了传统安检设备成像效果差、检出率低、安检速度慢等突出问题,大幅提升了安检效率、降低了安检成本,有力推动了邮件快件安全检查制度落实。邮政业智能视频监控系统解决了高密度多路视频,完全靠人员根本看不过来、人力成本高、效率低下等问题,实现了安全事件主动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预警。邮政业智能语音申投诉处理系统大幅提升了申投诉处理效率,更好保障了用户合法权益。通用寄递地址编码加速推进邮政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更好实现企业互通、全链贯通,切实保护用户信息。
在城乡经济循环中,邮政业也运用科技创新手段,通过加强智能化装备投入、加快无人配送技术应用以及完善冷链寄递设施等举措,提升了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运转效率,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民增收。
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科技创新成果不断落地。在县域分拨或处理中心,引入智能分拣、智能安检、智能仓储等技术,提升了邮件快件处理效率;在农村、偏远山区等交通不便的区域,推广无人机应用,显著提高了配送质效。此外,通过建设预冷保鲜、低温分拣、冷藏仓储等设施,增加冷链运输车辆,并借助数字化手段实施全流程温度可视可控,极大减少了农产品在寄递过程中的损耗。
展望“十五五”,徐华荣表示,国家邮政局将加大行业科技创新力度,持续提升行业科技创新水平,引领和支撑邮政业高质量发展。包括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印发人工智能+邮政快递融合发展实施意见,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在行业的推广应用,加快推动无人机、无人车、智能云仓在行业规模化应用。持续开展交通强国邮政专项试点,支持企业院校、邮政管理部门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应用试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经验和做法。编制出台“十五五”邮政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围绕绿色、安全、智能等重点领域持续开展标准研制,努力扩大标准对外影响,为邮政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责任编辑:王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