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导报现场 正文

2025商业经济发展论坛暨企业破局出海新闻发布会在京隆重举行

2025-06-05 14:46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讯  6月3日,由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信息产业工作委员会、国际商业发展专业委员会、北京中恒永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主办的“2025商业经济发展论坛暨企业破局出海”新闻发布会在全国人大会议中心盛大召开。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刘晓峰、原国资委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赵华林、原国家工商总局公平交易局局长宁望鲁、原工信部机关局长、世界数字经济组织顾问赵忠抗等领导,以及来自孟加拉、尼日利亚、科特迪瓦、巴基斯坦等国的政商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的历史性时刻。建恒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专委会会长张晓恒先生、执行会长李芬女士、秘书长李靖先生,与一带一路国家在现场签约项目累计金额达8600亿美元,覆盖能源、基建、数字金融、智能制造、高端医疗、供应链等20余个领域,开启中国企业出海正式迈入"技术赋能+生态共生"的4.0时代。

图片1

破界共生:全球化新机遇下的破局方案

刘晓峰在致辞中强调:“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中国企业应把握‘一带一路’国家工业化上升期的机遇,以开放合作实现共赢。”

赵华林从"协同发展"角度发表重要观点:"国企与民企要形成'出海合力',发挥各自优势。国企在基建、能源等大型项目上具有技术资金优势,民企则在市场灵活性上表现突出,二者应优势互补,共同开拓国际市场。"他还特别强调:"要注重'产业链出海',通过全产业链协同,降低出海风险,提升国际竞争力。"

宁望鲁则以“破界新蓝海”为主题,提出中国企业需打破传统思维桎梏,通过“双引擎”驱动——即“高端圈层资源整合”与“数字生态协同”,实现从“单点突破”到“生态共生”的跨越。

赵忠抗在致辞中表示,以“无界·共生·智链:跨境产业生态与数字化未来共生”为主题,强调以 数字通证(TDL)激活企业数据资产,推动 现实资产代币化(RWA)助力全球流通。呼吁企业深化共建“一带一路”与跨境电商布局,运用Web3.0技术构建“七链融合”生态,通过智能合约与跨境产能调配实现协作范式革新。

国际商业发展专业委员会相关负责人深入阐释了“技术赋能与本地化融合”的中国方案,在发布会上指出,在全球价值链重构的背景下,单纯的产品输出已难以为继。中国企业必须从“卖产品”转向“建生态”,通过绿色智造、供应链本土化和数字化升级,帮助“一带一路”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以塑料产业和汽车制造为例,展示了如何通过区块链、元宇宙等技术优化供应链,构建“产业互联网”,实现“百国万店”的全球布局。

据了解,“技术+生态”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4.0模式。本次活动聚焦“破界共生”与“智链未来”,十大主题演讲板块涵盖食品加工、高端医疗、数字金融、能源基建等领域。中国企业出海已从1.0时代的商品贸易,升级为4.0时代的“技术+供应链+生态”系统赋能。

河南喜旺食品有限公司逯芳芳表示,企业将引领并推动食品企业全球化发展和"一带一路"国家食品工业体系建设。上海康九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总裁项文芹和海南峰裕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颉峰纷纷表示,将结合中医养生与精准医疗,针对“一带一路”国家高净值人群构建起“医疗+保险+旅游”的全球化服务生态。云畅享集团创始人葛长青表示,构建中医药国际化健康平台,用区块链技术优化农产品供应链经验走进“一带一路”国家。

图片2

签约与行动:从资源对接到落地生根

在签约环节,国际商业发展专业委员会与多国政商代表现场签署合作协议,项目涉及能源开发、基建投资、技术转移等领域。发布会上,各国政企代表纷纷演讲,呈述了在各个领域的政府采购项目,国家经济发展的迫切,期待借助专委会的资源和力量的热烈,并诚挚邀请各个领域的中国企业家及专家团队深入考察。 发布会后,专委会将迅速组织考察团深入就签约项目开展实地对接需求,并联合举办中国商品贸易展,推动项目落地,确保企业“出海”安全,夯实项目到订单的总管道。

展望未来:共建全球商业新生态

宁望鲁表示,中国企业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拥抱全球化,以创新协同的理念构建商业新生态。专委会则强调,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要么主动转型,要么被动淘汰。唯有与当地需求深度契合,才能实现持久成功。

据悉,本次发布会吸引了数百家企业管理者代表参与,与会者纷纷表示,通过与海外高端圈层的直接对话,不仅获取了精准项目信息,更深入了解了技术赋能与生态共建的全球化新路径。

责任编辑:潘晓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