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统一市场机制 巡游出租车运价市场化迎来积极信号
高艺心
中国发展网讯 在反内卷在各行各业加速落实之下,网约车与巡游出租车行业如何反内卷,也备受关注。
过去一段时间里,由于运力严重饱和,低价内卷,网约车司机收入普遍下滑;同时,各地出租车司机排队趴活现象越发普遍和严重,等待时间越来越长,司机收入订单量进一步下滑,生存形势越发严峻。
对此,2025年开始,各地出台了一系列网约车治理措施,旨在规范平台运营,强化司机准入和权益保障。武汉市新版《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办法》即将于7月1日正式实施,首次提出要建立网约车运力总量动态调控。
与此同时,各地巡游出租车行业也在加速探索乘客流失困局下,改善司机生存现状的新路径。
可以说,尽管两大业态各自面临不同问题,但当前结果都是司机群体越发艰难,并且,直接导火索都是价格。只不过,网约车是因为低价内卷,而巡游车则是网约车低价内卷,客观上导致巡游车价格越来越高于乘客预期而引发的大量乘客流失。
这充分证明了网约车和巡游车两个行业之间的高度关联,并且对消费者而言,网约车和出租车都是即时打车,并没有区别,消费者会自然选择价格更低,体验更便捷的服务。这也说明,如今的打车市场已经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传统巡游出租车身处其中,与公交地铁这些公共服务有明显差异。
不过当前,这两个业态仍然是两套完全不同的价格体系,网约车是高度灵活动态调整的市场调节价,而巡游车是政府指导价,会进行阶段性动态调整,或者有限浮动。
既然已经处于同一个水池,构建公平统一的规则与机制就是应有之义,由此才能形成统一、开放、公平、有序的市场格局。因此,巡游车在非充分竞争模式下延续下来的机制规则,需要顺势而变。
今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提出能交给市场形成的价格都交给市场,这无疑为巡游车更好发挥价格机制在平衡供需,激发市场活力方面的作用,提供积极信号和指引。
从网约车和巡游车当前的最新情况来看,一系列积极向好的变化正在发生。
那么,如何更好地促进即时打车市场形成公平、统一、开放、有序的格局,更好保证从业者权益,实现各方共赢?如何更好发挥价格机制在巡游车领域促进资源高效配置,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积极作用?
网约车监管首推运力动态调控 巡游车网约车价格机制统一迎积极信号
7月1日,武汉市新版《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办法》将正式施行,《武汉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实施细则》同时废止。
《办法》首次提到,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出行需求和网约车发展定位,建立网约车运力动态调控机制。同时再次明确整体定位:坚持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适度发展出租汽车,按照高品质服务、差异化经营的原则,统筹、规范、有序发展网约车服务。
武汉市交通运输局在政策解读中提到,近年来,网约车数量迅猛增长,市场无序发展,为引导网约车市场供需关系动态平衡,将网约车数量实行市场调节修改为建立网约车运力动态调控机制。
此外,2025 年,多地密集出台网约车管理细则,从平台运营规范化、司机准入与权益保障、智能监管迭代,精准打击非法营运等维度,深化行业治理。
过去一两年中,各地频频发出网约车运力饱和预警,但网约车司机数量仍在不断增长,而一系列监管新举措,或将有效改变当前市场供需失衡局面,改善网约车司机生存状况。
此外,近期,天津、大连、苏州、佛山等多地都在推动网约车价格上调。据大连车友介绍,6月9日起,某网约车平台起步价从原来的7.88元涨到8.3元,里程费一公里涨了1毛钱左右。
过去网约车一直实行市场调节价,此次各地平台上调价格,是政府开始加强网约车价格治理的证明。同时有消息称,部分城市正考虑推动网约车和出租车价格统一。
昆明市运输和港行事业发展中心早在2024年2月便发文,拟逐步落实网约车政府指导价制定工作,目前正在推进中。同时,2024年12月,基于昆明不少出租车司机自发降价,该中心制定了巡游出租车运价优惠方案,并征求全体司机意见。
今年5月,昆明市计划启动主城五区巡游车现行运价体系评估工作,分析潜在风险隐患,提出运价调整建议方案和合理化工作措施。
越发高于乘客预期 巡游出租车价格机制短板亟待破局
过去一年多里,网约车价格持续走低,进一步凸显了巡游车价格机制短板。一方面,巡游车价格已明显高于乘客心理预期,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同样一趟路程,明明打网约车30元就能过去,为何还要花50多元打个出租车?
这样的抱怨在全国各地已比比皆是。深圳的C女士,早上习惯打车上班,但已经很久不打出租车了,“出租车价格太高了”。广州的Y女士,从白云机场到市区,出租车三十几公里花了110多元,可网约车只需要七十几元。目前,巡游车只有短途打车还能吸引乘客,中长途需求越来越少。
从实际对比看,各地巡游车在平峰期和高峰期都各里程段运价都明显高于网约车,且平峰期高出更多,比如,在深圳,平峰期里程30公里以上的路程,特惠网约车运价基本是出租车的60%左右,若使用优惠券,特惠网约车价格仅相当于巡游车打表预估价格的40%。在郑州,以平峰期15:30为例,46公里距离,特惠网约车为76元,而出租车打表预估131元。
除里程费之外,各地巡游车的拥堵费、长途费、空返费、夜间里程费等标准均明显高于网约车。尽管很多城市出租车都通过接入聚合平台实现线上一口价,比扬招打表低了不少,但依然高于网约车。
另一方面,巡游车运价依然采取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模式,虽然会根据节假日,夜间等情况进行调整,部分城市也开启分时段浮动计价,但离真正根据时间段、地段、天气、具体路线的实时供需情况,来高度灵活动态调价的模式还有较大距离,这限制了价格在促进出租车供需平衡中的有效调节作用。
在内外多重因素影响下,巡游出租车乘客持续流失,收入持续下滑。据悉,在合肥,巡游车司机路面扬招已经很少能接到订单,基本都是大医院,商超、写字楼、场站排队,而且排队时长明显增加,比如合肥南站平均排队1个多小时,机场排队8个小时是常态。
在洛阳,根据粗略估计,目前巡游车日均单数仅10单-12单左右,司机工作流水约220-270元,明显低于去年每日300元左右。
据报道,在长沙,巡游车司机日均流水在300-400之间;在合肥,多数出租车司机月收入仅有四五千元。而在威海,一份小范围调研显示,超八成司机表示收入已大幅下降。
可以看出,当巡游车与网约车已处于同一个水池中,面对同样的竞争规则,巡游车的现有价格机制就略显不合时宜了,需要构建与实际相适应的,更加市场化的价格机制。
多地出租车司机尝试自发降价 行业探索运价市场化 动态调整提速
当生存形势日益严峻,越来越多城市的巡游车司机开始积极应对。过去一年中,昆明、郑州、合肥、郑州等多个城市的巡游车司机开始自发降价,比如昆明司机在去年自发贴车贴,将起步价从10元降至6元。
2025年初,长春市出租汽车行业拟推动一项降价方案,白天起步价由8元降至5元,夜间9元降至6元。同时,等候费和各个里程区间单价均下调。若下调,出租车价格短途出行车费将降低40%。不过该方案在落实过程中遇到阻力,最终未能实施。
去年开始,郑州有不少出租车司机自发降价,贴上半价打车车贴。今年五一后,部分郑州出租车司机再度自发降价运营,贴上7折车贴,以期让乘客回流。
在多位郑州巡游车司机看来,目前通过聚合平台接一口价订单,到手其实也就相当于打表的七折左右,因此希望通过合理下调运价,让利于民。
在合肥,不少巡游车司机去年也尝试自发降价,将起步价从10元降至8元。为此,合肥去年11月曾召开巡游出租汽车运价优化方案听证会,但之后一直未公布结果。
可以说,各地巡游车司机自发降价并不顺利。一方面,目前降价还是零星分散行为,尚未达成广泛统一,另一方面,目前巡游出租车运价调整需要经过严格且复杂的流程。
今年初,昆明市针对运价调整,曾做过一次全体巡游车司机调研,最后由于同意运价优惠的司机仅占46.73%,未过半,故优惠活动未能推进下去。
这表明,巡游车要改变当前困境,仅靠司机自发降价难以实现,需要一套科学系统的动态调价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撑,能让价格基于时段、区域、天气等各种因素,更加灵活及时地反应供求,让巡游车价格在各个时段都更有竞争力。
不过,今年以来,包括深圳、武汉、三亚等在内的越来越多城市,已开始探索巡游出租车运价市场化,根据市场供求和竞争形势,构建更加灵活动态的调价机制,这也将是一个逐步从半动态调价到高度灵活动态调价的过程。
另一方面,在政府指导价模式下,各地也在加速巡游车运价调整频率。
6月9日,安徽省绩溪县发布关于调整绩溪县城区巡游出租汽车运价及改革定价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到要建立巡游车运价动态调整机制,依据基准运价(包括基准起步价、基准车公里运价等,下同)和允许浮动幅度,综合考虑市场供需、运营成本、交通状况、节假日、服务质量、居民收入和驾驶员收入水平等因素,在浮动幅度范围内确定巡游车实际执行运价。
从各地巡游车司机心态来看,认可运价需要运价动态调整的司机也越来越多,包括认为平峰期起步价和里程费可以降低。
构建公平统一市场,巡游车网约车价格应一放一收
作为民生领域,即时打车市场并不能走向完全自由竞争,需要宏观调控,方能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对于网约车而言,价格需要加强监管,对于巡游车,价格需要放开。
事实上,早在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58号文)就提出,要建立“出租汽车运价动态调整机制”。具体而言,要理顺价格形成机制,充分发挥运价调节出租汽车运输市场供求关系的杠杆作用。综合考虑运营成本、居民和驾驶员收入水平、交通状况、服务质量等因素,科学制定、及时调整出租汽车运价水平和结构。
2019年,交通运输部等发布《深化道路运输价格改革的意见》指出,到2020年,道路运输竞争性领域和环节价格基本放开,明确健全主要由市场决定的道路运输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完善科学、规范、透明的道路运输价格监管制度。其中规定,对巡游汽车价格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管理的,各地要按要求加快健全运价形成机制,建立完善运价动态调整机制,并定期评估完善。
《意见》还鼓励各地逐步建立完善运价调整机制,对运价调整机制进行听证,达到启动条件时应及时实施运价调整并向社会公告,实现运价调整工作机制化、动态化,增强价格时效性、灵活性。
今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其中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促进先进优质生产要素高效顺畅流动,有效破解价格治理难点堵点问题,使价格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增强价格反应灵活性。坚持依法治价,提升价格治理科学化水平,规范经营主体价格行为。
该《意见》还提出三方面重点举措,第一点便是稳妥有序推进能源资源、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价格市场化改革,让更多价格由市场形成。
事实上,在客运领域,民航和高铁价格都已实现灵活动态调价。而高铁能实现灵活调价,本质是“竞争充分性+需求差异性+技术可行性+政策包容性”四者协同的结果,其中技术基础对动态定价的实现发挥重要作用。高铁系统有先进票务系统和数据分析能力,能实时监控客流变化,为动态定价提供数据支持。
应该看到,在巡网融合大趋势下,即时打车市场已经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巡游车行业重构市场化机制是应有之义,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这其中的关键,就是让价格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建立一套科学、动态、高度灵活的价格机制。根据不同时段,不同区域、不同天气的供求关系实时变化,来灵活调整价格。由此,才能让巡游车运价与市场预期相匹配,让更多乘客享受到实惠便捷的服务并逐渐回流,进而改善巡游车司机生存状况。
不过当前,巡游出租车的当务之急是进行平峰期运价下调,通过薄利多销实现市场止跌回稳。
而要让运价动态调整更加科学有效,还需要构建一套高度数字化的运营及管理体系作为基础支撑,让巡游车行业能准确、客观、全面且实时把握供需状况。
这就要求巡游车行业在推进运价市场化同时,进行全方位数字化升级,实现乘客体验、服务品质、司机运营、企业管理等各维度的升级创变,方能让乘客回流且留住。
回到整个即时打车领域,构建公平统一开放有序的市场,政府可以发挥积极作用。比如一方面,推动网约车行业运力优化与定价透明化,强化总量动态控制:让网约车从低价倾销转向精细化运力管理,另一方面,推动巡游车价格机制改革与服务升级,统一监管框架与分类治理,构建公平竞争生态的协同路径。
由此,巡游车和网约车逐渐实现统一市场下的良性并行发展,实现价格机制、管理机制等更多方面的统一,才能真正减少内卷,更好保障广大司机权益,整个打车生态才能共赢共生可持续。(作者单位为亿欧网)
责任编辑:张洽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