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片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加速构筑向北开放新高地
摘要:哈尔滨片区始终将制度型开放作为撬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点,通过持续深化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方面的创新突破,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外贸业态升级、结构优化和规模壮大注入强劲动力。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袁小峰 林强报道 近年来,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哈尔滨片区(以下简称“哈尔滨片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对黑龙江省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全面统筹贸易、投资、通道、平台建设,不断扩大制度型开放力度,高水平构筑向北开放新高地。
哈尔滨片区累计形成自主创新案例292项,其中57项入选省级创新实践案例,企业许可“无感续证”入选国家第五批“最佳实践案例”,“南北共建飞地产业园区(深哈产业园)”入选全国第三批推广改革试点经验,“全力打造‘五链’融通新优势加快构筑向北开放新高地”获评中国改革2024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五个一’综合评审模式”获评中国改革2024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案例。2022年至2024年末,哈尔滨片区累计新设立企业1.22万户,其中新设外资企业同比增长94.9%。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速14%,其中对俄进出口额年均增速达到74.8%。实际利用外资占省市比重分别由17.7%和27.9%增至20.6%和33.7%。
供给结构再优,贸易业态多样
哈尔滨片区始终将制度型开放作为撬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点,通过持续深化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方面的创新突破,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外贸业态升级、结构优化和规模壮大注入强劲动力。
“出口抓加工”优结构。高附加值产品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广瀚燃气轮机29.5亿元,37台的高端装备出口合同,创我国燃气轮机高端能源装备合同订单历史之最,截止目前已交付27台。小家电制造填补全省空白、出口实现“零”的突破。累计出口二手车9144辆、出口金额9.66亿元。机电产品累计出口99.3亿元,同比增长62.8%。
服务贸易业态再创新。获批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广瀚燃气轮机创新实施税款担保、开展进口维修业务,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入选2025-202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俄速通“数字化供应链服务系统及B2B分销平台”、哈电国际“现代化智能运维管理-巴基斯坦必凯电厂”相关项目先后获评2022年、2023年服贸会获奖案例。
跨境协同创新,成果落地生根
构建“跨境协同创新生态体系”,在科技规则对接、要素流动便利化、国际平台建设等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为高能级科技生态培育提供了坚实制度保障。
科技创新平台激发活力。建成省级以上孵化器18家,引进“一带一路”(黑龙江)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对接11个俄罗斯高校科技合作项目,引入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家世界领先水平技术成果方案并实现转化落地。
成果转化再结硕果。打造“智能机器人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区,签约高科技项目57个,储备项目200余个。
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倍增新跨越。2024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70家,累计达到1323家,占全省的26.3%,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三年实现倍增,R&D投入强度持续领跑全省。
以制度型开放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哈尔滨片区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目标,通过优化政策供给、强化要素保障、促进国际产业合作等举措,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与未来产业前瞻布局,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转型升级传统产业。累计实施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47个,建成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37个,哈药集团、建龙哈轴、正阳河等一批老字号企业焕发新活力。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同创普润、博实自动化、工大卫星等链主企业推动集群式发展,新材料、高端装备、商业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增至23%。
积极布局未来产业。新三板挂牌企业17家,占全省30%。天晴干细胞、北科生物等企业在细胞再生、细胞诊疗、生物合成等领域实现国产替代、填补技术空白。空间环境地面模拟大科学装置建成投用,运行1年来为150余家企事业单位、1000余型宇航元器件研发提供测试服务,支撑我国多项重大航天工程顺利实施。
提升开放平台,服务“一带一路”
构建“跨境规则协同+要素流动便利化”双轮驱动机制,全面提升向北开放平台能级。
仓储平台支撑完善。哈尔滨保税物流中心(B型)历时五年正式获批,全市首家跨境电商快件监管中心投入运营。
对俄服务系统专业。在莫斯科格林伍德设立投资服务促进中心,集成离岸发证、外贸服务、招商引资等综合性功能,俄方在莫斯科即可领取哈尔滨片区颁发的营业执照。成立全国首家对俄综合服务中心,开展撮合洽谈、供求对接、标准认定、银行开户、跨境结算、仲裁等一揽子服务。
物流通道多元畅通。打造“龙贸通”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一带一路”沿线15个国家铁路运输数据100%覆盖。开通哈尔滨至莫斯科货运航线、TIR国际公路货运通道,哈欧班列、哈俄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营,形成航空、铁路、公路“三位一体”跨境物流体系。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