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导报现场 正文

政策赋能,兰白两区生物医药产业攀新高

2025-09-04 22:58 中国发展网 邸金 记者王斌

摘要:不仅是甘肃省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的创新活力的体现,更是甘肃省近年来政策利好推动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中国发展网讯 邸金记者王斌报道 近日,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发明展览会暨 2025 中国隐形独角兽 500 强大会在广州举办,兰州高新区 9 家企业荣登榜单,其中 6 家获 “中国隐形独角兽企业” 称号、3 家获 “种子独角兽企业” 称号,中农威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时摘得 “年度创新产品奖”。这批企业的集中上榜,不仅是甘肃省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的创新活力的体现,更是甘肃省近年来政策利好推动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构建一流创新生态

近年来,甘肃省科学技术厅牵头多次出台专项政策,聚焦“兰白两区”尤其是兰州高新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打出系列组合拳。将兰白两区发展规划重点指标纳入强科技行动调度,从科技赋能产业、深化改革创新等五个维度确定 18 项工作重点及 90 项具体任务。《甘肃省“十四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省全产业链总规模超千亿,建设成为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中医药产业创新高地和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在资金保障方面,省科技厅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2024年,省科技厅组织实施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66项、金额13926万元,其中兰白两区43项,金额为9534万元,项目数、资金额均超过65%。同年,在项目支持方面,积极组织优势力量,申报 101 项重点研发计划、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等国家级项目,占申报总数的 80% 以上;在人才支撑方面,省科技厅支持兰白两市青年基金项目 183 项、金额 732 万元,优秀博士生项目 100 项、金额 400 万元,在站博士后专项 39 项、金额 195 万元。

      聚焦需求破题,打通成果转化链路

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壁垒高、投入大、周期长,离不开持续而精准的政策支持。今年6月,甘肃省科技厅再次发力,联合省委统战部、省工信厅等六部门共同印发《关于支持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展生物医药产业链协同攻关成果推广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七大重点方向、18条具体支持举措,推动产业集群迈向中高端。

《方案》聚焦兰州高新区生物医药企业在技术研发、要素供给、市场准入等方面的需求,通过政策举措创新,通过政策创新以"小切口"组织实施试点任务,绘制产业发展"路线图",开辟生物医药产业"绿色通道"。在试点任务方面,《方案》突出“协同攻关”与“成果推广”两大关键词,重点支持基因与细胞治疗、AI﹢制药、新型疫苗研发、经典名方二次开发、肿瘤精准诊断设备等前沿领域,逐一指定依托单位,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兰州名德药业企业综合办主任冯治聪表示,企业当下正在全力研发的藏系绵羊动物源胶原蛋白研究项目,幸运地被纳入政策支持的 “羽翼” 之下,从关键技术研发到产业化应用,享受全链条赋能。这股东风,让公司更有信心布局高端医疗器械领域,未来产品将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和医疗健康领域。”

       创新成果涌流,产业能级稳步提升

从“试点”到“示范”,随着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和创新主体的不断成熟,兰白两区生物医药产业正迎来新一轮“高光时刻”。目前,兰州高新区集聚生物医药类企业200多家,全产业链产值稳定在240亿元左右。在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竞争力评价中,兰州连续两年跻身50强,生物药品制品制造创新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创新产业集群。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生物医药产业链协同攻关成果推广机制入围2024年政策试点"揭榜挂帅"单位。

中农威特生物科技牵头联合兰州大学攻关的动物用新型基因工程疫苗已完成实验动物模型构建;奇正藏药联合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启动的"AI+藏药活性成分筛选"项目研发效率提升约40%;陇神戎发生产的"元胡止痛丸"、"宣肺止嗽合剂"年销售额突破7亿元。血清培养基、医用记忆合金器械、A型肉毒毒素等产品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70%,人用轮状病毒疫苗、A+C群脑膜炎疫苗等为全国独家品种。……一批“兰州造”产品正稳步走向全国市场。

兰白两区生物医药产业在政策支持、企业创新、人才保障的协同发力下,区域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效应持续凸显。甘肃省科技厅兰白工作处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强化省市联动、政策协同,支持兰州高新区打造成为西北地区生物医药产业的核心引擎,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性成果,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构筑坚实的科技支撑。

责任编辑:刘维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