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正气:抗战烽火中的生命防线,阅兵场上的防暑保障
中国发展网讯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在北京隆重举行。阅兵开始前,有媒体镜头捕捉到一个引人注目的细节,受阅官兵们纷纷喝下藿香正气水进行防暑解暑,作阅兵前最后准备,这一场景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
据悉,在阅兵训练期间,官兵们每天在高温下训练长达10多个小时,身体消耗极大,出汗多,易导致脱水和中暑。为确保训练顺利进行,阅兵医疗保障队采取了多项措施,其中包括发放藿香正气水。
抗战烽火中的生命防线,我国军队中的常备药物
在医药资源极度匮乏的抗战时期,中国军队构建起独特的医疗保障体系。1944 年,豫湘桂战役爆发,日军为扭转太平洋战争不利局面,发动了代号为 “一号作战” 的大规模进攻。在这场持久战中,中国军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亚热带战场的特殊环境,给战士们的健康带来了诸多威胁,尤其是肠胃疾病频发。
当时,针对亚热带战场高温潮湿的特点,第 5 军配备了藿香正气丸,部队的腹泻发病率大大降低,有效防治肠胃疾病,极大地保障了部队的机动能力。此后,藿香正气丸的配方被列入《战地卫生手册》,每名战士随身携带 5 丸,成为了部队中的标准配置。
从“冰美式”到“中美式”,从“药柜”到“餐桌”
“千年古方的力量在这一刻具象化了”不少网友感叹。阅兵训练正值夏季,官兵们需要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训练,极易发生中暑现象。藿香正气水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能够有效预防和缓解因暑湿引起的头晕、恶心、胸闷等症状,这正是它成为阅兵后勤保障药品的重要原因。
实际上,藿香不仅祛暑祛湿,更有多重药食同源功能。现代研究表明藿香提取物具有抑菌、促进消化、调节肠胃不适等作用。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中,藿香相关产品发挥了重要作用,被推荐用于治疗轻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川渝两湖等地区,“带上藿香吃火锅”成为了许多年轻人的标配,从冰美式到中美式,更好缓解和预防生冷辛辣食品刺激肠胃带来的不适。
从散剂到口服液,科技化大众化时尚化
藿香制剂形态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藿香正气散到如今的多样化剂型,体现了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的不断融合。
藿香正气散最早出现在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关于“藿香正气散”的命名,与中国古代气思想相关,认为“气”是根本物质,邪气致病。
传统的藿香正气水剂型通常含有药用乙醇(酒精)作为辅料。但在高热环境下服用含酒精的饮品可能加速体液流失,加重脱水。
随着技术进步,藿香制剂形态不断创新,出现了不含酒精的藿香正气口服液,更适合大规模高温作业环境下使用,口感更好,同时避免酒精带来的不便,因此更受欢迎。
同时,藿香正气口服液软袋装、藿香雪糕、藿香小可乐、藿香奶茶等产品的推出则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既健康又时尚的解暑选择,让藿香真正走进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人中,千年古方更好地适应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需求。
藿香正气产品不仅服务于此次阅兵,10年前太极集团就曾向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的阅兵部队捐赠了价值1500万元的藿香正气液与太极水。目前在销藿香正气品类中,太极集团所占份额最大。
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今天,藿香正气作为历经千年的验方,至今仍在守护民众健康,恰如抗战精神历久弥新。中医药在抗战时期曾为军民健康提供重要保障,如今在新时代,传统中医药文化继续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中国人民的健康事业贡献力量。藿香正气从古方到现代制剂的演变,不仅是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的缩影,更是中华民族在新时代自强不息的生动体现。
责任编辑:张洽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