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导报现场 正文

北京顺义·首都产业金融中心闪耀2025年服贸会金融专题展

2025-09-11 17:17 中国发展网

中国发展网讯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于9月10日至14日在北京首钢园举办。其中,作为服贸会9大专题之一,本届金融服务专题以“数智驱动开放共赢”为主题,吸引90余家国内外龙头金融企业参展。期间,北京顺义·首都产业金融中心以“产融枢纽 链接未来”为主题精彩亮相,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华夏基金、安联资管、贝宝支付等中外资驻区机构代表、中科星图等上市企业齐登场,顺义“产业+金融”实力显真章。

产+融“双轮驱动”,精准赋能“新”发展

作为首都重点平原新城,近年来,顺义区以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落实市级“一区一策”支持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聚焦“国际化类海外”定位,加快建设临空经济先行区和产城融合国际新城,构建“5+4”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大开放力度,加强科技创新,优化发展环境,以新质生产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近年来,顺义区秉持金融产业与产业金融“双轮驱动”的发展思路,全力构建首都产业金融中心。2024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321.6亿元,同比增长8%,稳居全市第二梯队;全口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16年的40.6亿元攀升至2024年的近百亿元,经济动能持续释放。在金融业态布局上,顺义区已集聚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华夏基金、安联资管、贝宝支付等优质金融机构超500家,涵盖持牌金融机构、地方金融组织及大型产业基金,构建起覆盖广泛、层次多元的金融生态。资本市场“顺义板块”同样亮眼,区内134家上市挂牌企业累计直接融资近2400亿元,中国国航、顺鑫农业、理想汽车等龙头企业更是凭借资本市场力量加速成长。

与此同时,产业基金已成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全区200余支基金,总管理规模近4万亿元,重点投向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智能汽车等高精尖领域。普惠金融成效显著,全区小微贷款余额突破200亿元,通过“千企万户大走访”为近4000户企业提供超200亿元贷款支持,精准赋能实体经济。

“高精尖”加速集聚,首都创新“前沿”优势凸显

作为北京产业大区,顺义区正聚焦“高端制造挑大梁”目标,加速发展新能源智能汽车、航空航天、第三代半导体、智能装备、医药健康5大高端制造业,充分发挥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天竺综保区、中德产业园等平台优势,推动以“航空服务、商务会展、产业金融、科技服务”为代表的四大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积极推动科技创新要素和高精尖产业不断集聚,首都创新发展“前沿阵地”优势不断凸显。

产业金融作为金融服务嵌入企业与园区发展的重要机制,正在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顺义区促进金融与五大高端制造业深度融合,实现产融协同发展——

新能源智能汽车领域,联合设立产业基金、集聚金融资源,支持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建设;航空航天领域,汇聚近100家融资租赁企业及SPV公司,飞机租赁资产规模超150亿元,服务国航、东航等主流航司;第三代半导体领域,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与杠杆作用的同时,积极推动企业上市,形成良性发展循环;智能装备领域,鼓励银行推出“科技贷”“专利贷”,推动产业升级;医药健康领域,设立口腔产业基金,联合北大口腔,推动“医、产、研、金”融合,构建全链条产业生态。

“两区”建设引“金凤”,高水平开放纵深推进

作为北京自贸区中面积最大的组团,顺义区充分发挥中德产业园等平台及产业优势,近年来成功落地汇丰保险经纪等“两区”金融项目超60个,吸引银行理财子公司、证券公司、大型产业基金、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各业态扎根区内。

顺义区聚焦跨境资金流动便利化,区域国际化类海外金融环境显著提升优化,区内高水平开放纵深推进。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加速拓展,首都机场餐饮零售、停车楼缴费、购买机票等场景已实现全覆盖。多家驻区银行已布局开通数字人民币缴纳水、电、气、热功能,有力推动数字人民币融入居民日常生活。深入探索“食、住、行、游、购、娱、医、学”等重点领域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持续推进数字人民币生态圈建设。聚焦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先行先试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改革,推广本区更多优质企业享受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等政策红利。

精耕一流营商环境,“顺义温度”激发经济活力

一方面,顺义区扎实推进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构建了快速响应机制与诉求闭环办理流程,高效破解企业“急难愁盼”,切实提升服务效能。通过组建全市首支“服务专员”队伍,为企业量身定制、上门送出“服务包”,围绕企业关心的员工子女入学、住房保障、人才引进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充分彰显“顺义温度”。

另一方面,产业政策持续完善,围绕吸引优质金融机构入区发展、支持企业快速成长、推进产融合作等方面进行广泛调研,梳理北京市各区金融产业政策情况,结合顺义区发展实际,研究出台“最接地气”的产业金融支持政策。从金融机构发展支持、企业成长支持、产融合作支持三个方面,发挥政策磁石效应,力争营造一流金融营商环境,激发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活力。

如今的顺义,已经成为首都发展基础坚实、潜力巨大的地区之一。展望未来,顺义将持续锚定“聚焦国际化类海外,重点建设临空经济先行区和产城融合国际新城”的功能定位,依托“一区一策”支持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的发展机遇,为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顺义力量”。

责任编辑:张洽棠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