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数据流通安全治理”学术论坛在北京物资学院成功举办
摘要:专家学者聚焦主题深度分享各自的学术思想和观点,为与会学者提供了多维度的思考框架,也为我国数据要素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持和政策启示。
中国发展网讯 9月14日,由北京物资学院会计学院、兰州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和《中国流通经济》杂志社主办,临沂大学商学院、汕头大学商学院和河北经贸大学会计学院协办,18家学术期刊支持的首届“数据流通安全治理”学术论坛,在北京物资学院隆重举行。本次学术论坛以“确保数据流通安全,充分释放数据价值”为主题,多所高校及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青年教师、研究生共同探讨数据要素流通、安全与治理的前沿问题。
在开幕式环节,北京物资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左敏教授致辞。左敏教授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简要介绍了北京物资学院的发展历程以及在流通、物流、期货领域的学科特色,强调在数据资源爆炸式增长时代,数据流通安全治理对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期待与会专家学者在前沿学术成果交流、优秀论文评选及期刊推荐等方面开展更加深入的研讨,实现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的有效融合。
在报告环节,多位重量级专家学者作了精彩演讲,聚焦主题深度分享各自的学术思想和观点,为与会学者提供了多维度的思考框架,也为我国数据要素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持和政策启示。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原院长秦荣生从国家治理体系和市场运行机制的双重维度,深入剖析数据交易安全的制度框架与保障路径,提出建立健全数据交易安全机制的政策建议,为数据要素市场的合规运行提供了重要参考。
北京工商大学原副校长谢志华系统解析数据作为新型资产的独特属性,阐明数据价值实现的逻辑与定价难点,并探讨如何通过市场化机制提升数据资产的流动性与价值发现能力,为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提供了新的学理支撑。
东北财经大学校长汪旭晖结合国内外实践案例,深入探讨数据交易场所在制度设计、运行模式与治理机制方面的关键问题,指出只有建立透明、规范、可持续的交易生态,才能有效释放数据要素潜能,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家安全研究院院长王艳强调,在数据资源逐步纳入企业报表和财务体系的过程中,如何平衡数据价值评估与安全风险防控,是审计行业亟须破解的重要课题。
北京物资学院会计学院院长张军教授、中国财政科学院副院长徐玉德教授和兰州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邢铭强教授先后主持了开幕式和主题报告环节。
期刊面对面环节,由临沂大学商学院吴作凤教授主持。《南开经济研究》编辑部主任王乃合、《世界经济》编辑部主任高凌云、《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编辑李振新、《东岳论丛》编辑部副主编王成利、《当代财经》副社长王展祥、《学习与探索》主编房宏琳、《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武占江、《理论学刊》经济室主任张蕴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副主编王轶、《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王沈南、《经济与管理研究》副主编周斌、《科学管理研究》主编云涛、《北京社会科学》编辑部主任赵勇、《山西财经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秦兴俊、《统计学报》副主编马克卫,《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社长马志刚、《中国流通经济》编辑张华玲等10余家期刊代表,与参会专家学者和研究生面对面交流,分享选题、投稿与研究建议,现场互动热烈。
本次会议从众多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投稿中,最终遴选出26篇优秀论文,分设六个分论坛进行汇报与研讨。
分论坛一以“数据流通与数字贸易”为主题,由北京物资学院会计学院副教授陈前前主持。与会学者的报告围绕跨境数据流动的制度套利、平台市场竞争逻辑以及跨域数据风险管理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南开经济研究》编辑部主任王乃合,九三学社中央常委、研究室主任王汝芳教授及《世界经济》编辑部主任高凌云对论文进行了精彩点评。三位专家不仅从研究问题的学理价值和政策意义进行分析,还结合全球数字贸易规则演变趋势,提出了对我国如何提升跨境数据治理能力的建设性意见。
分论坛二的主题为“数据流通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由河北经贸大学会计学院院长李西文教授主持。论文汇报重点关注ESG表现与企业价值创造、供应链数字化与碳绩效、大数据试验区与数据资产化等问题。《东岳论丛》编辑部副主编王成利、《当代财经》副社长王展祥以及《中国流通经济》编辑张华玲,从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数据支撑的可靠性和实践应用的可行性等角度对相关研究进行点评,并对如何进一步凸显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分论坛三聚焦“数据流通与数据安全治理”,由汕头大学商学院副教授陈名芹主持。论文讨论涵盖公共数据开放与企业治理、有限排他性产权体系构建以及数据中介义务的适用与重塑等议题。《学习与探索》主编房宏琳、《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武占江和《理论学刊》经济室主任张蕴萍,从制度创新、法律适用和风险防控等视角对相关研究展开点评,强调了数据安全治理必须兼顾效率与合规,确保制度设计与市场需求相匹配。
分论坛四主题为“数据流通与交易合规”,由北京物资学院会计学院副院长王美英教授主持。与会学者的论文集中探讨了数据合规审计、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及数据交易范式重构等内容。《新视野》主编马相东、《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编辑李振新以及《中国流通经济》编辑孙志伟,从合规监管、市场秩序与企业实践三个层面切入,指出研究需在学术深度的基础上更好回应现实政策需求和产业发展痛点。
分论坛五围绕“数据流通与创新发展”展开,由《中国流通经济》编辑魏志勇主持。论文汇报内容涵盖低空经济困境破解、供应链韧性提升、绿色创新路径、企业研发操纵以及专精特新企业的协同创新等前沿话题。《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王沈南、《经济与管理研究》副主编周斌和《中国流通经济》原总编郝玉柱,从研究的原创性、产业应用价值以及对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呼应度等方面提出了深入见解。
分论坛六的主题是“数据流通与国际经验借鉴”,由北京物资学院会计学院院长助理杨超教授主持。论文内容涉及美国AI行动计划与中国应对、欧洲数据空间治理的制度经验,以及共享制造与跨链合作的研究。《科学管理研究》主编云涛、《北京社会科学》编辑部主任赵勇和《中国流通经济》编辑陈静,从选题新颖性、研究创新性、逻辑清晰性以及国际比较价值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全面点评,指出相关研究不仅要拓展数据治理的国际视野,也要为我国在全球数据治理体系中争取话语权提供参考。
六个分论坛的学术交流既展现了国内学界在数据流通与治理领域的研究深度与创新成果,遴选出5篇A级论文和6篇B级论文作为获奖论文。
在闭幕式环节,《中国流通经济》主编王可山教授宣读优秀论文名单,并对大会进行了总结。九三学社中央常委、研究室主任王汝芳教授和中国科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期刊工作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霍国成研究员为获奖论文作者颁奖。兰州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邢铭强教授,代表下一届论坛主办单位发言,展望未来继续推动数据流通安全治理学术交流与跨界合作。
首届“数据流通安全治理”学术论坛的圆满举办,不仅集中展示了数据流通安全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推动学科建设与专业转型不断取得新进展,也为搭建多元协同的学术交流平台,跟踪数据流通安全与数据资产发展前沿动态,聚焦特色领域持续开展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责任编辑:杨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