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大项目 正文

走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成效显现 ——北京城市副中心荣膺“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2022-11-18 14:35 中国发展网 成静
城市副中心 京津冀 国家森林城市

摘要:近日,北京城市副中心再添“国字头”称号,正式获批“国家森林城市”。经过5年多的不懈努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36项指标已全部达标,成为北京平原地区首个高标准、高品质、高效益的国家森林城市。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成静报道 近日,北京城市副中心再添“国字头”称号,正式获批“国家森林城市”。经过5年多的不懈努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36项指标已全部达标,成为北京平原地区首个高标准、高品质、高效益的国家森林城市。

据北京市通州区副区长秦涛介绍,近年来,北京城市副中心共围绕四方面工作,高标准完成创森工作指标任务。

一是坚持应绿尽绿,增加大尺度绿色空间。在上一轮百万亩造林新增19.3万亩绿化的基础上,启动实施了《北京市城市副中心园林绿化三年行动计划》和新一轮百万亩造林工程,实施造林20余万亩。建成东郊森林公园、台湖公园等万亩以上森林8处,千亩以上森林组团32处,建成并开放各类公园51处,建成北运河绿道、运潮减河绿道等375公里。

二是坚持科学谋划,形成“两带、一环、一心”绿色空间布局。在东部实施潮白河森林生态景观带等8项工程,新增3.5万亩生态绿带,促进了京津冀生态协同发展;在西部实施永顺城市公园、台湖万亩游憩园等6项工程,新增2.6万亩生态廊道,增强了副中心和市中心城区的生态联系。副中心环城绿色休闲游憩环上打造的13处公园,目前已建成9处,正在推进实施4处。在核心区域,占地11.2平方公里的“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已于2020年9月对外开放,现在已经成为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的“金名片”。

三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筑牢野生动物保护基础。2021年至今,累计建设生态保育小区49处,通过搭建本杰士堆、人工鸟巢和昆虫旅馆等方式,为野生动物提供繁衍生息的拟自然环境。目前共监测到野生鸟类35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4种,大鸨、白鹭等珍稀鸟类迁徙到副中心越冬受到市民朋友们广泛关注。

四是坚持全民参与,增强市民植绿、爱绿、护绿意识。积极培育城市副中心繁荣兴旺的森林生态文化。充分利用义务植树基地、园艺驿站等40余处生态科普教育场所,每年举办特色活动200场以上,线上线下超过5800万人次参与,市民创森支持率、知晓率和满意度均达到90%以上。

据通州区园林绿化局局长胡克诚介绍,北京城市副中心共有五方面成果,让创森成效成为人人共享的“绿色福利”。

一是绿色空间持续拓展,百姓推窗见绿更加宜居。通过创森对标对表,副中心“两带、一环、一心”绿色空间格局基本形成,东西部生态绿带初现雏形,环城绿色休闲游憩环逐渐闭环,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万众瞩目;375公里绿道横贯南北,8个万亩森林组团串联东西;68处口袋公园、小微绿地,40余处生态科普教育基地,星罗棋布;48处村头微型公园、416处村庄公共休闲绿地,亮点纷呈;4万平方米屋顶绿化、20条风景林荫路,促进区域绿化美化提档升级。创森至今,副中心已建成国家森林乡村22个,首都森林城镇4个,首都绿色村庄12个,森林村庄8个,花园式单位15个,花园式社区8个,实现了百姓出门“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

二是林业碳汇能力显著提升,助力实现“碳达峰 碳中和”。通过两轮百万亩造林建设,做好生态碳汇“加法”,加强高碳汇乡土树种的应用,营建乔灌草复层结构或异龄、针阔混交林,提高树木综合生长能力,提升碳汇和生态效益。通过建设公园绿地和城市立体绿化,做好碳排放“减法”,缓解热岛效应、减少城市污染,实现间接减排。据统计,城市副中心林地、绿地、湿地年碳汇量已达50.2万吨,每年约有71万立方米修剪剩余物得到资源化利用,森林单位面积碳蓄积量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今年,城市副中心首个碳循环公园和首个区级5G自然科普教育基地已基本建设完成。

三是公园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群众获得更好游园体验。已建成并对外开放的各类公园51处,公园均好分布、级配合理。东郊森林公园、张家湾公园等多处大型公园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不断攀升,通过结对帮扶、开展群众性游园活动、完善便民服务设施等工作,极大提升了人民群众游园体验感。以西海子公园、“三庙一塔景区”、大运河森林公园为主体的“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北区已全面开放。今后,副中心将积极探索公园城市建设,构建“文、旅、体、商”融合发展的新格局,真正实现由“到公园去”到“在公园中”的副中心公园建设愿景。

四是资源保护能力持续增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通过林木智能保护基站、森林防火视频监控及通信系统等智慧园林应用场景建设,副中心园林绿化精细化养护管理更加科学、规范。持续开展的林业病虫害绿色防控、应急防控、飞防等工作,保证全区“有虫不成灾”。杨柳飞絮的精准施策治理,最大限度降低百姓生活困扰。累计建成的49处保育小区,为野生动物提供繁衍生息的拟自然环境。目前,副中心共监测到野生鸟类35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4种,野兔、刺猬等其他野生动物数量持续增加,大鸨这样的珍惜鸟类受到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开展“爱鸟周”“湿地日”“义务植树日”等各类科普教育活动,增强市民支持和参与保护自然的意识。

五是绿色发展成果惠民利民,实现生态美和百姓富有机统一。森林城市建设在持续汇聚绿色资源的同时,也带动了森林经济向好发展。副中心在全市率先将25万余亩生态林全部移交乡镇集体林场养护管理,每年带动绿岗就业5000余人,本地劳动力占比近九成。同时,积极推动全区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建的高产高效现代化果园逐步转向标准化、规范化,形成了“通州大樱桃”等品牌;以林下种植、生态旅游、科普教育等方式为主的林下经济,不仅能够提升周边生活品质,而且能够有力带动百姓增收。

责任编辑:成静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