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速递 正文

从放射影像检查指导价格重新审视医保控费:以提质增效为内核,绝非一刀切控费

2024-12-23 15:02 咸宁新闻网

为了让放射检查项目立项更清楚、收费更明白,推动放射检查价格趋于合理,近日国家医保局发布了《放射检查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将现行放射检查类价格项目映射整合为26项。

收费以结果为导向,CT整体降费

在最新的指南中,可以看到CT收费不再以设备参数为主,而是以检查结果为主。普通CT检查不再按排数确定收费标准,而是对扫描层厚<2mm的“薄层扫描”设立加收项。目前CT设备的排数从最初的16排、64排逐渐发展到128排、256排。检查的排数越多,意味着可以将身体体层“切得越薄”,看得更清晰。

根据以往的CT收费标准,设备排数越多,收费越高,医院的设备回收成本更快,这也导致了部分CT过度检查。如果患者用普通的64排CT检查就能发现病灶,达到诊断的目的,那么128排,甚至256排的CT检查必要性就大大降低了。一方面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治疗成本,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患者承受不必要的辐射。

随着收费新规的出台,以检查结果为导向定义收费价格,同时对特殊检查增加收费,让医疗机构不再追求过度使用高收费的设备进行不必要检查,也兼顾了部分特殊项目的医务工作者的劳动价值,CT检查收费价格将趋于合理化,减轻患者负担。

以提质增效为内核,DR新技术纳入收费项

在本次发布的收费指南中,新增了不少DR新技术项目。包括“动态X线摄影”、“X线摄影(体层摄影按层酌情加收)”、“X线透视检查”、“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等项目。动态X线摄影包括透视、造影等功能,根据不同的检查部位进行收费。动态DR相对静态DR而言,具备在透视下进行高清点片的功能,方便多角度观察病灶,突破二维平片的局限性。同时动态DR的脉冲透视功能,可以运用于脏器和骨关节的功能检查。在造影检查中,食管造影与消化道造影应用较为普遍,也为无法做胃肠镜检查的患者提供了另一种无痛安全的检查方式。

近年来DR领域的新技术“X线体层摄影技术”,也纳入了收费项目。三维DR在动态技术的基础上,结合CBCT技术,可获得患者各部位的三维影像,兼具低剂量优势。而立位CBCT技术,更是为患者提供了自然站立位下的骨关节影像,可以真实反映患者自然承重下的骨关节受力情况,提供脊柱、腰椎、髋关节、双下肢、足踝等部位的三维影像,提升了骨关节影像的精准性,有利于制定更合适的矫形、手术方案。

新技术纳入收费项目,一方面可以让医疗机构规范收费,有统一的参考标准;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产学研的良性循环,产业回收的资金继续投入到新技术研发,有动力研制更好更高效的技术;最后也让患者收益,可以享受到更加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本次放射检查收费新规的推出,对于部分量大价高的项目进行了降费调整,对于部分符合新质生产力的新技术纳入收费项目,秉承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从患者的实际需求出发,疾病收费以检查结果为准,同时加快推出新技术的收费标准,让患者享受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因此,医保控费并非一刀切,而是有增有减,以提质增效为目的,让收费更加合理化,让新技术获得良性发展,让医保基金的使用更科学、更高效。(咸宁新闻网)

声明: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本站或通过本站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同时,如果您在中国发展网上发现归属您的文字、图片等创作作品被我们使用,表示我们在使用时未能联系到您获取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资讯为广告信息,不代表本网立场】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