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速递 正文

【家门口的务工车间】楚雄南华县:“零通勤”的幸福生产力

2025-05-09 16:13 信阳日报

今年来,楚雄州南华县为破解“就业、顾家”这一难题,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通过“招小商”盘活闲置资产“办车间”、“办小厂”、“办作坊”,把车间厂房建到群众家门口,让群众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目前,全县共盘活闲置资产48处,开发使用38处,建成务工车间36个。2025年一季度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39元,同比增长5.0%,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

引进企业  小场地释放“大能量”

走进南秀社区文笔路南秀三组创安室南华县亿佳服装厂,在3条生产线的紧密配合下,一捆捆包装好的成品成批拉入仓库即将打包发出。该服装厂是南华县龙川镇于2023年引进的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至今已设置200个自动机位,长期吸纳100多名周边群众务工。公司主营儿童服饰专业生产加工,年产超过1200万余件,产品主要销往非洲、巴西、秘鲁等四十多个国家。

而该创安室的“前身”仅仅只是一个承接办客出租业务的场地,现摇身一变变成日日生金的“香饽饽”。“往年收取出租费在3至4万元,引进企业后不仅房租增加至8.8万,还实现了群众就近就业务工年薪资发放达超过400万元。”南秀社区党总支书记尤丽梅介绍。

过硬的商品品质使得该厂的订单源源不断,早在年初便已经排满一整年订单。源源不断的订单带来信心,却也带来烦恼,技能人才招工难成了难题。为此,龙川镇与企业主动对接,在了解企业用工需求的基础下,组建镇、村、组“三级”劳务数据动态采集信息员队伍,建立人才供需对接台账,为企业精准匹配岗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数据。

“我们针对企业需要的人才,精准输送裁剪工、缝纫工、熨烫工人才112名;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机修等人才32名;具有市场营销能力的人才24名。精准匹配岗位82名,占比48.8%。其中‘妈妈岗’‘奶奶岗’占比88%,涉及残疾人群体5名,‘小场地’发挥出了‘大效益’。”龙川镇党群服务中心主任何旺兴介绍。

人才回引  书写“归雁经济”新叙事

从“走出去”到“燕归巢”,在南华县书写“归雁经济”篇章中,一定会有云南省南华县华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照福的故事。从山区出去到大城市,再从大城市返乡创业,他始终本着的是“月是故乡明,业回家乡兴,能顾老和小”的观念。他的观念也是万千家乡父老的心声,怀着万千亲人群众的期盼,经过10年的打磨,他成功了。

从在村老家三间砖木房改成了厂房挂牌成立公司到先后在昆明、昭通等地成立电子公司,变的是家乡父老年复一年不断增长的工资和越来越多在家门口就业的人群,不变的是“让更多父老乡亲留在家里照顾老小”的初心。

从成立公司到成功创办5家公司,他把厂房开到了群众的家门口,用工人次从几十人人到成千上万,人均日薪60元飙升到200元。自返乡创业以来,朱照福为家乡提供了近1000个就业岗位,五家公司常年用工800余人,其中建档立卡户就业人数占比为低于30%,年销售额累计达9000万元以上。

庭院作坊  造就“银发就业”时代

老龄化不是负担,而是未被开采的金矿。谁先拥抱银发人才,谁就能赢得“人才红利”!这不?在产业发展扶摇直上的南华,越来越多的“银发岗”在各产业链上熠熠生辉。

在龙川镇斗山社区黄陈小组活动室院子里,映入眼帘的是20多位银发老人一边“拉家常”,一边用剪刀把菌子根上的泥土剪除,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龙泉社区东兴建材市场的尚优农业核桃加工随处可见务工群众们三五成群围坐在一起,人手一个夹子,熟练地将核桃进行破壳、取仁、分拣,一派繁忙的场景……

在南华开设的“家门口的务工车间”,没有遗漏任何一个群体,而“银发工坊”作为轻体力岗位,既缓解养老压力,又激活银发劳动力,为老年群体老有所为添保障。60多岁的自奶奶也是核桃剥壳的受益者,她唠起了自己剥核桃仁增收的故事。“老伴去世,两个儿子均在外地务工,她留在家里照看孙子。在闲暇时间剥核桃仁一个月增收1000元左右,让她的日子也宽松不少。

近年来,南华县在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升级的同时,也在带动更多群众实现稳定就业持续增收,走出一条实现乡村振兴“造血”新路径。2024年,全县发展人工食用菌8012亩,野生菌集散交易量、人工食用菌产量分别达1.38万吨、5.5万吨,菌产业综合产值突破76亿元。核桃产业种植规模达120.96万亩,产量达30342.4吨,产值达到3.814亿元。多元产业发展实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5.62万人,就地就近就业率达58.5%,打造出在农村有“看头”、农业有“甜头”、农民有“劲头”的“南华样板”。(信阳日报)

声明: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本站或通过本站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同时,如果您在中国发展网上发现归属您的文字、图片等创作作品被我们使用,表示我们在使用时未能联系到您获取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资讯为广告信息,不代表本网立场】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