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县网格员全力织密反诈网,守护群众“钱袋子”
为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切实守护好群众的财产安全,滨海县充分发挥网格员基层治理“前哨”作用,通过多举措织密反诈防护网,全面提升群众的防骗识骗能力,让反诈知识深入人心。
线上宣传,扩大覆盖面。滨海县网格员以微信朋友圈、网格微信群等为线上宣传主阵地,结合当下“刷单返利”“网络贷款”“冒充公检法诈骗”等高发典型案例,深入分析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和特点。每周定期推送反诈信息,及时发布温馨提示,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学习到实用的反诈知识。这种便捷高效的宣传方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极大地增强了反诈宣传的覆盖面和针对性,营造出了全民反诈的浓厚氛围。
在正红镇獐沟社区网格微信群里,网格员小李分享了一则近期发生的刷单返利诈骗案例,详细剖析了诈骗分子如何一步步诱导受害者陷入陷阱。群里的居民们纷纷留言讨论,对这类诈骗手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警惕日常生活中的类似骗局。
线下宣传,贴近群众生活。线下宣传方面,网格员们深入社区、集市、学校、企业等场所,通过发放宣传册、张贴海报、悬挂横幅、举办讲座等多种形式,向群众面对面宣传反诈知识。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本地真实案例,生动形象地讲解电信诈骗案件的发案特点、方式以及识别、应对方法,提醒群众“不轻信、不汇款、不转账”,远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行为。
滨海县农业园区在集市上,网格员们设立宣传摊位,向过往群众发放反诈宣传册,并现场解答群众的疑问。对于老年人等易受骗群体,网格员们耐心细致地讲解,手把手帮助他们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教导他们如何使用APP的各项功能,如举报、预警等,为他们筑牢反诈防线。
此外,该县各乡镇区网格员们还积极开展“反诈宣传进校园”活动,通过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等形式,向学生们传授反诈知识,培养学生们的反诈意识。鼓励学生们将所学的反诈知识带回家中,与家人分享,形成“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良好效应。
日常巡查,及时发现隐患。在日常巡查工作中,通榆镇网格员们时刻保持警惕,关注网格内的异常情况,及时发现并阻止诈骗行为的发生。一旦发现可疑人员或线索,他们会迅速与社区民警取得联系,协同处理,将诈骗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
近日,网格员小王在巡查时发现,有一群陌生人在小区内组织老年人参加所谓的“健康讲座”,并推销高价保健品。小王怀疑这可能是一场诈骗活动,立即向社区民警报告。民警赶到现场后,经过调查核实,确认这是一起以推销保健品为名的诈骗活动,及时制止了诈骗行为,避免了老年人的财产损失。
下一步,滨海县将继续发挥网格员在反诈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创新宣传方式和方法,持续织密反诈防护网,为保障群众的财产安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李玉珊 陆从来 李蓥吉)(咸宁新闻网)
声明: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本站或通过本站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同时,如果您在中国发展网上发现归属您的文字、图片等创作作品被我们使用,表示我们在使用时未能联系到您获取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资讯为广告信息,不代表本网立场】